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跨國銀行的結果 展開

跨國銀行

國際性銀行

跨國銀行是指跨越國界、在世界範圍內設有分支和附屬機構、具有大金融壟斷性質的銀行。按照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的定義,必須在五個或五個以上的國家裡擁有多數股份的分支、附屬機構的銀行,才稱為跨國銀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跨國銀行大量出現,以美國最為突出。目前美國的大銀行都已發展成跨國銀行。歐洲的跨國銀行多以銀行團的形式出現。

跨國銀行


基本簡介

在中國,有學者認為,所謂跨國銀行系指業務範圍跨國化,同時在一些不 同的國家和地區經營銀行業務的超級商業銀行。

基本特徵

跨國銀行的基本特徵,是通過其所擁有的國際網路,在國際間行使其職能。它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擁有廣泛的國際網路;
2.經營廣泛的國際業務;
3.從全球目標出發採用全球經營戰略;
4.實行集中統一的控制。

分支機構

一般都根據各種分支機構的特點,結合東道國的法律規定,作出具體的選擇。
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
(一)代表處 最簡單的分支機構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二)經理處 級別高於代表處,但低於分行,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三)分行 是跨國銀行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的最重要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總行的組成部分,受總行的直接控制。
(四)附屬銀行 在東道國註冊成立,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獨立於總行的經濟實體,既可以由總行全資擁有,也可以合資設立。
(五)聯營銀行 其性質與附屬銀行類似,只不過總行參股份額較少,沒有控股權而已,而且聯營銀行在聯營后,仍可採用原有的名稱、營業許可證和工作人員。
(六)銀團銀行 由兩個以上不同國籍的跨國銀行作為股東而建立起來的公司性質的合營國際銀行,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母國對跨國銀行的法律管制
母國對跨國銀行的管制措施除了適用有關國內銀行的管理規定外,還包括以下兩方面的特殊規定:
(一)對國外分支機構設立的法律管制
(二)對國外分支機構經營的法律管制
東道國對跨國銀行的法律管制
總的說來,東道國的法律管制比母國的法律管制要更加全面和深入。
中國跨國採購商
中國跨國採購商
(一)對跨國銀行進入的法律管制
這方面具體管制措施有:
⒈對跨國銀行進入形式的限制
各國法律管制的寬嚴程度有所不同:只允許跨國銀行在本國設立代表處,不允許跨國銀行在本國開設分行,禁止跨國銀行控制本國銀行,或者對跨國銀行在本國銀行的參股比例作了不同程序的限制。
⒉對跨國銀行進入條件的規定
⑴申請進入的跨國銀行在法律上必須合格
⑵一般都要求這些機構的人員必須具有良好的從業素質和經驗;
⑶各國通常要求跨國銀行在本國境內開設分支機構,必須撥付最低限額的營運資本。
⒊對跨國銀行的進入實行對等原則
指本國准許外國銀行進入,以該外國准許本國銀行進入為前提條件。甚至要求兩國在對方境內設立的分支機構形式也必須對等。
⒋對跨國銀行進入的公共利益保留
由於公共利益保留是一個“彈性”概念,各國可以根據本國需要作出靈活解釋,這一保留措施是各國阻擋外國銀行進入的最後一道安全屏障。
(二)對跨國銀行經營的法律管制
東道國對跨國銀行經營活動管制的寬嚴程度主要取決於各國對跨國銀行競爭所實行的待遇標準。
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
措施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兩類:
⒈增加跨國銀行的營業成本
首先,限制其在東道國吸收存款業務;其次,不允許其向東道國中央銀行貼現融資;再次,要求其向東道國中央銀行繳納較高比例存款準備金;最後,還對跨國銀行採取其他效果相當的管制措施。
⒉限制跨國銀行的業務範圍
首先,限制在東道國設立分支機構;其次,限制營業區域;再次,限制業務範圍。
對跨國銀行法律管制的國際協調
根據國際法上的“屬人管轄原則”和“屬地管轄原則”,在許多情況下,母國和東道國對跨國銀行跨國銀行的概念
所謂跨國銀行,一般是指在一些不同國家和地區經營存放款、投資及其他業務的國際銀行,由設在母國的總行和設在東道國的諸多分支機構組成。分支機構,一般都根據各種分支機構的特點,結合東道國的法律規定,作出具體的選擇。
(一)代表處 最簡單的分支機構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二)經理處 級別高於代表處,但低於分行,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三)分行 是跨國銀行在國外設立分支機構的最重要形式,不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總行的組成部分,受總行的直接控制。
(四)附屬銀行 在東道國註冊成立,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是獨立於總行的經濟實體,既可以由不得總行全資擁有,也可以合資設立。
(五)聯屬銀行 其性質與附屬銀行基本相同,只不過總行參股份額較少,沒有控股權而已。
(六)聯營銀行 由不同國籍的幾家銀行作為股東而建立起來的國際銀行,具有東道國的法人資格。
跨國銀行發展經歷的三個階段
①初級階段:跨國銀行出現在19世紀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轉變時期,大商業銀行在國際業務中獲得巨額利潤,加上國際儲備的積累,商業銀行把金融業逐步推倒國際上去,國外的分行不多,業務量也很少。
②發展階段:真正的國際間銀行出現
③大發展階段:8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業形成了以跨國銀行為主體的國際銀行體系,分支機構遍布全球,建起了全球電子網路。
國際銀行當前的現狀
國際銀行大廈
國際銀行大廈
優勢:商業銀行的跨國發展的條件在於其具有三種優勢,即所有權優勢、區位優勢和內部化優勢。所 有權優勢是指銀行具有在外國市場同其他國內外銀行競爭的優勢;區位優勢是指銀行通過在不同區域位置條件下優越的國家經營業務而可能得到的好處;內部化優勢是指跨國銀行通過其可在各國設立的分行所控制的內部市場,而不是依賴外部市場發揮自己的優勢獲得一定的好處。
資產負債管理戰略:
國際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戰略,是指對銀行資產負債的綜合管理。
1.最初,國際銀行重視資產管理,認為存款是天經地義的,自然會被存款人送來,而資產的運用關係著利潤的大小和本金的安全。
2.隨後,在日益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存款成為銀行間主要的爭奪對象,所以開始重視負債經營,開展吸收存款的戰略。
3.當前,國際銀行對資產負債管理都十分重視,統籌管理的戰略已經開始實施,這是因為在國際金融市場統一運行,匯率、利率動蕩不定的情況下,風險加大,必須統觀全局,才能適應市場行情的變化,使經營獲得更大的利潤,而且統一管理本行在全球的資產負債,才能利用現代化手段,實現規模效益。
4.對中間業務和表外業務的管理。
5.國際銀行的行銷活動:
銀行行銷活動的開展是在戰後60-70年代以後的事,它是銀行經營的重要內容,到了90年代初期,西方銀行把行銷活動看作是一個銀行生存與競爭能力的標誌,視為國際銀行實現全球戰略的核心策略。

產生髮展


銀行
銀行
資本主義國家的銀行起源於從事貨幣兌換業務的商人,銀行的跨國經營則是隨著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確立和世界市場的開拓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早在14世紀到16世紀義大利商人就曾充當了國際金融活動的重要角色。17世紀以後的國際銀行業務則是隨著英國、法國、荷蘭等國的海外殖民地的擴大和國際貿易活動的增長而開展的。20世紀初,資本主義制度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壟斷成了這些國家全部經濟生 活的基礎,銀行由普通的中介企業變成了萬能的壟斷者。英國、荷蘭、法國以及後來的德國等都在國外,特別是在所屬殖民地建立了廣泛的銀行網,以推動其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列寧說:“金融資本的密網,可以說是真正布滿了世界各國。在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的,是設在殖民地的銀行及其分行”(《列寧選集》第2卷,第787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地位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美國成了超級大國,英、法等國相對削弱,帝國主義殖民體系趨於瓦解,原來為宗主國壟斷的封閉市場走向開放,新興的第三世界國家正在努力發展民族經濟,為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而鬥爭。與此同時,戰後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世界生產力水平,特別是交通電訊的飛躍發展,使各國經濟聯繫日益密切,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空前增長,國際金融活動也有了新的方式和內容,生產國際化和資本國際化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跨國銀行就是適應這樣的政治經濟形勢而成為當代國際經濟活動中重要角色的。
當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國外銀行網的形成,是進入60年代以後才形成的。戰後初期,西歐處於經濟恢復階段,無力對外擴張;到60年代,許多銀行才走向國際化。在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瓦解的形勢下,英、法等國原殖民地銀行有的退出,有的改組,有的被新獨立的國家實行國有化了;而美國的銀行鑒於20年代至30年代海外經營的失利,直到50年代後期才大舉向海外擴張;聯邦德國和日本由於戰敗損失,也是在60年代才重建國外分支行和附屬機構的。經過20多年的發展,跨國銀行網已密佈於資本主義世界。據1980年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的調查,1975年和1978年經營存款並在五個和五個以上國家擁有多數股權的分支附屬機構的跨國銀行有84家,其中美國22家,英國、日本各10家,法國7家,聯邦德國、加拿大各5家,義大利、澳大利亞(與紐西蘭)各4家,比利時、瑞士、荷蘭各3家,另有8個國家和地區各有1家。這84家銀行1978年在國外共有分支行附屬機構4333個,其中46%分佈在發達國家,53%分佈在發展中國家和地區,分佈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很少。分支行和附屬機構最多的是美國三家銀行,即美洲銀行公司、城市銀行公司和大通曼哈頓銀行公司,它們的國外分支附屬機構均在200家以上。
戰後各國跨國銀行的發展也是不平衡的,在6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國跨國銀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處於絕對優勢的地位,其他發達國家的銀行活動主要局限於較大的金融中心,包括世界集團旗下的三家銀行初期發展也如此。進入70年代后,西歐經濟共同體國家、日本的銀行、世界集團旗下的世界發展銀行及亞太集團旗下的亞太銀行也都極力開展國際銀行業務向外擴張,與美國的多家寡頭銀行激烈地爭奪市場,從而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形成了三個主要勢力集團。十年來,顯著的變化是美國銀行的實力相對下降了,而日本銀行的資產額與存款額都有較大的增長,其它巨頭銀行相對穩定。

迅速擴展


銀行
銀行
跨國銀行國外分支網迅速擴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根本上說,戰後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空前增長,國際間經濟往來顯著增多,客觀上需要有大批的金融機構從事國際資金融通和資本籌集工 作。同時,隨著戰後資本主義信用制度的新發展,跨國銀行業務也有了新的內容,不再局限於存款、放款、匯兌、信託、證券發行等傳統項目,還增加了一系列的“非銀行業務”,以適應工商企業、政府機關等方面的需要。至於直接促使跨國銀行在60年代后迅速發展的因素,主要是:①戰後工礦業跨國公司積極向國外擴張,在世界各地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在世界範圍內組織生產、銷售,迫切要求銀行為它們的跨國經營服務,銀行本著“跟隨顧客的原則”,必然要擴大其海外營業網,以適應這種發展的需要,並可謀取最大限度的利潤。②1958年西歐國家取消了外匯管制,在國際間恢復了自由兌換,資本自由轉移,隨之出現了歐洲美元市場,到60年代發展成為歐洲貨幣市場,而且逐步擴大到北美、加勒比海地區和遠東地區,積聚了資本主義世界最大量的貨幣資本,吸引了各種類型的金融機構參加,出現了一大批專門經營這類業務的“歐洲銀行”。③在資本主義世界除了少數原有的金融中心外,又出現了許多新的金融中心。這些都是跨國銀行開展業務和各國壟斷資本集團從事國際壟斷競爭活動的據點,跨國銀行的營業網就是以這些金融中心為重點而向世界各個角落擴展的。④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一些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所推行的貨幣政策和管理金融機構的政策,直接或間接地鼓勵、支持了跨國銀行的對外擴張。有些國家的銀行在國內經營受到本國法令的限制,在國外則可以逃避管制;有些國家對本國銀行開展國外業務給予多方面的資助,有的銀行還受政府的委託經辦資金調撥業務,或者為了適應海外駐軍或對外經濟援助的需要而在國外增設分支機構。

主要業務


當代跨國銀行在國外經營的業務主要有:①消費者銀行業務,向個人或家庭經營小額貸款;②商業銀行業務,主要是向工商企業、跨國工礦業公司或政府經營巨額貸款;③貨幣市場和證券市場業務,向其他銀行或金融機構投放,承保證券發行或長期投資;④為國際貿易提供資金,安排出口或進口信貸;⑤財務管理業務,經辦外匯市場交易,國際現金管理,充當投資代理人等。還有戰後大大發展起來的所謂“非銀行業務”,如租賃業務、保險業務、代理業務、諮詢業務、旅遊業務、信息情報業務等。少數最大的跨國銀行提供的“全面服務”項目達六七十種,被稱為“金融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