希俄斯島大屠殺

希俄斯島大屠殺

希徠俄斯島大屠殺(Chios massacre)發生於1822年,是希臘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土耳其軍事封建制度的束縛,建立自己的國家而發生的事件。

事件背景


希臘獨立戰爭19世紀初,希臘新興的資產階級要求擺脫土耳其軍事封建制度的束縛,建立自己的國家。1821年3月希臘本土爆發起義,並迅速發展到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克里特島愛琴海諸島嶼、盧麥里以及馬其頓等地。9月起義軍控制伯羅奔尼撒半島。1822年1月1日第一屆國民大會宣布希臘獨立,成立希臘執行委員會。
自公元10 世紀以來,希俄斯島作為希臘最為重要的島嶼和港口,連接了黑海、愛琴海和 地中海.。希臘獨立革命的火焰蔓延全國,希俄斯島居民響應號召成立了過渡委員會,推翻了奧斯曼帝國在島上的統治,全面控制了島嶼並自行處理島上的內部事務。這也成為了希俄斯島被武力攻佔的根源,在希俄斯島大屠殺以後,海島的經濟地位遭受重創,直到如今仍未恢復昔日的繁華與熱鬧。

經濟地位


酒和乳香脂是傳統的特產品,對希俄斯島歷次戰亂后的經濟復甦有過巨大貢獻。希俄斯乳香脂從島南部野生灌木採集,是釀製甜酒的香料,也是口香糖及白色果醬的香料。包括肥沃的卡姆博斯(Kambos)平原在內,全島沒有常流河,依賴人工灌溉。盛產柑橘類水果、油橄欖和無花果,出口檸檬、柑和橘。有銻礦、菱鋅礦及大理石礦場。有製革工業。沿海貿易亦相當發達。
希俄斯島
希俄斯島
希臘擁有2000多個大小島嶼,希俄斯島則是其中最神秘的島嶼之一。它距離土耳其西岸很近,據說是詩人荷馬的出生地。島上古迹不多,但景色秀麗,是一個很悠閑安靜的小島。在荷馬的頌歌中希俄斯島便被譽為豐腴之極的小島。它的歷史悠久,在公元前1000年就已經有人來此居住。小鎮的今天十分繁榮,島上居民生活富足,與外界的商貿往來也十分頻繁。近年來島民依靠島上的自然環境大力發展旅遊業,如今旅遊業所得已成為他們的一項重要收入。

戰爭的失敗


希俄斯島大屠殺
希俄斯島大屠殺
1822年3月,幾百武裝的希臘人從臨近薩摩斯島 登陸希俄斯島。他們開始毀壞清真寺並且攻擊土耳其人,島上的許多修道士和島民也決定加入革命。但實際上,人口佔大多數的希臘人並沒有對島上的土耳其人進行挑釁性的大屠殺,也未加入其他希臘革命軍來正面反對奧斯曼帝國。首先,希俄斯島居民勉強加入希臘革命軍,並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支持,因為海島的統治階級恐懼因為奧斯曼帝國的報復失去原有的繁榮和富庶。其次,希俄斯島距離奧斯曼大陸非常近,在一些點希俄斯島與奧斯曼帝國只有4海里,如果受到攻擊將造成嚴重的後果。
在左右為難之時,奧斯曼帝國的鐵蹄突然進攻了希俄斯島,並且發動了令人髮指的大屠殺,也就是希俄斯島大屠殺。

大屠殺


在這臭名遠揚的大屠殺,大約45,000位希臘島民被絞死、被宰割、被斷食斷水或者被拷打至死亡。另外, 50,000希臘人被賣為奴隸,而另外23,000人被放逐。不到2,000希臘人在海島上努力倖存下來。希臘詞katastrofi (英語:浩劫)是常用的描述這些事件的詞語,因為海島被嚴重摧毀,分散遍及歐洲的少數倖存者,將異鄉變成了希俄斯猶太人的散居地。法國畫家德拉克洛瓦用油畫描繪了發生的恐怖情形。
徠希奧島的屠殺,1824年繪
徠希奧島的屠殺,1824年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