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淝河
淮河右岸的一級支流
東淝河,古名淝(肥)水、東淝水,是淮河右岸的一級支流,位於長江、淮河分水嶺的北側。發源於安徽省肥西縣大潛山北麓椿樹崗,在後趙台村入淮。《安徽省志地理志》稱,全長122公里(《六安地區志》稱152公里),平均比降0.3‰,流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
東淝河、瓦埠湖是壽縣境內的重要水運要道,年均運量為15萬噸。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區之一,蓄洪總量曾達到38億立方米。
東淝河末段流經八公山南,此即古時之淝口,今名河口,古時為戰略要地,秦晉淝水之戰即決戰於此。”淝水之戰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投鞭斷流”等典故,也使淝水馳名天下。
東淝河,古名淝水,有東、西兩源,於董鋪匯合。東源出肥西縣的大潛山,北流經青楓嶺,過淠河總乾渠天河渡槽,經石步橋,納官亭來水,又匯源出焦婆店經長城鎮的來水,北流至唐老圩,與源出將軍嶺自東向西三水匯合,進入壽縣境。折西向北與西源在董鋪匯合,全長49公里,流經境內14公里,流域面積2ll平方公里。西源出六安縣龍穴山,北流過石埠后入肥西縣境,經金橋折西北,過淠河總乾渠金橋涵至六安縣太平集,納源出棗樹店的青龍堰水,曲折北流,經李家圩有源出三十鋪的桃園河入,再北流又納源出肥西縣江夏店的大堰水入,進入壽縣境,折東北,流至董鋪匯合東源。全長56公里,流經境內長42公里。流域面積136平方公里。東西兩源匯合后,進入平原區,北流經過石埠嘴、船漲埠,至白洋淀後進入瓦埠湖。自廟台起,兩岸有堤。白洋淀以下,河湖不分,枯水期河槽出現。自董鋪至瓦埠湖河口,全長96公里。東淝河自西源至瓦埠湖河口,全長152公里,其中境內長138公里,流域面積2563平方公里。
東淝河古稱肥水。源出江、淮分水嶺北側,東與池河、窯河流域為界,西鄰淠河流域,北抵淮河。董鋪以上為雙干河道,東干稱天溝河;西干為主源,稱東淝河。流域面積420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區佔61.6%,平原區佔29.7%,湖泊8.7%。河道全長152公里,平均比降0.30‰。東淝河西干出安徽省六安市龍穴山,北流經下石鋪入肥西縣境,經金橋過淠河總乾渠金橋涵;折西北流,至六安縣太平集,左納青龍堰來水;經李家圩左納桃園河;又北左納大堰來水,於東橋集入壽縣境;折東北至董鋪,與東干天溝河會合。天溝河出肥西縣大潛山,北流經青楓嶺,過淠河總乾渠天河渡槽;經石步橋折北流,至唐老圩右納一小支;入壽縣境折西北流,至董鋪與西干會合。
東西兩干會合后北流,經石埠、船漲埠,至白洋淀注入瓦埠湖。瓦埠湖從白洋淀至錢家灘,南北向長52公里,平均寬僅5公里,湖底高程15.8米;東納瓦埠河(亦名沿河,古閻澗水),西納陡澗河,南承東淝河,湖的下口在東津渡稍上。湖水出錢家灘,經東津渡、壽縣城北五里廟,過東淝河閘后,北流3公里注入淮河。錢家灘以下為東淝河的尾閭,河長15公里,有兩股水道,一是老河,底寬52~56米,水深3米,泄水流量53立方米每秒;二是新河(1951年開挖),底寬18米,水深4米,泄水流量78立方米每秒。瓦埠湖是淮河中游蓄洪區之一,1954年決口,7月26日最高蓄洪水位達到25.9米(計劃最高為22.0米),總蓄洪量38億立方米,相應水面面積856平方公里。
東淝河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壽州民孫蟠等捐資重修東津渡大橋,於橋西南增築長堤。民國5年,計劃自肖家汊經賴山集至石頭埠開新河入淮河,以降低瓦埠湖水位,後由於工程艱巨和經費不足,僅在賴山集以南長4公里的地段部分開挖,未能按計劃完成。民國37年,淮河復堤工程局曾對東津渡至淝河口進行疏浚,完成土方40萬立方米,未能徹底解決東淝河的排水問題。
東淝河-瓦埠湖流域多年平均降雨量為944毫米,降水的年際、年內分配極為不均。據大井水庫水文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降雨量為889.4毫米,水量最大的1991年達1405.1毫米,最小的1978年僅為423毫米。一般汛期降水佔全年的70%左右,日最大降雨量為149.7毫米,3日最大降雨量為241.9毫米。多年平均徑流深為313毫米,年徑流係數為0.335,多年蒸發量為1520.6毫米。
東淝河正常年徑流總量12.22億立方米,最豐水年份(1983年)年徑流總量高達26.04億立方米,最枯水年份(1978年)年徑流總量只有6.3億立方米。
瓦埠湖是淮河中游的蓄洪區之一,1954年湖堤決口,7月26日最高水位達25.9米,蓄洪總量38億立方米。
東淝河
東西兩干會合后北流,經石埠、船漲埠,至白洋淀注入瓦埠湖。瓦埠湖從白洋淀至錢家灘,南北向長52公里,平均寬僅5公里,湖底高程15.8米;東納瓦埠河(亦名沿河,古閻澗水),西納陡澗河,南承東淝河,湖的下口在東津渡稍上。湖水出錢家灘,經東津渡、壽縣城北五里廟,過東淝河閘后,北流3公里注入淮河。
東淝河
1961年至1966年,沿瓦埠湖建成庄墓、朱集兩座電力排灌站,並逐步配套形成兩個灌區,用於解決瓦埠湖以東、沿河兩岸及其以北地區的農田灌溉問題。庄墓電灌站位於長豐縣庄墓附近,通過沿河提取瓦埠湖水,灌溉長豐縣的庄墓、羅塘、徐廟、車王、興隆、戴集、朱巷、曹庵、水湖等鄉鎮的農田。朱集電灌站工程於1965年開工,1966年冬建成,后逐漸配套成灌區。灌區涉及長豐縣朱集、孫廟、楊公、曹庵等鄉的全部和三和、小孤堆、史院等鄉的部分地區,總控制面積230平方公里。庄墓和朱集兩灌區的乾渠擴大延伸至朱巷南與淠河灌區的瓦東乾渠接通,並建有三里河分水閘控制,使三灌區得以互補供水不足。
1962年至1972年,在東淝河下游右岸淮南市賴山鄉建成新河灌區。1965年開始在東淝河下游淮南市賴山、唐家山、蔡家崗一帶建設施家湖灌區。
為解決東淝河左岸淠河灌區尾部地區的灌溉問題,1970年至1981年分別在壽縣建成江黃、開荒、老崗頭、鄭崗電灌站,以及石埠電灌站、李咀電灌站和鐵佛電灌站。
航道
淝河,古為江淮間主要航道,1950年,六安專區水利局為擴大東淝河的排洪能力,將這段河道進行裁直,拓寬和浚深。河底高14.5~15米,約與瓦埠湖底同高,可航行100噸級輪駁船隊。1952年,為防止淮河洪水倒灌,水利部門又在河口上游2.5公里處建節制閘1座,名東淝閘。
1966年,在東淝閘處建1座30噸級斜面升船機,后因這座升船機運行速度慢、效率低,於1980年封存停用。
東淝河雖有東淝閘(五里閘)礙航,但閘上通航條件較好,至1987年從淮河口至邵老灣58公里,常年通航100級輪駁船;邵老灣至董鋪35公里,季節通航50噸以下船隻,洪水期還可再上行18公里至韓橋。
東淝河航道年運量15萬噸左右,進出口貨種主要是煤炭、黃沙、化肥和糧食、油料、水泥。
全河有跨河橋樑3座:石鋪嘴橋,位於東淝河上游,系3孔石拱橋,長105米。
東津渡公路橋,系鋼筋混凝土結構,梁底高程25.17米,橋下凈空基本滿足通航要求。
壽縣北門新大橋為正在興建的3孔鋼筋混凝土拱橋,橋下凈空基本達到六級航道通航標準。
瓦埠鎮北側的大橋灣向東為沿河(《水經注》稱閻漿水),東達庄墓橋25公里。夏秋季節,可通中小木船。
船閘
壽縣航道出於農田灌溉與水上航運等綜合效益,應建船閘多處,限於人財物力,多未實施。1952年為治理水利,建東淝河閘(位在東淝水入淮處,距縣城北門2.5公里,亦稱五里閘),但因節制水位,水運不便。1964年經安徽省交通廳計劃設計在此閘西首建廂式漕運“斜面升船機”翻過船隻,軌道322米,船廂長18米、寬4.5米、深1.6米(最大水深1.3米),16個輪子,最大提升高度12.94米,用電動卷揚機牽引,設計過壩船30噸,年通過能力25萬噸。1965年8月動工,次年4月試轉竣工,由航運部門設“壽縣升船機管理所”專門管理與經營。從1967年起,至1978年底統計,過船50餘萬噸。唯時效與此處的大運量不合,加上屬於試驗工程,設備不配套,軌道基礎下沉等諸多原因,於1982年後停用。
碼頭
壽縣城關碼頭,壽縣位於淮河與淝河匯合處附近,逆淝水上行30公里能到瓦埠鎮,再南至接近六安、肥西的董埠,順淝水西北行,至河口達淮上。“東連三吳之富,南引荊汝之利,北接梁宋,平途不過七百;西接陳許,水路不出千里”(晉伏滔《正淮論》),古為交通要樞。至近代,這裡卻為小輪停泊處所。80年代改原來自然坡岸為平型裝卸碼頭,置一台3噸吊車,日裝卸量500噸左右,年吞吐量約15萬噸,出口以糧食、砂、石為大宗,進口多為煤炭、百雜貨之類。客運壽瓦客班以此為起點。
河口碼頭,位於淝水入淮處,古稱淝口,原為自然坡岸碼頭,今分二處:一是河口西約1公里處的趙檯子,為淮河客運輪船中途停靠碼頭,建國后建有磚瓦結構旅客候船室150平方米,岸邊置一水泥質地的躉船供輪船靠用。一是為貨運裝卸碼頭,位於河口上游的東淝河閘壩。每逢關閘阻航,貨物在此通過“斜面升船機”翻船過壩。后因故停用。
瓦埠碼頭
瓦埠碼頭,位於瓦埠湖(即淝水)東岸的瓦埠鎮,是壽州通往廬州合肥古道驛站所在地。《嘉慶重修一統志》稱:“瓦埠鎮在壽春東南六十里,淝水旋繞,舟楫商販,往來不絕”。原為河邊自然坡岸碼頭。70年代建成船塘,改善了泊船和裝卸條件,年吞吐量在5萬噸之譜,多為砂石建材、煤炭、集此待運出口的農副產品。
東津渡,位於城東淝水上。光緒《壽州志》記“淝水”時說:又北“會東陡澗河水至楊家腦,十里至東津渡,至城東北入鳳台縣境”(按:此“鳳台縣境”系指清雍正十一年劃分城內之東北隅並北門外的石馬店、東門外的石頭鋪等處歸鳳台縣,故稱“入鳳台縣境”)。淝水南段成湖,東津渡至淝口一片河床淤淺,遂成長而寬的長瀨津,古時全系荒野沼澤。《淮南王篇》云:“我欲渡河河無梁”。其時可能尚無橋樑。《六朝傳乘》“壽陽樂”始見“上我長瀨橋”句。水寬時久,後周時橋已毀壞。這一帶時有為橋者,但時有時毀,水季仍為渡口。直至1949年後,在此建39米石拱橋和12米石墩木面橋各一座,在治淮中新辟河床,兩邊築堤,陸上始通行。然遇洪水汛期,仍成寬渡。70年代廢上述二橋,新建大橋,渡口方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