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車灣鎮

筒車灣鎮

筒車灣鎮以清道光年間地處汶水河灣,且建有汲水灌溉木製筒車徠而得名。位於寧陝縣西南部,距縣城21公里,東與湯坪鎮相接,南與梅子鄉緊鄰,西與四畝地鎮相連,北連新場鄉和皇冠鎮。1996年11月由原五龍鄉、筒車灣鄉、油坊坳鄉合併而成。全鎮東西寬14公里,南北長21公里,總面積185平方公里,轄許家城、龍王潭、海棠園、油房坪、朱家溝、七里、桅杆壩、龍王坪8個行政村32個村民小組。鎮政府駐地許家城,總人口510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453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筒車灣鎮常住人口為3786人。

鎮情簡介


地情地貌

筒車灣鎮地形東北高,西南低,屬秦嶺中淺山過渡帶,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平均海拔700米。寧陝縣境內第一大河流汶水河由北向南貫穿全鎮,成為“引漢濟渭”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特殊的中淺山地貌和發達的水系,造就了全鎮森林覆蓋率達90%,林地面積達27.85萬畝的林特資源優勢和農業資源優勢。自古以來筒車灣就有“寧陝米倉”和“漆麻耳棓之鄉”之美稱。

自然資源

寧陝縣境內第一大河流汶水河由北向南貫穿全鎮,是“引漢濟渭”工程的主要水源之一。有林地面積27.85萬畝,主要樹種有栓皮櫟、油松、紅白樺、鐵甲樹、水青柳、水曲柳、白楊等;經濟林有核桃、板栗、生漆、蠶桑、水竹、斑竹、木竹等;中藥材有豬苓、天麻、棗皮、黃姜等;野生動物有羚牛、大熊貓、金絲猴、紅腹錦雞、大鯢等。

經濟發展


經濟

筒車灣鎮依託資源優勢,引進投資3000萬元的14公里汶水河漂流和蒼龍峽探險項目已初步建成,2008年4月正式接待遊客,日可接待遊客1000人以上;投資5000萬元的高速公路度假村已初步竣工,已對外開放營業;木瓜園、桃花園、梅李園等植物觀賞園正在規劃實施中。
2徠007年,全鎮糧食播種面積10533畝,糧食總產2745噸;無公害蔬菜種植3750畝;中藥材種植面積3100畝;板栗、核桃建園面積20430畝;袋料食用菌生產95萬袋,產量105噸;豬、牛、羊、雞畜牧養殖分別達8736頭、636頭、1010隻,38003隻;農村勞務輸出1408人,收入1400萬元。工農業總產值5320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06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988年的249元增加到2117元。

教育、衛生

1990年成立鄉鎮文化站,1995年開展農村“掃盲”,“普及六年制義務教育”;1996年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和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2007年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兩免一補的教育扶持政策。2007年底全鎮有完全小學3所,有教師36人,在校學生32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參合率100%,有鎮衛生院和計生站各1所,村衛生室10個。

交通

西漢高速公路貫穿全境,地方公路東通湯坪,南通梅子,西通四畝地,北通皇冠、新場。電視、電話覆蓋全鎮。

人口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筒車灣鎮常住人口為378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