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西徠門位於漢江河畔。三國鼎立時期,諸葛亮一出祁山,兵敗后在西城縣(今安康市)實施“空城計”,斥退司馬懿。
水西門[陝西省安康市水西門]
城臨
漢水之西,有一城門叫“安瀾門”,附有瓮城三十三丈八尺見方,外圍“月城”邊有排垛牆數十面,內中“女城”上有“
安瀾樓”大三間。完建於城區西擴后的嘉慶十三年(1808),故址在今之金銀巷北出口。當時的交通完全依賴著航運,故爾人們便依河街的碼頭來定方位。此門正在城垣面對漢水的西邊,因此又俗稱其為“水西門”。 “安瀾”,水波不興,用以比喻境況安定。漢人王子淵《四子講德論》有言:“天下安瀾,比屋可封。”《書》註:“安瀾,以喻天平也。”乾隆三十七年(1772)河東總督姚立德曾言:“前築土壩,保固堤根,頻歲安瀾,已著成效。”由此清代主管河工的人員,在每年秋汛結束后,能夠平安度過而無潰決者,給其上司的奏報便被稱之為“安瀾奏報”。 “安瀾門”前漢水通流遙遠,上通漢中可入川,下達漢口而融楚,不負“巴蜀秦楚通津”之謂的安康,舟楫停棹為碼頭,必有物資吞吐。儘管下游早有一處偌大的水旱碼頭,然而隨著社會的進步,航運業的發展,已無法滿足泊船的需要。使得那些裝載著大量石炭、零散的農副產品、及許多零零總總尚需分揀歸類、重新打包的各類山貨土產之類的貨船,紛紛停靠於上游地段,再形成若干小型碼頭。雖然這幾處碼頭年出入貨運之總和,遠不及下游的一半,但周轉卻極快。僅靠“通津”、“臨川”及“迎恩”諸門來交通搬運,顯然不便於幾乎擴大了一倍的城區。“安瀾門”的增築,便多了一條入城的路徑。開啟“安瀾門”,不僅預示著生於斯、長於斯、生活棲息於斯的安康人,不因郡城常扼於水患而所懼,“水來土屯”建設自己美好的家園。更不畏漢水於境內所形成的彎環重澗,曲隈復灘。畢竟漢水是這方人的衣食父母,闖灘涉險本生存發展之必需,弄水驅舟揚太平生活之風帆,奮鬥則永定安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