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壽州的結果 展開
- 壽州
- 安徽省淮南市轄縣
壽州
壽州
壽州,古地名,隋朝設立,是古代的一大軍事重鎮,歷史上經濟繁榮,交通發達,是歷朝兵家必爭之地。其疆域基本等於今安徽淮南市。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揚州置壽州。民國元年(1912年)改壽州為壽縣。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南陽郡置壽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廢兗州,改兗州為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壽州,治所在壽張縣(今山東省梁山縣西北壽張集)。武德五年(622年)廢壽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升樂壽縣置壽州。天德三年(1151年)改壽州為獻州。
隋文帝楊堅為伐陳軍事需要,於開皇八年(588年)在壽春置淮南行台省。翌年,平陳後撤行台省,置壽州總管府。治壽春。
金朝時屬南京路。
元時屬河南江北等處行中書省,后屬安豐路總管府,治壽春。
明初置壽春府,屬江南行省,不久改為壽州,屬江南行省臨濠府,繼之先後直隸中書省、隸中立府、隸鳳陽府,均稱壽州。
清初依明制。
隋開皇九年(589),廢南陽郡置壽州(治今辰溪縣西北)。十八年(598)改壽州為兗州。煬帝大業二年(606)改州為郡,兗州廢,領縣皆屬沅陵郡。
明·壽州同知王九思
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號渼陂。明代文學家,前七子之一。陝西鄠縣(今戶縣)人。提及他是因為他與壽縣有關。王九思是在正德五年(1510)秋被貶為壽州同知的,在任期間,王九思的政績頗佳,因此,光緒《壽州志》卷十六《職官志》將其列入《名宦》中。
湖頭婦子盡乘槎,城外屋廬俱產龜。不見往來魚艇過,空餘遠近雲山斜。
只見城頹水入城,城中萬家同一驚。扁舟何如范蠡蚤,乘桴欲為尼父行。
本詩所寫到的“壽春五月半月雨”的水災,發生在正德六年,而在王九思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相關的描述。《壽州祭水文》云:“五月淫雨浹旬,州城外西北水漲。日增而高,盪擊城趾,將復於隍。既霽兩日,乃今六月,又雨。夫雨不止,則水又益高,其勢不推城而入不止矣。”詩文互證,我們可以十分清楚看到這樣的情景:連天陰雨,半月不斷;白水圍城,風急浪高。城外牆傾屋摧,茫茫一片,萬家呼號,壽縣像一座飄搖於水中的一葉孤舟……
這樣觸目的描寫不可謂不驚人,但它在壽縣歷史上或許卻只是尋常之見。據《壽州志》載,僅明代永樂七年(1409年)至清光緒十年(1885年),400多年間所進行的27次修城,全部由水患引起。壽州人可謂“時時虞水為災”。
在壽縣東門的城牆外,刻著1954年和1991年大水淹城牆的印跡,聽當地人描述,1954年大水時,人們可以在城牆上洗腳;1991年,水災再次使壽州城外成為一片汪洋,城牆上標識的水位線為海拔24.46米。可以想象,完全被洪水包圍著的古城,是怎樣的令人心悸。但值得自豪的是,無論怎樣的洪水圍困,古城堅決如鐵,不曾倒下,它的滄桑厚重又何嘗不是拜其所賜!
嘉靖《壽州志》卷八《雜誌》載有《城樓觀水》一詩,題下署“王九思”。《全集》未見收錄。詩云:
壽春五月半月雨,西北水來勢何怒。沖嚙城根半欲頹,接連湖影遠莫睹。湖頭婦子盡乘槎,城外屋廬俱產龜。不見往來魚艇過,空餘遠近雲山斜。北門兩傍古泉眼,晝夜浸漬逗蒼蘚。營卒負土塞復開,衛官拊髀嘆且俯。只見城頹水入城,城中萬家同一驚。扁舟何如范蠡蚤,乘桴欲為尼父行。尼父范蠡不可說,眾口紛紛誰與折。國非無道水不凶,古則有然今取決。仰看青天紅日走,不復烈風大雨久。
詰朝攜酒再登樓,馮軒共君一開口。
嘉靖《壽州志》共八卷,壽州知州栗永祿撰(《天一閣藏明代地方志選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3月) ,栗永祿,字士學,山西潞州人。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解元,二十三年甲辰(1544)進士。以宗親外授壽州(今屬安徽)知州,歷官蘇州同知、陝西僉事、副使、浙江參政、河南參議、直隸副使、陝西參議、副都御史、河南巡撫、兵部侍郎等(《山西通志》卷一百一十三,《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地理類》,台灣商務印書館影印,1986年7月)。據栗永祿自序,栗於嘉靖二十六年丁未(1547)夏出守壽州,二十九年庚戌(1551)仲夏撰成《壽州志》。王九思於正德五年庚午(1510)秋因“(劉)瑾黨”被貶為壽州同知,其年冬蒞任。六年辛未(1511)冬,“以雲南天變而罷壽州州同” (李開先《渼陂王檢討傳》,《李開先集》,中華書局,1959年,第599頁)。由於安徽、河南一帶流民起義,道阻,九思只好滯留壽州。直到七年壬申(1512)六月,始離壽西歸(《渼陂集》卷十《壽州同知書屋記》)。在此期間,九思與州守、州判等人修壽州城、修正陽鎮河渠,教習士人,與“范慶等十五人,日日誦說經傳。……民安之,士安之” (《渼陂王檢討傳》)。本詩所寫的“壽春五月半月雨”的水災,發生在正德六年,在九思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描述。其《壽州修城記》雲:“正德辛未夏四月晦……會天大雨,雨十日。既晴三日,又雨。於是,大水西北漾薄城。城缺處,幾入水。水幸落,無事。已,顧城,益崩塌弗完。” (《渼陂集》卷十) 《壽州祭水文》雲:“某等奉朝命為吏於此州……闤闠之地,且將為魚鱉之墟矣。” (《渼陂集》卷七)由此看來,《城樓觀水》詩是九思之作應該沒有疑問。從詩的最後兩句來看,應作於正德六年五月。另外,嘉靖《壽州志》卷八還收有九思《壽州同知書屋記》一文,末署“是歲癸酉春三月壬午,前太史氏 杜王九思記”。同文在《渼陂集》卷十,未署時間。
1. 王九思傳中有:“……文章遠傾海內創邑志修族譜著有渼波前後集雅詞四種傳奇二種……王九思著傳奇二種。(摘自《王氏族譜》王九思傳)
3. 鄭振鋒先生在《世界文庫》中說到:“……,《斬鬼傳》自序云:‘題於清溪草堂’。......”王九思有《草堂寺》詩一首:“萬卉辛看雨後芳,群峰遙對古祥堂。望晴頓覺風雲變,探景方辭道路長。喜見諸天多勝概,誰言佛日有餘光。濁醪催客詩見就,紫閣召人興未忘。”
4. 《平鬼傳》的作者題:“東山,雲中道人編”。《捉鬼傳》煙霞散人,據王氏老人口傳出自:東山賭——俺這東山之東,有個賭鬼專做頭家。(《鍾馗傳》第143頁)雲中道人,煙霞散人——封神榜神話傳說中有:“煙霞深處運元功,睡醒茅廬日已紅。翻身跳出塵埃境,把功名付轉篷。受用些明月清風.。人世間,逃名士;雲水中,自在翁;跨青鸞游遍山峰。”老人說:東山、雲中道人,煙霞散人均為王九思的筆名。
5. 《慶豐年五鬼鬧鐘馗雜劇》中鍾馗“家住終南山甘河鎮”其與王九思渼陂別墅僅隔十里。
6. 王九思與鍾馗同為終南山(又稱鍾南山)進士。王氏族原居河南泰康,后其先(祖)於陝西高陵為官,元朝末年,避戰亂於戶縣終南山,明朝統一中國后,移居縣城北街,為弘治九年進士。(摘自《王氏族譜》第三二五頁)
7. 古籍中作者“第九才子”系抄書人寫,意指王九思。
8. 《斬鬼傳》,《平鬼傳》中大量使用戶縣的方言及周邊地名,證明作者系戶縣人或久
居戶縣之人。(如上林、華陰廟、吹起捏塌、精腳、終南山等)
9. 《鍾馗傳》第69頁有“詩曰:
莫笑拘迂莫恃才,兩般都費聖人裁;
迂儒未必扶名教,才子還能惹禍胎。
好色牆邊人不知,貪杯林下鬼偏來;
請君但看鐘南老,才入迷途事事乖。
鍾南老:即鍾南山下的老者著。
10. 鍾馗字解:鍾馗即鍾九首。
“鍾”:終南山之別稱,古亦稱“鍾南山”。
“九首”:九——數目字,也指概數多之意,
首——頭、領導、前端、第一、開端、思想
即九九歸一之意,至高至尊。
鍾 馗:①解——終(鍾)南山的第一或首領。
②解——終(鍾)南山的九思。
據王氏老人回憶——馗字的出處是劉向的《戰國策·齊策》“一匡天下,九合諸侯,為五伯首,名高天下,光照鄰國”,即:九九歸一,至高至尊。鍾字的出處是庾信《陪駕幸終南山和宇文內史》:“戌樓鳴夕鼓,山寺響晨鐘”。張衡《西京賦》:“擊鐘鼎食”。
11. 《鍾馗傳》中樂器僅有“琵琶、笙簫、弦子”三種,均系王九思專學並擅長之樂器。(見王九思學琵琶)。
12. 《鍾馗傳》第49頁“如今這些說話也不消提了,放著眼前風光,何不暢懷!二位大爺只管講他怎的?我們王十九,只吃酒。”意寓作者為“王九思”。
14. 《斬鬼傳》第107頁有“詩曰:(其它版本基本同此)
花拂簾櫳午夢長,醒來題筆記荒唐;
誅邪有術言為劍,滅鬼無能口代槍。
負屈逞奇俱是幻,含冤定策總非常;
止因畫上鍾馗好,一一描來仔細詳。
與王九思家譜中之《春雨亭》(王九思午休時所做的夢)軼事的內容幾乎完全一致。(見王九思編《王氏族譜》十二修 第三四0頁)
(註明:考證內容以1980年版《鍾馗傳》、清版《捉鬼傳》及明·王九思著《王氏族譜》第十二修為參照本)
王九思與壽州鍾馗文化
經民俗專家王寬喜等王誠等人綜合考證,王九思(1468~1551),字敬夫,號渼陂。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前七子之一。陝西鄠縣(今戶縣)人。王九思於正德五年庚午(1510)秋因“(劉)瑾黨”被貶為壽州(今安徽壽縣)同知,其年冬蒞任。六年辛未(1511)冬,“以雲南天變而罷壽州州同”(李開先《渼陂王檢討傳》,《李開先集》,中華書局,1959年,第599頁)。由於安徽、河南一帶流民起義,道阻,九思只好滯留壽州。直到七年壬申(1512)六月,始離壽西歸(《渼陂集》卷十《壽州同知書屋記》)。在此期間,九思與州守、州判等人修壽州城、修正陽鎮河渠,教習士人,與“范慶等十五人,日日誦說經傳。……民安之,士安之”(《渼陂王檢討傳》)。因此,光緒《壽州志》卷十六《職官志》將其列入《名宦》中(《安徽府縣誌輯》第21冊,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4月)。
嘉靖《壽州志》卷八《雜誌》中載有王九思《城樓觀水》一詩:壽春五月半月雨,西北水來勢何怒。沖嚙城根半欲頹,接連湖影遠莫睹。湖頭婦子盡乘槎,城外屋廬俱產龜。不見往來魚艇過,空餘遠近雲山斜。北門兩傍古泉眼,晝夜浸漬逗蒼蘚。營卒負士塞復開,衛官拊髀嘆且俯。只見城頹水入城,城中萬家同一驚。扁舟何如范蠡蚤,乘桴欲為尼父行。尼父范蠡不可說,眾口紛紛誰與折。國非無道水不凶,古則有然今取決。仰看青天紅日走,不復烈風大雨久。詰朝攜酒再登樓,馮軒共君一開口。本詩所寫到的“壽春五月半月雨”的水災,發生在正德六年,而在王九思的其他作品中也有相關的描述。
王九思,1496年考中進士進京,十年後回到戶縣,在渼陂別墅春雨亭午休時做了一夢,“花拂簾櫳午夢長,醒來題筆記荒唐。”著下《斬鬼傳》、《平鬼傳》二部傳奇,後於1510年被貶為壽州同知。
王九思到壽州后,革除舊弊,獨持風裁,不畏權貴,培養人才,鍥而不捨,處理訴訟,修築城防,治理正陽河渠、監督武平衛兌付軍糧,使當地人民得以生息。公餘,他還與地方士子講古文,說傳奇,談詩畫,正學風,一時文風為之一振。
王九思所著鍾馗“斬鬼傳”“平鬼傳”在壽州廣為傳抄,為壽州引入了鍾馗民俗文化活動,促進了明朝壽州的鐘馗系列年畫的發展,直至今日,壽州的一些地方,仍以鍾馗畫聞名。
隋開皇九年(589年),廢南陽郡置壽州(今湖南省辰溪縣西北)。隋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壽州為兗州。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廢兗州,改兗州為郡,領縣皆屬沅陵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壽州,治所在壽張縣(今山東省梁山縣西北壽張集)。領壽張、壽良二縣。轄境相當今山東梁山縣及東平縣西部地。武德五年(622年)廢壽州。
金天會七年(1129年)升樂壽縣置壽州,治所在樂壽縣(今河北省獻縣)。天德三年(1151年)改壽州為獻州。
唐朝行政區劃(開元二十八年,740年)
京畿道關內道 | ▪ 京兆府▪ 華州▪ 同州▪ 坊州▪ 丹州▪ 岐州▪ 邠州▪ 涇州▪ 隴州▪ 寧州▪ 原州▪ 慶州▪ 鄜州▪ 延州▪ 綏州▪ 銀州▪ 夏州▪ 靈州▪ 鹽州▪ 豐州▪ 會州▪ 宥州▪ 勝州▪ 安北大都護府 |
---|
都畿道河南道 | ▪ 河南府▪ 鄭州▪ 陝州▪ 汝州▪ 懷州▪ 許州▪ 汴州▪ 豫州▪ 陳州▪ 亳州▪ 潁州▪ 宋州▪ 曹州▪ 濮州▪ 鄆州▪ 泗州▪ 海州▪ 兗州▪ 徐州▪ 沂州▪ 密州▪ 齊州▪ 青州▪ 淄州▪ 萊州▪ 登州▪ 濟州▪ 滑州 |
---|
河東道 | ▪ 蒲州▪ 虢州▪ 絳州▪ 晉州▪ 汾州▪ 慈州▪ 潞州▪ 澤州▪ 沁州▪ 儀州▪ 太原府▪ 代州▪ 蔚州▪ 忻州▪ 嵐州▪ 石州▪ 朔州▪ 雲州▪ 隰州▪ 單於都護府 |
---|
河北道 | ▪ 衛州▪ 相州▪ 魏州▪ 洺州▪ 邢州▪ 貝州▪ 博州▪ 德州▪ 棣州▪ 滄州▪ 冀州▪ 趙州▪ 深州▪ 恆州▪ 定州▪ 瀛州▪ 莫州▪ 易州▪ 幽州▪ 燕州▪ 順州▪ 歸順州▪ 薊州▪ 檀州▪ 媯州▪ 平州▪ 營州▪ 安東都護府 |
---|
山南西道 | ▪ 梁州▪ 鳳州▪ 興州▪ 利州▪ 通州▪ 洋州▪ 合州▪ 集州▪ 巴州▪ 蓬州▪ 壁州▪ 開州▪ 渠州▪ 渝州▪ 閬州▪ 涪州▪ 果州 |
---|
山南東道 | ▪ 鄧州▪ 商州▪ 金州▪ 唐州▪ 均州▪ 房州▪ 襄州▪ 隋州▪ 郢州▪ 復州▪ 荊州▪ 硤州▪ 歸州▪ 夔州▪ 萬州▪ 忠州 |
---|
淮南道 | ▪ 揚州▪ 楚州▪ 滁州▪ 和州▪ 濠州▪ 壽州▪ 光州▪ 蘄州▪ 申州▪ 黃州▪ 安州▪ 舒州▪ 廬州▪ 沔州 |
---|
江南東道 | ▪ 蘇州▪ 常州▪ 潤州▪ 湖州▪ 杭州▪ 越州▪ 明州▪ 台州▪ 婺州▪ 衢州▪ 睦州▪ 歙州▪ 括州▪ 溫州 |
---|
江南西道 | ▪ 洪州▪ 江州▪ 宣州▪ 饒州▪ 鄂州▪ 撫州▪ 袁州▪ 吉州▪ 虔州▪ 岳州▪ 澧州▪ 潭州▪ 衡州▪ 永州▪ 道州▪ 郴州▪ 連州▪ 邵州▪ 朗州 |
---|
隴右道 | ▪ 秦州▪ 成州▪ 武州▪ 渭州▪ 岷州▪ 宕州▪ 疊州▪ 洮州▪ 蘭州▪ 河州▪ 鄯州▪ 廓州 |
---|
河西道 | ▪ 涼州▪ 甘州▪ 肅州▪ 瓜州▪ 沙州▪ 伊州▪ 西州▪ 庭州▪ 安西大都護府▪ 北庭大都護府 |
---|
劍南道 | ▪ 扶州▪ 文州▪ 松州▪ 龍州▪ 劍州▪ 綿州▪ 茂州▪ 翼州▪ 悉州▪ 當州▪ 靜州▪ 柘州▪ 恭州▪ 奉州▪ 維州▪ 彭州▪ 漢州▪ 益州▪ 蜀州▪ 簡州▪ 梓州▪ 遂州▪ 普州▪ 資州▪ 榮州▪ 陵州▪ 眉州▪ 邛州▪ 雅州▪ 黎州▪ 嘉州▪ 戎州▪ 瀘州▪ 巂州▪ 南寧州▪ 姚州 |
---|
黔中道 | ▪ 黔州▪ 施州▪ 思州▪ 溪州▪ 辰州▪ 錦州▪ 巫州▪ 業州▪ 充州▪ 費州▪ 夷州▪ 珍州▪ 溱州▪ 南州▪ 播州▪ 應州▪ 矩州 |
---|
嶺南道 | ▪ 福州▪ 建州▪ 泉州▪ 漳州▪ 汀州▪ 廣州▪ 潮州▪ 循州▪ 韶州▪ 端州▪ 岡州▪ 新州▪ 恩州▪ 春州▪ 勤州▪ 瀧州▪ 康州▪ 封州▪ 高州▪ 竇州▪ 辯州▪ 潘州▪ 羅州▪ 雷州▪ 崖州▪ 儋州▪ 萬安州▪ 振州▪ 白州▪ 山州▪ 廉州▪ 欽州▪ 陸州▪ 桂州▪ 蒙州▪ 昭州▪ 富州▪ 梧州▪ 賀州▪ 藤州▪ 義州▪ 容州▪ 禺州▪ 牢州▪ 黨州▪ 平琴州▪ 郁林州▪ 貴州▪ 綉州▪ 龔州▪ 潯州▪ 象州▪ 柳州▪ 融州▪ 環州▪ 宜州▪ 芝州▪ 澄州▪ 嚴州▪ 賓州▪ 橫州▪ 淳州▪ 邕州▪ 田州▪ 籠州▪ 瀼州▪ 湯州▪ 武峨州▪ 武安州▪ 長州▪ 峰州▪ 福祿州▪ 交州▪ 愛州▪ 驩州▪ 安南都護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