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顧之爭

郎顧之爭

郎咸平,經濟學家,1956年生於中國台灣,祖籍山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曾任沃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徠授;郎咸平作為世界級的公司治理和金融專家,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并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成就斐然。2004年,郎咸平用最為傳統的財務分析方法,痛陳國企改革中的國有資產流失弊病,質疑某些企業侵吞國資,並提出目前一些地方上推行的“國退民進”式的國企產權改革已步入誤區。引起巨大的影響,被稱之為“郎旋風”。

有關資料


郎咸平
經濟學家,1956年生於中國台灣。
顧雛軍
格林柯爾集團的創辦人,1959年生江蘇揚州。
1988年,顧雛軍在英美合辦的權威雜誌《能源》上發表了論文《一個新型熱力循環的研究》,突破了傳統的卡諾循環理論,被國際工程熱物理學界命名為“顧氏循環理論”。顧雛軍開始為其興趣點尋找實用突破口,發明了格林柯爾無氟製冷劑。

源起


導致郎顧直接交鋒的是郎咸平2004年8月9日在復旦大學的一次演講活動。在“炮轟”海爾秘密MBO之後,郎咸平將矛頭對準格林柯爾。當天,郎咸平題為《格林柯爾:在“國退民進”的盛宴中狂歡》演講,揭露顧雛軍在收購活動中捲走國家財富。
郎咸平表示,他和他的學生經過3個月的研究發現,顧雛軍先後收購了科龍、美菱、亞星客車以及ST襄軸等四家公司,號稱投資41億元,但實際只投入3億多元。期間顧雛軍通過“七大板斧”——安營紮寨、乘虛而入、反客為主、投桃報李、洗個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雞生蛋手法成功將巨額國家資產納入囊中。
郎咸平稱,顧雛軍的運作手段往往是通過介入被收購公司管理層后,大幅提高企業運營費用,提高公司虧損幅度進而壓低收購價格來實現的。
郎咸平昨天在發布會上表示,可能是因為自己三年前曾披露德隆的問題,而三年後的今天,德隆果真出現問題而崩盤,印證了自己的觀點。因此,當自己最新圍繞格林柯爾的學術研究得出上述結論時,顧雛軍坐不住了。由此,格林柯爾也成為第一家公開回應“炮轟”的企業。

表明態度


徠郎咸平表示,其演講根源於自己的學術研究,而研究完全根根據格林柯爾以及顧雛軍所擁有的公司所公開披露的資料,並經過嚴謹的學術推論而得到的結果,因此是個學術性論文。學術論文的最重要意義在於根據實際數據說話,因此根本不存在攻擊個人的問題。如果顧雛軍認為自己披露的數據不正確的話,歡迎來函指正,他會很樂意接受。
據了解,一直以來,郎咸平在證券市場上都以鬥士形象出現。但是,不管是“民企風波”、“仰融是非”、“銀行上市”、“香港基金黑幕”,還是其後的“炮轟”TCL、海爾,被“炮轟”的企業一直都保持沉默,並未公開回應過郎咸平的指責。
昨天,記者在發布會現場看到了郎咸平收到的律師函。顧雛軍透過律師向郎咸平提出:第一,郎咸平需要詳細書面彙報,有關媒體的報道是否正確地記錄了自己的演講;第二,如果媒體沒有正確地記錄演講內容,那麼郎咸平需要向東方早報、香港商報和有關網站要求拿掉該文而且發表更正以及道歉,並提供這些行動的證據給顧雛軍;第三,給顧雛軍一份演講稿件。
顧雛軍要求郎咸平在8月16日以前完成第1、3兩項要求,在8月17日以前完成第2項要求。否則,顧雛軍將會採取包括法律手段等一切必要的手段。
郎咸平則表示,自己8月14日(上周六)才簽收8月13日顧雛軍方面發來的律師函,因為是周末,“我還沒來得及反應呢”。對於顧的三點要求,他在昨天的發布會上明確回應道:“第一,我絕對而且充分地尊重媒體的知情權與報道權,媒體只要對任何人的演講有著最大程度的理解並公正地報道就是負責任的報道。因此絕對不會要求媒體向顧雛軍做任何形式的道歉;第二,也絕對不會向顧雛軍披露我的演講稿件,請顧雛軍有空的時候自己去找;第三,郎本人絕對不接受這份律師函所表達的顧雛軍的那種財大氣粗、盛氣凌人、踐踏學術尊嚴與自由的口氣。”他表示,從上周六開始,自己接受更多記者的採訪,大範圍揭露顧雛軍的“七板斧”就是他回復顧的行動。
“我個人及學術界絕不容許企業家以威脅口吻發律師函來踐踏以研究為本的學術自由風氣。而這也是歐美各國以及香港多年所貫徹推行的‘終生職教授’制度以保護學者發言權的基本精神。”

堅持研究


“事實上,我很感謝顧雛軍給我一個機會向記者說明我的一些觀點,其實與顧雛軍的交鋒並不重要,我現在最關注的還是國資流失的問題。”郎咸平表示,我國國有企業的問題不在所有人缺位,而在職業經理人信託責任的缺位,這造成了我國的MBO(ManagementBuyOut)事實上是MBI(ManagementBuyIn)。
郎咸平提出,目前的問題就是,我們大部分的國企老總是沒有信託責任觀念的。國有企業老總總是覺得國家對不起自己,覺得自己受到委屈了,就想控制公司,而所有人缺位這個思維正好給了國企老總輿論的支持。郎咸平進一步指出,在這種思維誤區中,人們誤以為是張瑞敏、倪潤峰等創造了海爾或者長虹的奇迹,其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是政府和社會給了他們機會,無論是資金支持,還是政策傾斜,都為他們營造了民營企業所不可能面對的優質環境。而他們把工作做好,則是盡了自己的責任。當然,如果國企老總覺得不公平,那就應該辭職自己去打天下,和真正有資格取得股權的民營企業家一較長短。但國企老總就沒有資格要求股權,因為平台是國家股東給的。郎咸平認為,對於好的國企老總,一年給個上千萬元年薪毫不為過,但他就是不能成為大股東,只能透過激勵期權少量的持股。
雖然自己與包括顧雛軍在內的國內一些知名企業家之間存在交鋒,但郎咸平表示自己的理論研究不會停止,郎咸平稱自己下一階段研究的企業將是北大方正清華紫光、三九、南京斯威特、復星集團。“但是這些案例都沒有海爾和格林柯爾這麼激動人心,想到這兩個案例晚上都睡不著。”他希望通過此次格林柯爾事件,使相關問題明朗化,並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