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里河
四里河
四里河,又名三岔河,發源於長豐縣土山鄉(現在崗集鎮卧龍山社居委)青峰嶺,南流至大楊鎮照山村進入合肥市廬陽區,最後注入南淝河。
合肥四里河
南淝河被譽為合肥人民的母親河,作為兩千多年來與南淝河一起見證合肥古城興衰更迭的四里河,扮演的則是一個默默奉獻的侍者角色,靜靜的流淌,千年不息,對於合肥人民來說,她就是一條保姆河。
歷史文獻已經證明合肥應該是從古廬子國開始發展為城邑的,秦始置合淝縣。在如今的南淝河北岸,四里河立交橋旁,二三十年前的這裡,老百姓在蓋房子或是挖水塘時,總能無意間挖出很多漢磚、漢瓦和陶器碎片,在這一帶,如今還留存有古城社居委和古城子的地名。這裡就是合肥古城的地址。這裡保存著從戰國到南北朝時期各個階段的遺存。
《太平寰宇記》亦有記載:漢代合肥縣城“在今縣(城)北”,位於今四里河附近,面積很小。東漢末年,戰亂不息,舊城廢棄。東漢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揚州刺史劉馥單騎赴任,重建合肥城。合肥市民現在所能看到的古漢城所在地,地勢相對較高,但在以前,這裡的地勢是非常低洼的。即使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也是如此,當地農民在此開荒種地,多以水田為主,旱地是非常少的,而這正是合肥四里河古城永遠消失的重要原因。
公元506年,南朝的梁國豫州刺史韋叡,為了從北方的魏國奪取合肥城,查看到合肥城地勢低洼,四周都是高崗,決定築堤壩攔截南淝河水,用河水倒灌合肥城。隨著南淝河水位不斷增高,梁國的戰船都高過了合肥的城牆。於是,河水由北岸外溢,淹沒了秦漢時期所建的合肥縣城。梁軍攻破合肥城后,俘虜了1萬多人,繳獲馬匹糧草無可計數。韋叡雖然打了個勝仗,佔據了合肥縣城,但是城市已被大水沖毀,從此“逐漸淹廢”。後來,合肥城向東南方向遷移重建,這才有了後來環城馬路以內的合肥城。
唐貞觀年間(公元627—649年),大將軍尉遲敬德受李世民派遣在舊城東南高地重築土城,史稱唐城、金斗城(得名於古城內金斗河)。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淮西帥郭振屯駐合肥,為防禦金兵侵襲合肥,築“斗梁城”。斗梁城“橫截舊城之半”,地跨金斗河北,使金斗河橫貫城中,合肥城擴大了幾倍,基本形成今合肥古城的初貌。四里河從秦漢古城的護城河變成了城外河流,處於唐宋古城水西門西向千米之外。
青峰嶺
大房郢水庫
墨荷園
城市森林公園
杏花公園
四里河立交橋
廬陽區政府
安徽省科技研究院
安徽省農科院
安徽省水產所
電子十六所
四河小學
安徽中澳科技職業學院
合肥市圖書館
少兒圖書館
武警醫院
徽商儲運公司
國防教育學校
安徽生物工程學校
合肥新技術學校合肥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廬陽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