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水西門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市建鄴區明代內城門
- 安徽省合肥市水西門
- 中國湖南武岡政府所在地
- 山西省太原市水西門
- 陝西省安康市水西門
水西門
安徽省合肥市水西門
安徽合肥水西門,肥寧橋,西水關——都已消逝在歷史的塵埃中,今天的亳州路大橋與環城路交匯處的環城路上就是當年水西門遺址。
合肥水西門
在水西門的南邊曾有一個水關,南淝河從此關入城、穿城而過,即是在合肥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的西水關。西水關對於合肥的繁華與衰敗,曾有過很大的影響。水聚則財聚,因為西水關引淝河水入城,不僅能灌溉稻田,還能促進商貿往來,才使得金斗河兩岸商肆林立,繁花似錦。
清人徐子苓在《廬州戰守記》中寫道:“廬州城周二十六里,為堞四千五百七十有奇,總七門。”水西門,建於明代正德七年(公元1512 年)前後,在合肥老城西門北側,為七座城門之一,與拱辰門建築結構相同。城門上有樓,樓有三楹,前有瓮城,頂有石台。
明朝中期,廬州知府徐鈺為了防範農民劉六劉七暴亂,堵塞西水關,改在水關右側淝河北岸重建西門,閉水關這一舉動,使得合肥在明末開始衰敗。“闊者日益窄,深者日益淺。山水暴漲,滿城為壑;二雨止流枯,即同陸地。”在西水關以內,大部分都是稻田,百姓受損嚴重。明朝黃道日在《山水城池議》里憂心忡忡地寫道:“城池之固,比於金湯,謂其高深足恃耳。比來,城漸頹墮,不是補砌為勞;池已淺淤,未聞開浚有日。”“水西關以里,尤為作圃者天站,財源若此先涸,欲民之富可常保也得乎?向有圖浚之者,而甲可乙否,美議不終,惜哉!”
水西門遺址的碑文記載:“合肥唐代稱金斗城,南宋時拓展其北部,稱斗梁城。元末加固擴修,明清兩代進一步開鑿西北濠,補其殘缺,逐步形成周長4706 丈,高2 丈余,底寬4 丈余,上寬8尺,有牆垛、望台、城門七座、水關兩座的廬州府城。城高池深,易守難攻,故有‘鐵打廬州府’之稱。”“天生重慶,鐵打廬州”,固若金湯的合肥城池,曾讓前來攻城的軍隊屢戰屢敗。
鐵打廬州終究破滅,劉六劉七農民起義導致閉塞西水關;張獻忠一馬當先從水西門殺進合肥。可以看出,水西門成為軍事進攻的重點方向。
1853 年12 月,太平軍兵臨廬州城下,到任僅兩天的安徽巡撫江忠源緊急布防。在攻取廬州的戰鬥中,太平軍採取了拿手的挖地道放地雷戰術,多次炸開城牆。圍攻廬州36 天里,太平軍先以城外居民點作掩護,挖掘地道,以水西門為進攻重點。江忠源督兵從城內對挖,破壞了太平軍的9條地道,並先後兩次堵住了太平軍的轟城和衝鋒。太平軍便改用新法,在水西門月城旁掘上下雙層地道,直達城下,完全出乎江忠源的意料。1854 年1 月9 日,在水西門放地雷,“城陷四丈”。1月14日深夜,太平軍在水西門以居高臨下之勢,發起總攻,太平軍在水西門一帶用預埋的地雷炸毀城牆,上層地雷轟發,江忠源派兵搶堵,緊接著下層地雷又發,轟爆之聲驚天動地,城牆被炸塌數十丈。經歷一個多月,太平軍終於“廬州大捷”。
這發生在合肥歷史上的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戰事,譜寫了一首首悲壯的史詩。
《合肥縣誌》有記載,在水西門外,有一橋,舊為石拱三孔橋,名叫肥寧橋,也就是老百姓口中的“水西門橋”。縣誌稱,“在水西門外肥水上,知府張潮建,有碑記”。在《肥寧橋記》中有文寫道:“茲水位民患久矣,至今而始寧,肥民亦庶幾永寧乎!”肥寧橋,寓意美好:肥水安寧。
民俗專家牛耘回憶,合肥的城門樓子,古城牆,都是他兒時玩耍的好地 方,五十年代初期,牛耘去上海學習,等到回來的時候,城門城牆卻都沒了蹤影。合肥老城牆的消逝,緣起於1951年合肥市政協的一項決定:拆除舊城牆,改建環城馬路。
解放后,合肥第三鋼鐵廠建於水西門以北。1958 年,為了適應大鍊鋼鐵的需要,在橋左三十米處興建木質雙橋,1981 年在原石橋址上重建鋼筋混凝土新型橋樑,橋北首路面墊升2米多高,與環城呈一水平線,當年水西門水閘是在橋左五十米處,1955 年將西水閘移建於六安路北首環城路外側,避免了洪水正面衝擊。
在最近合肥第三輪路橋命名規劃中,原環城西路跨線橋正式以歷史地名命名為水西門橋。
今天,在水西門遺址旁,南淝河兩岸楊柳依依,合肥市圖書館倚立在淝河南側,窗明幾淨,成為讀者們消磨下午時光的最好選擇,北側,咖啡館體現出這座城市的時尚氣息,兩座現代化的橋樑接待著來來往往的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