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鎮

陝西省安康市寧陝縣

皇冠鎮地處寧陝縣北部,南距縣城50公里,北至西安91公里;東與江口鎮、旬陽壩鎮接壤,南與城關鎮、湯坪鎮、筒車灣鎮交界,西與新場鄉為鄰,北與西安市戶縣相連,轄域面積508平方公里。1996年撤區后將原皇冠鄉所轄的同心、建設村劃歸新場鄉所管。2002年撤鄉建鎮撤銷鋼鐵鄉和皇冠鄉,合併設置皇冠鎮,鎮政府駐地兩河街,2009年遷往正光坪開發區。

截至2020年6月,皇冠鎮下轄1個社區、3個行政村。截至2020年,皇冠鎮戶籍人口1394人。2011年,皇冠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65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1.23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025億元。

歷史沿革


因境內一山峰形似古代帝王皇冠,取山名為皇冠,河谷為皇冠峪。鎮因山河而得名。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屬西兩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屬西兩鄉。
1950年,設鋼鐵、皇冠、東峪三鄉。
1958年,屬鋼鐵公社鋼鐵管理區。
1961年,成立鋼鐵公社、皇冠公社。
1983年9月,改鋼鐵鄉、皇冠鄉。
2002年,鋼鐵鄉、皇冠鄉合併設立皇冠鎮。
皇冠鎮實景
皇冠鎮實景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皇冠鎮地處寧陝縣北部,東與江口鎮接壤,東南與城關鎮毗鄰、南與筒車灣鎮交界,西與新場鎮相連,北與西安市鄠邑區石井鎮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6.7千米,總面積5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皇冠鎮地處秦嶺中段腹部,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溝谷縱橫,最高峰位於境內西北部轎頂山,海拔2450米。

水系水文

皇冠鎮境內主要河道屬長江流域漢江水系。主要河流汶水河,由北向南境內流長32千米。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鎮內水力資源豐富,是寧陝縣水電開發的主要資源之一,年均降雨量940毫米,年最大降水量1200毫米以上。境內汶水河上游和東裕河流域已建成有兩河電站、八寶水電站,總裝機2355千瓦;在建有沙梁子電站、黃草坪電站、東峪河電站等,總裝機5790千瓦。1996年架通了朝陽、油坊坪、南京坪等三村的10kv高壓輸電線路17.84桿公里,改造低壓線路8.4桿公里。1999年架通雙河、河心堡、八寶、興隆等四村的10kv高壓輸電線路39.76桿公里。2004年架通旬陽壩至皇冠鎮35kv高壓輸電線路14桿公里,在鎮政府所在地修建變電所1個,並架通變電所至雙河村黃草坪35kv高壓輸電線路7桿公里。至此,全鎮的生活生產用電全部由國家大電聯網輸送。
皇冠鎮實景
皇冠鎮實景

礦藏資源

境內主要礦藏資源有:金、鐵、銅、大理石、石英石等,尤其是大理石礦蘊藏量大,2005年至2007年先後有2處開採,1997年油坊坪村及二十一林場開採金礦,於2003年因西漢高速公路途徑礦藏區而停采,境內現有石英石規模開採企業兩家,年產值達5000萬元。

動植物資源

皇冠鎮地勢北高,南低。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高山有東梁、包家梁、枇杷嶺、茨溝梁、轎頂山、構扒梁、大坡、無名溝梁、草坪梁等。全鎮森林面積71.25萬畝,其中集體山林18萬畝,國有林53.25萬畝,森林覆蓋率92%。1965年至1998年,曾為寧西、寧東林業局採伐木材的主要來源地之一。境內主要樹種有:油松華山松紅樺白樺冷杉、雲杉、落葉松、山楊漆樹椴樹、青崗櫟等。其中紅豆杉、冷杉、雲杉、水清樹、水曲柳絞股藍野大豆等30餘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與樹伴生的有松花竹苦竹、杜鵑和黨參、豬苓天麻、貝母、五味子黃柏、野大豆、絞股藍、杜仲等名貴野生中藥材。草本有700餘種,藤本有30餘種,野生動物有210餘種。其中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的有大熊貓、羚羊、林麝金絲猴黑熊大鯢紅腹錦雞、紅腹角雞等30餘種。1998年10月,國家森林禁伐,寧西、寧東2個林業局由生產木材轉向天然林保護,鎮內的木材加工企業也全部轉產。2002年實施退耕還林政策,全鎮共退耕還林844.5畝,林地面積擴大,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2000年,國家批准皇冠鎮轄區列為國家大熊貓等珍稀動物保護區。
皇冠鎮境內農業耕地面積3500畝,林地面積18.9萬畝。
皇冠鎮實景
皇冠鎮實景

自然災害

皇冠鎮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暴雨、洪澇、泥石流等。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在1980年7月2日,24小時降雨量達99.7毫米,局部地區超過130毫米,橋樑和水壩幾乎全部被沖毀,大片農田被毀,農作物損失嚴重。2002年6月9日14小時降水量135毫米,局部地區超過170毫米,導致山洪暴發,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餘萬元。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下設18個村民小組。
社區皇冠社區
行政村油房坪、南京坪、朝陽、八寶、雙河、河心堡、興隆
截至2020年6月,皇冠鎮下轄1個社區、3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南京坪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923109002220朝陽社區
610923109200121南京坪村
610923109206220興隆村
610923109208220雙河村
南京坪村
南京坪村是皇冠鎮政府所在地,西漢高速公路穿村而過,轄兩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134戶,人口472人,全村耕地742畝,林地2.7萬畝,現有集體資產70萬元。
今年以來,該村實施了扶貧重點村建設,共完成特色民居改造60戶,其中2008年完成52戶,2007年完成8戶,完成“五改三建”67戶,投資100萬元對集鎮至南京溝口2.32公里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和水泥硬化,投資28萬元新修河堤360米,恢復基本農田20畝,爭取資金3萬元修便民橋一座,農村基礎設施條件大為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提高,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08元。
朝陽溝
朝陽溝地處秦嶺南坡腹地,位於鎮政府西北方,溝內平均海拔1350米,擁有林地2萬餘畝,耕地845畝。全村68戶277人。溝內原始生態資源豐富,交通便捷。於2006年正式動工建設。2006年,縣政府將朝陽村確定為全縣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三年來,政府及企業累計投入資金2.9億元,先後完成了溝內道路拓寬改造9公里,硬化道路8000米,新修河堤8000米,新修涵洞8個,新修橋樑6座,新修景區支線公路1.5公里,架設輸電線路4.2桿公里,新建採石場和石料廠各一座已正常投入生產,溝內土地平整工作進展順利,爬山步道設計工作已經完成,即將開工建設,朝陽廟建設待報省審批。
企業投入巨資對朝陽村進行開發建設,使得朝陽溝成為建設資金投入最大、基礎設施變化最快、農民直接受益最多的新農村。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977元,較06年凈增1467元。
油坊坪村
油坊坪村位於寧陝縣皇冠鎮北邊,距鎮政府7公里,西漢高速公路穿村而過,居民沿河兩岸分佈,交通便利。轄三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71戶,人口274人,全村有林地23466畝,耕地340畝,坡地60餘畝,荒地220餘畝,農作物以玉米、洋芋、豆類為主,兼少部分雜糧。
今年該村實施了重點村建設,累計投入資金45萬元建設家園,完成特色居民改造43戶(其中2007年15戶),完成“五改三建”24戶,佔到全村總戶數的93%;投資300餘萬元改善基礎設施案件,爭取項目資金290餘萬元新修了集鎮至油房坪9公里通村水泥路投入資金60萬元發展主導產業,發放財政貼息貸款50萬元用於發展豬苓栽培,投資5萬元新修自來水1處,完成1戶3人的遷移式扶貧搬遷,兌現補助資金8000元,爭取到了國家級豬苓栽培示範村,新增豬苓28000窩,不斷壯大主導產業,2008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08元。
八寶村
八寶村位於鎮政府及高速公路出入口西南11公里,距寧陝縣城51公里,距210國道31公里。東與我鎮興隆村接壤,南與雙河村相連,西與新場鄉毗鄰,北與南京坪村連畔,全村地域面積72平方公里,根據自然分佈劃分為三個村民小組:八寶組、梨子坪組、秀才溝組。該村現有農業人口112戶406人,有勞動力193個;現有貧困戶39戶117人,其中五保戶8戶10人、特困戶31戶107人;有耕地648畝,其中水田283畝,旱地165畝;有林地2067公頃;2008年修建通村水泥路8.2公里;農電網改造已經完成,通電入戶率100%;固定電話涵蓋全村,移動通信覆蓋全村70%;有六年制小學一所,房屋24間,在校師生40餘人。200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561元。全村經濟收入以傳統農業為主,基本形成了山地藥材、板栗林果、高山蔬菜、畜禽養殖為主的四大主導產業。
雙河村
雙河村全村總人口223人,18名黨員,土地面積390畝,其中水田186畝,封山育林面積31000畝,縱橫兩條大河,故得名叫雙河。
雙河位於皇冠鎮東南方向,距鎮政府20公里,西漢高速公路跨過一角,一角三地設有停車區。南於筒車灣相鄰,東於現場相連,便道路貫穿三個村民小組。青山綠水、物產豐富、氣候溫和,兩條自然河流中魚類品甚多,達過二種品種,可供乘涼避暑、垂釣,空氣清香,景色迷人。主要產香菇、木耳、天麻、豬苓等名貴的土特產及中藥材,出產板栗核桃。
農民以耕種為主,主產水稻、玉米、大豆、紅薯、洋芋畝產均可達500—700公斤以上,水資源豐富,本次現修建三個水電站入網,兩個手機塔,發射信號較好,信息基本暢通。自然優美,空氣清新。
河心堡村
河心堡村位於皇冠鎮西南角,距鎮27公里,離寧陝縣城50公里,海拔為1300米,本村有三個村民小組,82戶301口人,農村勞動力240人,漆黃公路穿村而過,土地總面積17127畝,其中耕地547畝,有林地14780畝,宜林荒山1800畝。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轄區總人口2300人,另有流動人口320人。其中男性1251人,佔54.4%;女性1049人,佔45.6%;14歲以下309人,佔13.4%;15—64歲1746人,佔75.9%;65周歲以上245人,佔10.7%。2011年,皇冠鎮人口出生率16.5‰,人口死亡率10‰,人口自然增長率6.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5人。
截至2018年末,皇冠鎮戶籍人口2366人。
2021年6月,寧陝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皇冠鎮常住人口數為1394。

經濟


綜述

2011年,皇冠鎮財政總收入65萬元,比上年增長0.4%。2011年,皇冠鎮實現稅收1.3萬元。2011年,皇冠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769元。
2018年,皇冠鎮有工業企業10個;其中,規上企業2個。2018年,皇冠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1個。
2003年,全鎮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47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64元,財政收入實現20.5萬元。自1998年天然林禁伐后,全鎮以“木頭經濟”為主導的經濟基礎失去支撐,而重新確定的“栗、菌、葯、畜”四大主導產業還處於初始發展階段,農民增收和財政增長緩慢。但西漢高速公路的開工建設,為皇冠鎮注入了新的發展活力。“炒紅汶水河、炒熱三產業”的發展戰略深入人心。合力促開發、謀發展的氛圍已經形成。第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蔬菜種植、家禽養殖業等產業規模漸增,收效明顯。糧經比例不斷優化。生態旅遊綜合開發已經起步,首期城鎮開發項目啟動並穩步推進。

第一產業

2011年,皇冠鎮農業總產值達到2465萬元,比上年增長12%,農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16.7%。
皇冠鎮糧食作物以玉米、土豆為主。2011年,皇冠鎮糧食生產1241噸,其中玉米870噸,土豆337噸。
皇冠鎮主要經濟作物有食用菌、中藥材、蔬菜等。2011年,皇冠鎮食用菌產量106噸;中藥材種植面積1403畝,主要品種有天麻、豬苓等,產量23.5噸;蔬菜種植面積1100畝,產量1215噸,主要品種有葉菜類、瓜菜類、茄果類。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累計造林1.3萬畝,其中防護林1990畝,經濟林224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4.5萬株,林木覆蓋率93%,活立木蓄積量1000萬立方米。2011年,皇冠鎮水果種植面積828畝,產量335噸,主要品種有桃、梨、櫻桃、李,其中桃29噸,李26噸;板栗林面積1434畝,產量50噸;核桃林面積1336畝,產量42噸。
皇冠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2011年,皇冠鎮生豬飼養量2992頭,年末存欄1790頭;羊飼養量2070隻,年末存欄970隻;牛飼養量780頭,年末存欄352頭;家禽飼養量3.2萬羽,上市家禽1.7萬羽。2011年,皇冠鎮生產肉類190噸,其中豬肉84噸,牛肉32噸,羊肉17噸;禽蛋23噸。

第二產業

2011年,皇冠鎮工業總產值達到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5%,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8.4%。2011年,皇冠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個,職工15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0.6億元,比上年增長25%。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商業網點120個,從業人員150人。2011年,皇冠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0.025億元,比上年增長15%;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0.098億元,比上年增長9%。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郵政網點1個,全年投遞國內函件4300件,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842件,征訂報紙6萬份、期刊1050冊;業務收入10.6萬元。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電信代辦點1個,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230戶,行動電話用戶1036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4萬元。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各類存款餘額3614萬元,比上年增長22%;人均儲蓄5451元;各項貸款餘額1027萬元,比上年增長5%。

交通


皇冠鎮境內西漢高速公路過境32千米,有1個出口,2個服務區;旬皇公路向東連接210國道,西接高速公路出口,總長26千米;村級水泥道路3條,總長80千米,連通7個村。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鎮區道路總長度2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4.2米;鎮區橋樑2座,總長度100米。
1970年前寧西林業局修通油坊坪至八寶村級公路和兩河街至朝陽溝村級公路。1992年旬鐵路(旬陽壩至鋼鐵)正式通車。2000年修通八寶至黃草坪公路。1999年縣交通局支援爆破物資,村民投資修通八寶至興隆、興隆至河心堡、河心堡至雙河村級公路,全鎮7村18個村民小組公路網路基本形成。2004年西漢高速公路寧陝段動工,鎮境內部分村級公路被破壞,交通中斷。2005年海榮集團投資400萬元加寬朝陽溝公路,並鋪墊水泥路面。2007年西漢高速公路通車,貫通境內31公里。皇冠鎮政府爭取國家公路建設項目資金1700餘萬元,拓寬改善油坊坪至雙河25公里通村水泥路,並連通西漢高速。1996年程式控制自動電話覆蓋鎮內油坊坪、南京坪、朝陽溝、八寶、雙河等5個行政村,2003年移動、聯通通訊覆蓋全鎮油坊坪、南京坪、朝陽村、八寶、雙河等5個村,手機入戶率達85%,2007年開通河心堡、興隆二村大靈通,至此,全鎮7個行政村通訊率達100%,電話入戶率40%。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藏書3000餘冊;農家書屋7個,建築面積800平方米,藏書2.1萬餘冊;公共娛樂健身廣場1個,面積2000平方米。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數字衛星電視接入率97.2%。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幼兒園1所,在園幼兒34人,專任教師11人;小學1所,在校生11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7個;專業衛生人員8人,病床6張。2011年,皇冠鎮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社會保障

2011年,皇冠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戶,人數15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2戶,人數240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分散供養48人。參加城鄉基本養老保險1145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4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34人。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鎮區自來水生產能力112噸/日,年工業用水12萬噸、生活用水4萬噸;工業廢水處理率85%。
截至2011年末,皇冠鎮鎮區擁有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個,主變壓器1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044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旅遊


生態環境優勢突出,皇冠鎮屬於高山森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足,植被豐富,氣候適宜,特別是鎮區範圍內沒有工廠不會產生污染,水、空氣質量好,是環保型旅遊景區。
歷史文化源遠流長,花房子、八寶等地留下許多美好的傳說。
綠色餐飲風味味獨特,這裡的蔬菜水果完全是無農藥污染的綠色健康食品,河水也完全不受污染,生長的土魚鮮嫩並且營養。這裡用古老方法烹制的當地特色土菜更是可以讓遊客大飽口福。
秦嶺皇冠朝陽溝
朝陽溝生態旅遊
朝陽溝生態旅遊
走進寧陝縣皇冠鎮,一派規劃整齊、古樸別緻的山水園林村鎮布局展現在眼前,西漢高速橫貫全鎮,原始生態與現代文明氣息交相輝映,被譽為鑲嵌在秦嶺南坡腹地中的“綠寶”。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優勢和西漢高速公路貫通后的區位優勢,皇冠鎮把生態旅遊作為龍頭產業和一號工程優先發展,把市場化運作招商引資作為旅遊開發的突破口,規劃建設了一批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和標誌性建築,成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和陝西百強鄉鎮。
由海榮集團投資開發的“朝陽溝旅遊AAAA級景區開發”是皇冠鎮的重點項目之一。項目計劃投資12億元。包括峽谷旅遊核心區、旅遊觀光區、深山小鎮生活體驗區、城鎮旅遊觀光區、高尚社區開發區、海榮自留區六版塊。是秦嶺南坡集會議、度假、觀光、休閑、科考、探險、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旅遊項目。皇冠鎮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鄭倫強介紹說:近幾年來,皇冠鎮憑藉著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富的資源優勢以及便捷的交通優勢,來大力發展生態旅遊。皇冠鎮的生態旅遊經過4年來的開發建設,現已完成投資7.38億,形成了吃、購、娛一體化的基本體系。
自“朝陽溝旅遊AAAA級景區開發”項目2007年開工以來,先後完成了景區道路改造硬化、河堤、橋涵登山步道等基礎設施建設,新鎮區、村民安置房及皇冠海榮大酒店、土貨天堂、超市、娛樂中心、室內體育館等項目建成運營,老鎮區改造項目逐步展開,國際山地自行車拉力賽道、朝陽溝五星級酒店、皇冠老年公寓及朝陽溝內農家別院正在建設之中。目前累計完成投資8.66億元,其中今年1—5月完成投資七千二百多萬元。幾年間,先後有6家企業落戶投資開發生態旅遊,引進資金總額達30億元,70%的村有旅遊招商項目。
重大項目的落戶生根,不僅使皇冠鎮年均接待遊客達16.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860萬元,同時找到了以資源招商、企業建鎮、旅遊興業的統籌城鄉發展模式。企業投資,土地流轉,公司+農戶等措施使人口向集鎮、農村新社區集中,很好地解決了企業發展與居民生活問題。據了解,皇冠鎮目前有50%多的人口住居在集鎮,未來近50%的農戶將朝陽溝、南京溝、皂礬溝、秀才溝農村新社區聚集,將形成“一區四線”發展格局和城鎮布局。

獲得榮譽


2020年7月,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重新確認皇冠鎮為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