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早貪黑
起早貪黑
起早貪黑,漢語成語,拼音是qǐ zǎo tān hēi,意思是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出自《暴風驟雨》。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勞動。
起得早,睡得晚。形容人的辛苦、勤勞。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咱們命苦的人,起早貪黑,翻土拉塊,吃柳樹葉子。”李德復《典型報告》:“這樣起早貪黑地一共幹了九天九夜。”亦作“起早摸黑”。《中國歌謠資料.送軍糧》:“天還沒有亮,起早摸黑趕著上前方。”
夙興夜寐、早起晚睡、早出晚歸、戴月披星、起早摸黑
無所事事、飽食終日
作謂語、賓語;指辛勤勞動
這段時間爸爸一直起早貪黑忙著審閱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