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淝河

南淝河

南淝河,古稱施水,長江流域巢湖的支流。發源於合肥市西北部江淮分水嶺東南側,跨蜀山區、長豐縣兩地交界處高劉鎮崗北村何老家村民組西北側的紅石橋。經雞鳴山,向東南流入董鋪水庫,穿合肥城區,再轉向東南流經合肥市包河區和肥東縣邊界,於施口注入巢湖。南淝河全長70公里,流域面積1700平方公里。

南淝河是合肥的母親河,其上游的董鋪等水庫是合肥市的水源地,河道歷史上是合肥市區的重要航道,傳說,合肥之名也是因為南淝河和東淝河相交得名,合肥(淝)。

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歷史


南淝河
南淝河
先秦時期,在南淝河上游江淮分水嶺處開鑿人工運 河,溝通長江流域的南淝河和淮河流域的東淝河(尚待考證)。
三國時期,曹操發動軍民進行重修,因而又有“曹操河”之名。南宋隆興年間(1163~1164年),築南淝河下游堤防及長河翟公堤,築成三十六圩。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肥知縣胡震亨在東城外建石閘,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經廬州知府王成修復后改名王公閘。
1953年2月至1954年6月,對合肥市東門橋以下31公里河道進行了疏浚。
1956年秋至1959年秋,又先後三次按底寬20米、河底高程5.88米,分別對合肥市區、板橋至湖淺及施口進行局部疏浚。
1978至1979年為引水抗旱,結合航道清淤,對水西門至湖淺10公里河道進行疏浚。
為解決省會合肥市的防洪問題,1956年11月開始在合肥市西郊董鋪郢南淝河幹流興建董鋪水庫。水庫的主要功能是城市防洪、供水和灌溉。
1956年2月,安徽省水利廳、安徽省城市建設局、合肥市政建設局組織董鋪水庫設計組設計,治淮委員會工程總隊三支隊施工,1958年2月工程竣工。1962年遇大水,於1964~1965年進行續建,並開挖了寬50米的溢洪道。
1978年始,按照大型水庫的要求陸續進行了防洪加固。
加高培厚水庫大壩,加高防浪牆,對壩體進行了護坡,擴建溢洪道,新建了溢流堰,至1983年加固工程基本完成。
1958年9月,在肥東縣臨河集南淝河支流店埠河上動工興建撮鎮電灌站,1959年建成臨時站,這是省內首建的大型電灌站。
后經三年續建,建成一、二、三級站。1963年經滁縣專署水電局編製擴大初步設計,三級站總揚程達到40米,設計灌溉面積27萬畝。
1965年大旱,又進行改建、增加機組,灌溉面積發展到31萬畝。1966年又遇大旱,是年冬又增建劉營三站,1971年遇五十天不雨旱情,灌溉面積達35萬畝。
1978年灌區內又增建十多座小型電灌站,灌區面積擴大到47萬畝。
1988年撮鎮一級站共裝機泵61台套,8845千瓦,凈揚程14.5米,最大提水流量為28.6立方米每秒。
二級站共裝機泵48台套,5250千瓦,凈揚程11.0米。東三站共裝機泵25台套2750千瓦,凈揚程15.5米。
北三站共裝機17台套,2420千瓦,凈揚程16米,抽水9.5立方米每秒,向北送水到滁河乾渠,溝通巢湖與淠史杭水源。
1960年在合肥市北郊大房郢村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開工興建大房郢水庫,當時設計總庫容1.38億立方米,控制面積179.3平方公里。
均質土壩,最大壩高38.95米,與董鋪水庫一樣同屬合肥市的防洪工程,1962年停工。築成大壩土方38萬立方米,耗資230萬元。
至1988年底工程尚未復建。
80年代,為提高合肥市城市防洪標準,修建了防洪牆一期工程,同時增建了排水站。
南淝河古稱施水,源於江淮分水嶺大潛山余脈長崗(地面高程72米)南麓。
東南流向,至夏大郢進入董鋪水庫,於大楊店南出庫后,穿亳州路橋,經合肥市區左納四里河、板橋河來水,穿屯溪路橋至和尚口左納二十埠河來水,至三汊河左納店埠河來水,折西南流,於施口注入巢湖,全長70公里。

水文特徵


南淝河全長70餘公里,其支流眾多,流域總面積1640平方公里,其中山丘區佔90%,圩區佔10%。
蕪湖路橋以上為丘陵河道,比降較陡,約1/6000;蕪湖路橋以下進入平原圩區,比降平緩,約1/15000~1/30000。
亳州路橋至施口河段長33.3公里,河底寬30~80米,河底高程6~5米,洪水深約8米,兩岸堤防高程16.2~13.0米。
南淝河北門站1954年7月11日洪水位16.19米,為歷史最高,實測相應最大流量為1040立方米每秒。
建董鋪水庫以後,合肥東門站1983年實測最高水位為12.32米(7月24日),最大流量為145立方米每秒。
南淝河
南淝河

名稱來歷


酈道元著名的《水經注》中就有記載南淝河,發源於合肥西鄉江淮分水嶺的將軍嶺一帶,經市區注入巢湖,全長70公里。
雖談不上源遠流長,卻是合肥人民的“母親河”,可以說沒有南淝河就沒有合肥城。
從自然實體講,“蜀山淝水”就是合肥的“形象代表”,老百姓世代擇水而居,淘米洗菜,飲水灌溉。

河流水源


俗話說“樹有根,水有源”,說起南淝河的源頭,歷史上曾有多種說法,主要包括雞鳴山說、蘭家山說、紫蓬山說、小蜀山說、將軍嶺說和亂流說等6說,以及近代的長崗說和長豐多源說。合肥“母親河”南淝河的源頭在哪?一直爭論不休。
南淝河源頭碑
南淝河源頭碑
南淝河與東淝河在古代皆被稱為肥(淝)水,它們一入江,一入淮,孕育了合肥與壽春這兩座歷史名城。合肥之名即由此水而來;“淝水之戰”更使淝水聞名天下。其中南淝河,又名施水,穿合肥市而過,經過巢湖流入長江,為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全長70餘公里,流域總面積1640平方公里。其支流眾多,正源位置到底在哪,多年來眾說紛紜。為弄清其正源,自2009年8月1日開始,由安徽水文局、合肥水文局、合肥市水務局和肥西縣水務局等單位組成了科學考察小組,並聘請了河海大學相關專業的知名教授擔任顧問,分別多次對南淝河流域範圍內的肥西縣境內的河源區域和主要水系進行了全面考察,並查閱了《合肥市水利志》、《肥西縣水利志》、《長江志》、《巢湖志》等史志,以及近代關於南淝河河源的論述論斷,初步理清歷史上關於南淝河源的多種說法,並於野外一一進行了考察研究(記者曾跟隨考察組徒步野外考察,並推出多篇獨家報道)。
考察組自2010年年8月1日開始,分三次對南淝河上遊河源區域進行考察。考察過程中,分別對董鋪水庫上游段河流、四里河、板橋河三條河流及其各支流的長度、流量、流域面積、河源地勢進行了綜合考察,通過對考察結果的分析、比較,董鋪水庫上游段河道最長,流量和流域面積最大,河勢最順直,確定為南淝河主河道,從而排除了四里河和板橋河。而董鋪水庫上遊河道又有左、中、右三條支流,通過同樣的方法進行綜合分析、比較后,最終的考察結論為:南淝河正源為董鋪水庫上遊河道北源右支,始於江淮分水嶺東南側,跨肥西長豐兩縣交界處。南淝河最初形成地表水流的源頭部分為江淮分水嶺東南側的肥西和長豐兩縣交界區域,肥西縣高劉鎮崗北村何老家西北側的紅石橋。正源碑的設立,將有利於更好地保護南淝河源,從而保護淝河水質。源頭保護工作將結合新橋機場建設和旅遊開發,採取引導、示範、扶持等方式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綠化美化步伐,打造生態水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幹流概況


南淝河,其源頭《合肥市志(1997年版)》記載有二:北源在蜀山區長崗社區(原屬肥西縣長崗鄉)鄧店村西側,南源在蜀山區小廟鎮(原屬肥西縣將軍嶺鄉)將軍嶺,兩源於雞鳴山匯合,向東南流入郊區,進董鋪水庫,穿合肥城區,再轉向東南流經合肥包河區和肥東縣邊界,於施口注入巢湖。
2009年,經安徽省水文局、合肥市水文局、水務局、國土局等部門多次考察、評審,確定南淝河正源位於蜀山區高劉鎮(2014年3月高劉鎮正式從肥西縣划給蜀山區管轄,並委託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崗北村何老家村民組西北側的紅石橋附近。關樹立“南淝河正源”碑。
南淝河全長70公里(《合肥市志》水利部分稱65公里),流域面積1700平方公里,上游肥西縣段行政區域併入蜀山區之前,合肥市區內長約60公里。
南淝河自河源至合肥市區亳州路橋為上游,長38公里,河床寬6~10米,水深1~2米;自市區亳州路橋至屯溪路為中游,長5.5公里,河床寬20~80米,水深2米;屯溪路橋至施口為下游,長26.5公里,河床寬50~100米,水深2米左右。

河道變遷


南淝河流經合肥城附近的河道,幾經變遷。唐代,南淝河沿合肥古城金斗城北緣流過,此段稱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1169),擴建城地,金斗河括入城內,在其進出城處分別設西、東兩水關。明正德六年(1511),封閉水關,南淝河順北護城河東南流。金斗河淤塞成溝,解放后填溝築路(即淮河路~中菜市~長江劇院北牆向東一帶),成為被掩埋的一條古河道。

主要支流


南淝河全流域有8條支流: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發源於長豐縣土山鄉青嶺村,南流至大楊店鄉趙山村進入合肥郊區,於郊區磷肥廠附近注入南淝河。全長24.7公里,流域面積221.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泅水、大官塘、梅沖3座中、小型水庫。
板橋河,古名皇陵廟南水。其源頭有二:西支源於長豐縣雙墩鄉邵崗村,東支源於長豐縣吳店鄉尚崗村。兩支在長豐縣三十頭鄉閣坡附近匯合,南流至張窪鄉大店村進入郊區,再於雙崗東側注入南淝河。全長26.25公里,河道平均坡降0.77‰,流域面積177.3平方公里。上游建有三十頭、張橋、蔡塘3座中小型水庫,中游建有王崗滾水壩。
史家河,古名小史港,發源於長豐縣南部,南流經郊區張窪鄉,至東市區穿過礦機廠大院入南淝河。全長12公里,流域面積63平方公里,建有節制閘、涵洞等。
二里河,古名九曲水,發源於郊區常青鄉五里窪附近,東北流至雨花橋入南淝河。全長5.2公里,流域面積12.7平方公里。二里河地面高程在15~42米有10平方公里,低於南淝河水位(15米以下)的有2.7平方公里,一遇暴雨,下游省體育場一帶,常受洪澇災害。1980年代,開闢了新河口,出水較前流暢。
二十埠河,又名龍塘河,發源於長豐縣三十頭鄉南部,大致沿合肥郊區與肥東縣邊界南流,在肥東縣龍塘鄉程馬圩與三十埠河匯合后,再南流至和尚口注入南淝河。二十埠河全長27公里,流域面積161平方公里。下游水流平緩,常年通舟楫。
十五里河,發源於大蜀山南側,東南流至馬家渡入南淝河。1957年興建興集電灌站調整水系時,人工改道至義城鎮南部董城府附近注入巢湖。改道后河長28.8公里,平均坡降0.72‰,流域面積111.25平方公里。十五里河河道彎曲,源短流急,洪、枯水位變化大,汛期常有巢湖水位頂托,下游易受洪澇災害。1959年曾對河道清淤疏浚,后又在河道建有興集、汪潦兩座排灌站,泄洪和灌溉條件有所改善。
店埠河,是南淝河最大支流,發源於長豐縣吳店鄉,南流經肥東縣眾興、永安、店埠、撮鎮、臨河集等地,至三汊河入南淝河,全長38公里。店埠鎮以下河面寬70~90米,河底高程4.5米,可通航百噸位船隻。
長樂河,源於肥東縣橋頭集鄉,西流經復興、長樂鄉入南淝河,全長21公里。

航道航運


南淝河古稱施水,源於合肥西鄉將軍嶺(肥西縣長崗鄉),流經合肥通向巢湖,全長65公里,流域面積1619平方公里。
南宋乾道七年(1171),淮西帥郭振奉詔在南淝河旁拓合肥城池,在出入城區跨河處設東、西水關,將南淝水從西水關引入並與金斗河、包河、逍遙津和鳳凰橋四水連網貫通,再由東水關流入南淝河。這一時期城內城外舟楫相通,許多商業店鋪旁河岸而興。明正德七年(1512),廬州知府徐鈺為阻止農民起義軍進攻而下令堵塞西水關,使南淝河水順護城河呈弧形南流,城內河道水源短缺,水量陡減,通航困難。明萬曆十七年(1589),合肥地區大旱。合肥知縣胡正享差人於城東3里處建“王公閘”,蓄南淝河上游水供市民飲用,利小船在城區航道上短途轉運貨物。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廬州知府王宬主持修復閘壩,繼續蓄水維護城內短途航運。由於石閘在大水期淹沒於水下,曾撞沉外地來的不識航道的民船。清末至民國初年,城內航道逐漸淤淺斷航,港埠被迫遷至東門外河岸。
南淝河屬自然河流。河床沿低洼地勢而下,彎曲狹窄,比降值小(1.44‰),水流排泄不暢。歷年洪水衝擊的泥砂大都不能隨水泄走而沉澱河底,加上長久無人治理,到1949年前後,不僅上河段不能通航,連中、下游35公里通航河段,亦出現了胡淺、中心溝、板橋、河前村、大瓦房、施口口門6處淺灘(總延長7公里)。此河一年只有8個月可通航50噸級船隻,汛期可通航80噸級船隻。每年枯水季節,施口口門露出4公里長的河灘。即使是20噸級以內的船隻,進口門時也須減載後用耕牛拖過灘。1953年後,南淝河上游相繼建起的董鋪、四水、梅沖水庫截流蓄水,使航道水減少。阜陽路橋以下河段、主要靠巢湖回水頂托通航,水深不定。1963年巢湖水利樞紐(大閘)工程建成,巢湖水位高程常年被控制在7米以上(吳淞基面,下同),回水穩定,通航條件好轉。只是董鋪水庫至阜陽路橋河段,因每日都有城區排人的300~400立方米生活垃圾、工業廢屑和熱電廠煤渣,使河底沉積物每年都要增高。儘管航運部門每年都要清淤10~12萬立方米,但航道還是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逐漸縮短。
1985年,南淝河阜陽路橋至蕪湖路橋3公里航道,可季節性地通航40噸級的船隻。蕪湖路橋至巢湖入口處28.2公里航道,底寬25~30米,河底高程6.5米,常年水深1.5米以上,最小彎曲半徑130米,屬六級航道、七級風區、G級航區,可常年通航100噸級船隻;高水位期300噸級船隻可抵大興港區。南淝河下游支流店埠河,起自肥東眾興,流經店埠、撮鎮,至三汊河9公里河段,常年可通航60噸級船隻。這是南淝河支流中唯一能與南淝河通航的等外級支流航道。
由蕪湖路橋順南淝河航道南下,經施口、巢湖、裕溪河直達長江的合——裕航道,彙集巢湖水系各支流航道,穿越肥東、巢縣、無為含山等縣境,全長159公里,流域面積1.3萬平方公里,是合肥水運的一條最佳經濟航道,也是江淮之間重要的水運幹線。

流域概況


南淝河流域包括合肥市北半部,含市區、長豐縣、肥東縣、肥西縣全部或大部。合肥市是安徽省省會,全省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交通、金融和商貿中心,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會員城市。合肥地處江淮之間、環抱巢湖,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此而得名。司馬遷《史記》載:“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鮑、木輸會也。”這是歷史典籍中首次出現合肥地名。

區域建置

流域內各地區,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后又屬楚。秦始設郡縣,合肥屬九江郡。西漢武帝時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廢合肥侯國,復改為合肥縣,揚州治合肥。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合肥縣為僑置的汝陰縣所取代,直至隋開皇三年(583年)恢複合肥縣,屬廬州,為州治。此後至清末,合肥一直為廬州、府、路治所,故合肥又別稱為“廬州”。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1853~1861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民國元年(1912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1949年,將合肥縣分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4月,皖北行署駐地設合肥,合肥為皖北行署直轄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為省轄市和安徽省省會。
1965年由壽縣、定遠、肥東、肥西四縣的邊緣結合部划並而成長豐縣,該縣也成為合肥市第一個市轄縣。2011年8月,地級巢湖市拆分,廬江縣與縣級巢湖市劃歸合肥市管轄。

流域地理

南淝河屬長江流域,流域地處江淮之間。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洼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衝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年均氣溫15.7℃,年均降水量約1000毫米,年日照時間約2000小時,年均無霜期228天,平均相對濕度為77%。
流域內自然條件優越,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農產品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流域南側的巢湖是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水域面積770平方公里,號稱“八百里巢湖”。
流域內礦產資源豐富,有白雲石、花崗石、磷、鐵、鉛、鋅、銀、明礬石、石膏、灰岩、礦泉水等。其中,肥東縣磷礦儲量居全省第二位;廬江縣素有“地下聚寶盆”之稱,鉛、鋅、硫鐵礦、明礬石儲量居全省首位,銅礦居第二位,其硫鐵礦儲量佔全省二分之一,鐵礦儲量佔全省三分之一。

經濟發展

是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生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棉花、瓜果、蔬菜等,畜禽養殖業發達,特色農產品豐富,被授予“中國淡水龍蝦之都”“中國堅果炒貨之都”稱號。三崗苗木花卉、長豐草莓、高劉白鵝、朱巷仔豬、巢湖銀魚、槐祥大米、大平油脂、柯坦有機茶葉等名牌農產品享譽大江南北。
合肥是國家創新型試點城市,全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全國首個節約集約用地試點市,世界科技城市聯盟(WTA)會員城市,中國服務外包示範城市,國家動漫產業基地,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全國十大經商成本最低城市,跨國公司眼中最具投資價值的中國城市,基礎科研實力中國前三位城市,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國家級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試驗區,電子信息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基地,國家文化和科技整合示範基地,全國“智慧城市”試點示範城市。
2019年,合肥市GDP為9409.4億元(按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修訂,2018年,全市GDP為8605.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6%。

未來發展


南淝河上只有壽春路橋、長江路橋等3座橋樑安裝了燈飾。但是南淝河作為省城的一條主要河流和風景地,如何使得整個南淝河亮起來,是迫切的發展目標,合肥市燈飾辦為此邀請了深圳等方面的燈飾專家,對南淝河的燈飾工程進行規劃。南淝河上游凸顯綠色生態、中游展示都市魅力、下游營造田園景觀,河流整體定位於“一條風光迷人的都市母親河”。隨著1.7億元南淝河治污項目的啟動,“合肥市南淝河城市景觀設計”專項規劃也已初步編製完成,並首次揭開神秘面紗。根據該項設計規劃,南淝河將被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段,根據各段河流所處城市區域的不同、功能的各異,分別進行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觀設計。其中:上游結合森林公園,突出“綠色生態”的景觀理念。主要圍繞“綠色港灣”,打造親水空間。包括沿河水邊修建人行廊道,營造親水氛圍;沿河重要節點設計觀景點和景觀小品等。中游定位於“集中創造城市魅力的展示舞台,營造市民旅遊休閑的溫馨港灣”。該段流域將利用環城公園北段現有景觀、空間條件,重點設計環城遊憩帶,同時選擇布點,打造全民體育運動的休閑場所。下游重點突出“中心城區與濱湖新區的綠色紐帶”概念,側重“鄉野生活的物質載體”。將利用市郊近巢湖流域的生態農業特色,建設沿河濱湖田園景觀,並在與巢湖連通的節點建設“漁人碼頭”。
合肥市投資1.7億元啟動截污及水質改善項目,按照規劃,預計到2010年後,南淝河總體水質將穩定達到國家規定的城市景觀水(V類)標準。水質有了保證,再通過河流景觀的整體規劃設計和改造建設,省城南淝河在不久后將真正成為一條展示都市形象、連接中心城區與濱湖新區的“綠色紐帶”。

治理設想


水源地水土保持和生態保護: ①劃定源頭萬畝自然保護區;②樹立“南淝河正源”碑;③實施生態修復工程:A.恢復源頭千畝濕地;B.營造源頭6000畝生態林,打造百樹園、百草園、百花園、百果園; C.建設生態廊道,設置水源保護隔離帶;D.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避免化肥、農藥殘留物污染。

保護開發


①保護源頭3公里長原生態景觀及合壽古道上具有五百年歷史的紅石橋古迹;
②保護性開發將軍嶺上7.7公里長的“曹操河”遺跡;
③保護南淝河節制閘附近清道光年間“雞鳴三縣”碑;
④開發董鋪水庫入水口附近的三國時期合肥新城遺址;
⑤開發淠河總干、瓦東乾渠、滁河乾渠樞紐新民壩景觀;
⑥開發長崗街道西側寶教寺遺址;
⑦開發長崗店元末明初72口古井群遺址;
⑧開發新橋石佛寺遺址;
⑨開發燕山運動死火山-雞鳴山自然景觀。

政策措施


建立保護區扶持基金。①市財政每年預算投入1000萬元;②對調整農業結構營造生態林的農戶,每畝每年補貼500元;林權屬於集體的,聘用當地農民擔任護林員,按月發給護林員工資;林權屬於農戶的,則該戶享有林木收益權。
南淝河截污及水質改善工程概算1.79億元,主要建設內容是對南淝河上游段(二環西路~當塗路橋)17.3公里河道分步實施綜合治理。第一階段(2007~2008年)實施截污、新建泵站及改造工程,實現污水不入河;第二階段(2009~2010年)實施河道綜合生態治理,包括清淤、賦氧、補水、生態浮床建設,進一步提高水體自凈能力。該工程於2007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2008年年底前全部完成。106個排污口已截污76個。配套工程二里河、清Ⅰ/Ⅱ沖泵站及清Ⅲ沖排口箱涵已開工建設,蜀山叉東渠、63號排口泵站工程招標已結束,計劃2008年5月中旬開工建設。
在南淝河的下游,有關部門會將南淝河與二十埠河綜合改造結合起來,將瑤海工業園區等區域的污水攔截,送到朱磚井污水處理廠接受處理。
環城河以內老城區因排污量大,有關部門進行了調研,準備出台針對性的系統治理方案,保障城區南淝河水質的優良。合肥還打算結合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規劃建設,在河道兩側管網覆蓋不到或建設成本太高的地方,布局建設小型污水處理設施,實現生活污水就地處理,並開展“中水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