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1976年在北京房山區成立的場館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位於北京市房山區南尚樂鄉雲居寺,1122部3572卷14278塊篆刻佛經向人們展示著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一千多年的寺藏石經。堪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這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不愧為北京的敦煌再現、世界佛經奇觀。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雲居寺珍藏著14278塊從隋至明末(605-1644)刊刻的石經,坐西朝東,環山面水,距今已有1400年的歷史。僧人靜琬大師為使佛經永存世間,遍訪中國名山大川后,選中白帶山取石刻經。以後的一千多年,無數僧人把世界最古老最完整、數量最多的石刻藏經奉獻給後人,成為研究佛教、政治歷史、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的重要資料,其經文的準確性、經末題記的範圍,以及書法藝術等許多方面都很高。此外,雲居寺的石經及文物容量很大:重約400噸的《龍藏》木經;石經山腰的9個藏經洞;千年隋唐塔群和佛祖舍利。其中有《大藏經》1122部,3572卷,14278塊篆刻佛經向人們展示著隋唐遼金元明六個朝代一千多年的寺藏石經。堪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這稀有而珍貴的文化遺產為北京的敦煌再現、世界佛經奇觀。石經、紙經、木板經、佛祖舍利無不顯示佛教曾有的輝煌,顯示僧侶信徒的虔誠和堅韌,顯示佛學文化的博大精深。
1700餘萬字。其時代之久遠,工程之浩大,刊刻之宏偉,均稱世界之最。后又將明 代紙經2萬多卷,清代木雕《龍藏經》板77000多塊運藏於此,更使這一著名的佛教聖地增添了“瑞彩祥光”。
此外,在石經陳列館1000平方米的展廳內還陳列著隋至明清的大量刻經碑記、題記及歷代建築構件、石經、拓片等,從多方面向觀眾展示雲居寺的歷史沿革和千年刻經史料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根據史料記載石經一藏於山,一藏於穴。1956 年專家學者對石經山九個藏經洞中的石經進行了整理工作,也就是我們看到的隋唐石經;至於藏於穴的石經究竟藏在哪兒?史料中有記載,但是沒有說明準確的地點,參加整理工作的人員想這可怎麼辦呢?難道發掘工作進行不下去了嗎?就在這工作進行不下去的時侯,奇迹出現了――《石經寺釋迦佛舍利塔記》“現身”了。在雲居寺石經發掘整理的照片中,有一幅專家學者看石經的照片,其中有一位是黃炳章教授。
石經 50 年代的這個地區,農村睡覺休息的不是床而是用土坯砌成的炕,當他坐在炕沿地穴的發現和他是密不可分的,就在緊張忙碌的發掘整理工作中,他時刻不忘地穴石經的發掘工作,每天山上忙完后他都要到山下進行考察,他非常忘我的工作,有一天他在考察中忙的口乾舌燥了,正恰走到一位老鄉家的門口,就走了進去找水喝。上一邊喝水一邊和老鄉聊天,就在他無意間一低頭的時候,看到了灶台上有一塊被火光映亮的石頭,上面彷彿還有文字,出於對工作的本能,他急忙湊到灶台邊仔細的看果然上邊鐫有文字,當他看到“ …… 發心磨瑩貞石,鐫造大藏經,以備法滅,相繼至大遼天慶七年已鐫了經近三帙,秘於東峰滿八石岩。此塔前相去一步在地宮有石經碑四千五百條,因其舍利於東峰石岩名華嚴堂,苑法師秘於此石柱內,后因修飾,得其琉璃瓶內有舍利三百餘粒,晝夜放光一月有餘。 …… 當寺戒比丘常不減五百餘眾,庄菌典庫,供瞻有餘。”這時他驚呆了,再也沒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難道真的就這樣解開了嗎?黃炳章教授將這塊碑的重要價值向老鄉做了介紹,老鄉毫不猶豫將經碑取下交給了教授。
1957 年8 月7日人們根據這塊碑記發掘出遼、金石經 10082 塊,此情此景正如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趙朴初所說“遼金寶藏,應機出現”。現如今這塊重要的碑記就是在史料陳列館中展出的《大遼燕京涿州范陽縣白帶山雲居寺釋迦佛舍利塔記》。
雲居寺石經陳列館
未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作用,弘揚偉大的房山精神,廣大中國傳統的書法藝術,雲居寺石經陳列館在2008年1月19日舉辦了“第一屆春聯大賽”。來自南尚樂中心學校的100多名師生參加了大賽,揮毫潑墨書寫了百餘幅迎春錦卷。為使這次活動更有意義,大賽中評選出的優秀作品被送到附近水頭村的老革命和老黨員家中,以表達對老革命和老黨員的崇敬和愛戴之情。雲居寺石經陳列館將會延續並逐漸豐富春聯大賽活動。
開放時間:夏季:8:30-17:00;冬季:8:30-16:30
自駕車路線:( 自駕車時間為 1:30 小時 )
北京一一六里橋一一京石高速 -一一琉璃河口下一一韓村河一一雲居寺。
北京一一六里橋一一京石高速一一房山口下一一周口店一一長溝一一雲居寺路口一雲居寺。
北京一一六里橋一一京石高速一一閏村口下一一周口店一一長溝一一雲居寺路口一雲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