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通史

江蘇通史

《江蘇通史》是鳳凰出版社於2012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健。

內容簡介


宋林飛主編的這套《江蘇通史》從人類文明史的視角來研究、總結江蘇歷史,以傳統中國如何艱難曲折地走向近現代社會為基本線索構建江蘇歷史的架構,並圍繞這一基本線索和架構,把江蘇人民的繁衍和發展歷程濃縮成一個脈絡清晰、內涵豐富的時空整體。它既不是歷史瓦礫的雜亂堆砌,也不是歷史章節的片面取捨,而是循著時間的腳步,娓娓敘述江蘇的歷史演變和興衰更替,細緻展示江蘇的文化積澱和人文內涵,把一個歷史的江蘇、變化的江蘇、前進的江蘇呈現在世人面前。

圖書目錄


江蘇通史:先秦卷
導論
第一編 江蘇的史前時代
第一章 史前江蘇的地理環境和生態環境
第一節 地質演化
第二節 生物演化
第三節 全新世環境變遷對江蘇史前人類的影響
一 蘇北海岸線的變遷及影響
二 太湖的形成及其對史前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化石和石器的發現
第一節 江蘇境內發現的靈長類動物化石
一 中華曙猿
二雙 溝醉猿和江淮寬齒猿
第二節 南京直立人等重要人類化石的發現
一 南京直立人
二 江蘇其他人類化石的發現
三 江蘇周邊地區發現的重要人類化石
第三節 眾多舊石器地點的發現
一 舊石器早期放牛山石器地點
二 舊石器晚期石器地點的增多
第四節 舊石器時代人類的生存狀態
一 採集與漁獵經濟
二 工具的製作
三 火的利用
四 社會生活和社會形態
第三章 新石器時代文化的繁榮和演進
第一節 江蘇新石器時代遺址的時空分佈
一 新石器遺址的分佈概況
二 新石器遺址時空分佈的特徵
第二節 區域特色顯著的考古學文化
一 太湖流域的史前文化
二 寧鎮地區的史前文化
三 江淮地區的史前文化
四 黃淮地區的史前文化
第三節 史前文化的先進代表——良渚文化
一 發達的農業生產
二 高超的手工業生產
三 大型聚落和古城的形成
四 等級分明的墓葬和社會
五 文明前夜的衰落
第四節 新石器時代江蘇人的生存狀況
一 社會經濟活動
二 原始手工業
三 貿易與征服
四 日常生活衣、食、住
五 史前人類的婚姻與壽命
六 史前人類的埋葬習俗
第五節 新石器時代社會形態的發展
一 簡單平等的社會
二 初步分化的社會
三 複雜的分層社會一早期文明的出現
第六節 江蘇一一中華文明重要發源地之一
一 環太湖流域史前文化在文明起源中的地位
二 黃淮地區史前文化在文明起源中的地位
第二編 先秦:早期國家時期的江蘇
第四章 夏商西周:江蘇境內早期國家由分散到局部統一
第一節 夏、商時期的江蘇
一 江蘇境內的夏、商文化遺存及甲骨文所見與江蘇相關史事
二 禹“別九州”與“震澤底定”
三 夏、商兩代中原王朝與夷人的鬥爭、交流
四 吳地走出的商之賢臣巫咸、巫賢父子
第二節 西周時期江蘇境內早期國家政權的建立
一 江蘇境內的西周文化遺存
二 西周時期的吳國
三 徐國的興衰
四 西周王朝與夷人的鬥爭、交流
第三節 夏、商、西周時期江蘇境內的其他方國部落
一 留
二 彭
三 倡陽
四 邳(薛)
五 奄
六 薄姑
七 邗(干)
第四節 夏商西周時期江蘇地區的物質生活與文化
一 物質生活
二 制度文明
三 文化與精神生活
第五章 春秋戰國時期江蘇的政治軍事
第一節 吳的稱王與潛擴
一 吳的稱王
二 吳與楚、齊、越的關係
三 吳與宋、徐、魯、郯等國的關係
第二節 壽夢時代——吳的始盛
一 壽夢的改革
二 附晉反楚
三 威震魯、宋
第三節 從諸樊到吳王僚——吳的繼興
一 吳與楚戰爭探析
二 季札的政治思想與外交活動
伍子胥奔吳
四 專諸刺吳王僚
第四節 闔閭時代——吳的稱霸
一 闔閭與伍子胥的革新
二 吳對楚、越的戰爭
三 闔閭後期的隱憂
第五節 夫差爭霸與吳的滅亡
一 南服越人
二 繼服陳蔡
三 征伐魯齊
四 伍子胥被害
五 黃池爭霸
六 夫差失國
第六節 越的統治
勾踐稱霸
二 越楚之戰
三 越齊爭強
第七節 楚的統治
一 楚國削越
二 三楚劃分與郡縣制
三 春申君和毋陵君治江東
第六章 春秋戰國時期江蘇的環境與經濟、交通、城市
第一節 自然環境與所屬區域
一 自然環境狀況
二 先秦區域劃分與江蘇地區狀況
第二節 經濟狀況
一 經濟的政治軍事性特徵
二 社會經濟狀況
吳國較早使用生鐵
四 吳國人口
第三節 春秋戰國時期江蘇的水陸交通
一 水陸兼行,以水為主
二 古代運河的特點與定義
三 運河串連了水路交通
四 主要水路交通線
五 吳國水路交通開闢的意義
第四節 古國古城的分佈特點與主要城市
一 沿河流呈線型分佈是先秦江蘇城市布局的主流
二 古運河連結的水道沿岸文化遺址密集
三 先秦時期的古國古城
第七章 春秋戰國時期江蘇地區的文化與生活
第一節 風俗、飲食、喪葬、語言
一 風俗
二 飲食與服飾
三 喪葬
四 語言
第二節 科學、文化與藝術
一 青銅藝術(吳冶)
二 陶瓷
三 醫藥
四 歌舞藝術
五 書法繪畫
第三節 中原文化、楚文化和吳文化之間的交流
一 中原禮樂文化對吳地的影響
二 無錫鴻山越墓及墓中反映的中原文化因素
儒家思想在吳地的傳播
四 楚文化對吳越文化的浸潤
第四節 兵家與吳地的軍事文化
一 伍子胥與《蓋廬》
二 孫武與《孫子兵法》
附錄
一 大事記
二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江蘇通史:秦漢卷
……
江蘇通史:魏晉南北朝卷
江蘇通史:隋唐五代卷
江蘇通史:宋元卷
江蘇通史:明清卷
江蘇通史:晚清卷
江蘇通史:中華民國卷
江蘇通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1949-1978)
江蘇通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卷(1978-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