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縣

成都縣

成都縣,戰國時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置縣。擁有2265年歷史,是川蜀地區古縣。成都縣位於今成都市區,與郫縣、溫江縣、新繁縣新都縣華陽縣五縣接壤。今郫都區安靖、新都區大豐等地,當初都屬於成都縣管轄範圍。

自秦代開始,成都向來是省會所在地,成都府即四川省的“首府”,成都、華陽兩縣為“首縣”。兩縣共治省城,其界線由南較場,經包家巷、君平街、三橋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橋,再北上經南、中、北暑襪街、迄北門喇嘛寺為止,以街心分界,東南屬華陽縣,西北屬成都縣。

1952年撤銷成都縣,其行政區域分別併入成都市和溫江縣、新都縣、郫縣、新繁縣4縣(政務院1952年6月21日政齊字第77號批複批准)

歷史沿革


老成都常以“跨一步,縣過縣”來形容暑襪街,因此又有歇後語:“成都到華陽 現(縣)過現(縣)。”
戰國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年)置縣。治所在今成都市區。
唐肅宗乾元元年,成都城區分裂成成都、華陽兩縣。
清康熙九年(1670年),華陽縣並歸成都縣,57年後,即雍正五年,又恢復華陽縣。屬成都府。
進入現代,1928年成都市正式建置,成都縣、華陽縣城區部分合併為成都市區。成、華兩縣只轄鄉區。
1952年撤銷成都縣,其行政區域分別併入成都市和溫江縣、新都縣、郫縣、新繁縣4縣(政務院1952年6月21日政齊字第77號批複批准)。

今日成都


成都,國家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西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萬,城鎮人口640萬,城鎮化率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