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馬河街道
重慶市江北區下轄街道
石馬河街道,隸屬於重慶市江北區,地處江北區西部,東與渝北區龍溪街道相連,南與大石壩街道隔盤溪河相望;西與沙坪壩隔江相望,北與北部新區大竹林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9千米,總面積13.67平方千米。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馬河街道境域屬江北廳;1993年3月12日,石門街道和石馬河鄉下轄的3村合併組建石馬河街道。2011年,石馬河街道戶籍人口6.62萬人。截至2020年6月,石馬河街道下轄1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南橋寺陽光家園1號綜合樓。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馬河街道常住人口為64200人。
2011年,石馬河街道財政總收入43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9%;工業以機械工業為支柱產業。
清初,境內有座崇德廟,堂前有石馬兩匹。傳說左邊石馬,夜間過河偷食禾苗,被人打斷一條腿,“石馬活了”的傳說廣為流傳。世人取“活”的諧音“河”,名石馬河。
1940年置石馬河鎮,1956年建鄉,1958年為中蘇友好公社管理區,1961年析建公社,1981年復稱石馬河公社,1984年改鄉,1993年與石門街道合併建石馬河街道。
石馬河衛星地圖
1993-2008年,轄區農村3個村、原有的24個合作社209.41公頃土地(不含非耕地)全部徵用,2994戶、7223人農轉非。石馬河街道於1993年3月,由石門街道辦事處、石馬河鄉合併組建。石馬河街道辦事處駐地南橋寺陽光家園,距區政府駐地金港新區15公里。盤溪石刻“無銘闕”,為東漢時期文物古迹,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4年,將石馬河街道駐地由玉帶山村遷至南橋寺陽光家園1號;同時確定大石壩與石馬河街道的行政轄區以盤溪河為界,盤溪河以東由大石壩街道管轄,以西為石馬河街道管轄。
2008年末,街道轄社區居委會9個,居民小組66個;村民委員會3個,村民小組4個(征地公告已發,未解體)。常住人口22521戶、68218人,暫住人口18000人。石馬河地區經濟實力增強、城市基礎建設突飛猛進、社會事業長足發展,實現了城郊型向城區型轉變,成為江北區發展中的西部新城。
2000年後,南橋苑、陽光家園、東方港灣、名門山莊、小天鵝花園,住宅小區建成。
截止2007年,轄區建成各類小區29個、佔地面積2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成套住房33000套。
石馬河街道地處江北區西部,東與渝北區龍溪街道相連,南與大石壩街道隔盤溪河相望;西與沙坪壩隔江相望,北與北部新區大竹林街道接壤;轄區東西最大距離3.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9千米,總面積13.67平方千米
2011年,石馬河街道11個社區,3個行政村;下設240個居民小組、25個村民小組。
下轄社區 | |
序號 | 名稱 |
1 | 瑜康 |
2 | 南橋寺 |
3 | 山水 |
4 | 金果園 |
5 | 玉祥 |
6 | 玉帶山 |
7 | 通用 |
8 | 桂花園 |
9 | 景園 |
10 | 新意境 |
11 | 新城 |
行政村 | |
1 | 南橋寺 |
2 | 石子山 |
3 | 玉帶山 |
截至2020年6月,石馬河街道下轄14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南橋寺陽光家園1號綜合樓。
統計用區劃代碼 | 城鄉分類代碼 | 名稱 |
500105003002 | 111 | 玉帶山社區 |
500105003003 | 111 | 通用社區 |
500105003004 | 111 | 桂花園社區 |
500105003005 | 111 | 南橋寺社區 |
500105003006 | 111 | 瑜康社區 |
500105003007 | 111 | 金果園社區 |
500105003008 | 111 | 山水社區 |
500105003009 | 111 | 玉祥社區 |
500105003010 | 111 | 景園社區 |
500105003011 | 111 | 新意境社區 |
500105003012 | 111 | 新城社區 |
500105003013 | 111 | 十年城社區 |
500105003015 | 111 | 石子山社區 |
500105003016 | 111 | 文聚苑社區 |
2010年,石馬河街道常住人口103896人。
2011年,石馬河街道戶籍人口6.62萬人,全部為城鎮常住人口,城鎮化率100.0%;另有流動人口36600人。總人口中,男性35086人,佔53.0%;女性31114人,佔47.0%;14歲以下7388人,佔11.2%;15—64歲40968人,佔61.8%;65歲以上17844人,佔27.0%;以漢族為主,達6.61萬人,佔99.8%;有滿、回、蒙古3個少數民族,共75人,佔1.1%。2011年,石馬河街道人口出生率7.0‰,人口死亡率6.5‰,人口自然增長率0.5‰,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4842.7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馬河街道常住人口為64200人。
2008年,石馬河街道有工業企業139個,員工人數17137人,實現地區企業總產值56.45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5.1億元;工業總收入55.87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收入23.73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22.65億元,其中,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億元;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6.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9億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60元;街道實現財政收入1690萬元。
2011年,石馬河街道財政總收入4345萬元,比2010年增長29%。
2008年,石馬河街道有獨立法人及產業活動單位259個,其中,企業139個。
石馬河街道工業以機械工業為支柱產業,主要產品有製冷空調設備、離心式製冷機組、高溫風機、鼓風機、通風機、燃氣設備等;燃氣表、汽配等產業集群初具規模。2011年,石馬河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32.3億元,比2010年增長13.5%;工業增加值9.8億元,占生產總值的23.7%。2011年,石馬河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5家,職工0.5萬人,實現工業增加值9.4億元,比2010年增長16.0%。2011年,石馬河街道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億元
工業企業,主要有重慶通用工業(集團)公司、重慶鼓風機廠、重慶石油儀器廠、重慶正大公司、重慶山城燃氣閥門公司、重慶工農化工公司、重慶欣材混凝土公司、重慶美聯製藥公司、重慶祥盛公司。
科研機構有重慶化工研究院。基礎設施有日供水能力54萬立米的重慶中法供水公司;裝機容量20萬千伏,重慶地區最大的供電樞紐,盤溪變電站;日輸配氣量190萬立方的重慶氣礦江北天然氣運銷部;裝機容量10萬門程式控制電話的重慶電信局南橋寺程式控制機房。
1995年,江北區政府投資1600萬元,興建盤溪蔬菜批發市場。
2005年8月28日,觀音橋農貿市場整體遷入,完成市場升級擴容,形成佔地23.33公頃、經營面積26萬平方米的農產品物流中心。
2008年,石馬河街道客商總戶達5000餘戶、成交量24.7億公斤、成交額130億元、實現總收入6000萬元。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商業網點826個,職工3.5萬人。2011年,石馬河街道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達20.9億元,比2010年增長39.8%;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9.1億元,比2010年增長27.1%。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3家銀行在境內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存款餘額為12.2億元,比2010年增長9.5%,人均儲蓄3.48萬元;各項貸款餘額7.9億元,比2010年增長11.6%。
地名由來
清初,石馬河街道境內有座崇德廟,堂前有石馬兩匹。傳說堂前左邊石馬,夜間過河偷食禾苗,被人打斷一條腿,“石馬活了”的傳說廣為流傳;世人取“活”的諧音“河”,名石馬河。
文物古迹
石馬河街道古迹有漢代無銘闕和盤溪石虎等,盤溪石刻“無銘闕”,為東漢時期文物古迹,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1998年,嘉陵江高家花園大橋、渝涪高速公路、地區主幹道盤溪路、相繼建成通車;
2003年濱江路通達石門后現已延伸至高家花園大橋北橋頭;
2004年盤溪路擴建,武江路、松石路西段修建竣工;
2005年松石路全線貫通;
2008年底石馬河立交(一期建成通車)。石馬河地區已建成主幹道3條,支幹道13條,總長度40公里。形成以松石路、武江路、濱江路、盤溪路“三橫一縱”的道路網路。
石馬河立交橋
石馬河區域“五橫四縱”的交通路網。其中包括,第一橫交通線是天山大道接宏帆路;第二橫是黃山大道接宏帆路;第三橫則是玉石大道經金通大道接新牌坊;第四橫是大農立交武江西路接龍山路;第五橫是石馬河接松石大道。而縱向交通網路,分別是宏帆路、北濱路、內環高速、金通大道接盤溪路。
通過“五橫四縱”的交通網路,石馬河與觀音橋、大石壩、新牌坊連為一體,共享商圈繁華。加上該項目周邊多條公交線路,規劃中的輕軌5號線、輕軌環線,以及6號線也將貫穿於此。
字水中學
醫院有江北區第五人民醫院、通用醫院、華渝醫院、重慶市中醫院等。
2008年,重慶八中宏帆中學建成;石馬河街道有幼兒園19所,教職工137人,入園人數1627人;小學5所,在校學生3062人,教師總數213人。中學4所,在校學生4386人,其中,初中生1069人、高中生2345人,教師250人;小學生入學率、畢業率、殘疾兒童入學率100%,小學生輟學率為零;初中生入學率100%,無流失生;15周歲人口文盲率為零。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幼兒園18所,在園幼兒3500人,專任教師360人;小學4所,在校生3240人,專任教師1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0%;中學4所,在校生4778人,專任教師76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0%;有各級民辦學校和教育機構26所。2011年,石馬河街道教育經費達28.4萬元(街道),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5萬元。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9個,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所,衛生院8所;病床1070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966張;專業衛生人員821人。石馬河街道重點醫院有重慶市中醫院、江北區第五人民醫院、通用醫院。2011年,石馬河街道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98.5/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0%;孕產婦死亡率為零。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科技人才0.6萬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0.1萬人,經營管理人才0.4萬人,技能人才0.1萬人。
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綜合性文化中心1個,擁有多功能會議室、電子閱覽室、活動室等功能分區,總面積1280平方米;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21人。石馬河街道主要文化藝術團體有石馬河文化站綜合藝術團,石馬河文化站合唱隊等40個;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體育場地17處;100%的城市社區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2.5%。2011年末,石馬河街道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8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2%。
2011年,石馬河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5776戶,人數9350人,支出3256萬元;城市醫療救助金支出78.8萬元,臨時醫療救助金支出8.8萬元;優待撫恤金支出80餘萬元;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901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27693人。
2000年後,石馬河街道南橋苑、陽光家園、東方港灣、名門山莊、小天鵝花園等住宅小區建成。
2004年,江北城折遷居民安置區金果園、玉帶苑、明瑜恆康、山水麗都建成;來鹿寺片區內,重慶市生態公園、佰富江景高爾夫球場、翠苑小區、高爾夫高檔別墅相繼建成。
截至2007年末,石馬河街道建成小區29個、佔地面積2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0萬平方米、成套住房33000套。
休閑旅遊景點有佔地4.23公頃的玉帶山坡地公園和正在興建的佔地276.91公頃的重慶市生態公園、佔地20.93公頃的石子山體育公園。
2001年~2005年,石馬河街道辦事處,連續榮獲重慶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發展鄉鎮企業明星鄉鎮稱號”;
2003年~2007年,石馬河街道辦事處,連續榮獲重慶市江北區人民政府,授予的“明星鎮(街)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