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元酒家

1919年創立於廣州的餐館

大三元酒家位於廣東省省會廣州市長堤大馬路,創建於公元1919年,在20年代,與南園、西園、文園合稱廣州四大酒家,並位居榜首。

簡介


大三元酒家不但在廣州名氣大,而且在東南亞一帶也享有盛譽。大三元揚名有幾個原因:一是它的名字響亮,寓三元及第、獨居榜首之意;二是它的設施較為先進,是廣州首家安裝電梯載客的酒家,這在當時是一件很具吸引力的新鮮事。當然,更主要的還在於酒家的烹飪技藝高,菜肴質量好。
大三元名菜名點繁多,名菜有“太爺雞”、“紅燒大裙翅”、“鐵板麻花雀”、“冰梅百花蝦”、“富貴石榴雞”、“龍鳳鴛鴦球”、“香酥炸蟹鉗”等,名點有“架英豬油包”、“蚝油叉燒包”、“影美雞蛋撻”、“馬賽克蛋戟”、“蜂巢荔芋角”、“透明雞蛋糕”、“雪花凍蛋卷”、“安蝦鹹水角”等。“紅燒大裙翅”是大三元的傳統招牌菜,據說在二三十年代,要花60塊銀元才能吃得上這道菜。因此,當時的一些名流士紳都以在大三元飲宴為榮耀。“紅燒大裙翅”是選用老虎鯊、鱘頭鯊等上等裙翅作原料,需經煲翅(即浸發)、滾煨翅、烤翅、上翅等幾道製作工序,在火候和烹制時間上都極為講究。烹制出來的翅,拿筷子夾起任何一根,兩端都能自然下垂併合攏成橢圓形為最好,否則便說明過硬或過軟了。此菜湯清味鮮,香滑而不膩口,一直被列為粵菜中的上品。

有關趣聞


《廣州商業行名錄》中的大三元酒家
《廣州商業行名錄》中的大三元酒家
大三元原來只是一家經營粥粉面的小食店。到了抗戰前夕,由於廣州城內實行戒嚴,家家戶戶很早就關燈睡覺了。有一天晚上,一個有一段時間沒吃過東西的乞丐摸黑溜進了大三元,光線黑暗使他不能看清店裡的情況。突然“咣當”一聲,把桌子上的筷子全弄散在地,驚動了大三元的老闆。
老闆與乞丐交談后,見其可憐,把他留下來幫自己打工。老闆有一個親戚在南洋開橡膠園,可是卻沒有兒子,而且身體有重病,可能不久於人世。這麼大的橡膠生意沒人繼承,實在可惜。乞丐在大三元呆久了,老闆認為他是一個憨厚老實的人,就把他介紹給其親戚。到了南洋以後,這個乞丐仍然是勤勤懇懇的工作,橡膠園主決定把產業給他繼承。不久以後,橡膠園主病逝,乞丐接手了整個橡膠園。
乞丐一夜暴富,並沒有忘記當初大三元老闆的提攜。他交代好有關事宜后,就連忙乘船回到廣州。來到以後發現大三元已經不在了。經過四處打聽,才得知那老闆為了躲避日本鬼子把鋪子關了,回到台山老家。於是,乞丐又來到了台山,正準備乘人力車去打探時,無意發現那車夫原來是老闆的家人。
經過乞丐的一番勸說,老闆決定重出江湖,兩人一拍即合,就是後來著名的大三元酒家。

現狀


進入上世紀90年代,隨著長堤失去往日“商業天堂”的地位,大三元也開始走下坡路,生意一落千丈。1999年,大三元改以經營快餐為主,2000年4月因拖欠房租被迫關閉。2005年,大三元酒家所在的樓也被拆除。之後一直閑置著,也曾用作停車場。
2011年傳出大三元酒家或有望原址重建時,社會各界都給予高度關注。2012年,長堤大馬路的定位改變了,大三元酒家原址已改建成民間金融街工程部,將來此地也將用來建設一棟民間金融街綜合大樓,但備受關注的大三元酒家還能不能重新進駐?越秀區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在回應記者採訪時均未給出明確答案。大三元原址已改成項目工程部。根據規劃,廣州民間金融街服務中心大樓將在百年老字號、大三元酒家原址重建,重建后將成為金融街公共服務平台的重要載體,並再現老字號“大三元酒家”的歷史風貌。要設計規劃為:一幢6層(局部5層)的廣州民間金融街綜合大樓暨大三元酒家,總建築面積8769平方米。首層為金融街綜合服務大廳;二層至三層為金融街配套服務區;四到六層為大三元酒家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