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縣

四川省成都市轄縣

華陽縣建縣於唐貞觀十七年(643年),初名蜀縣,由成都縣析置,為蜀郡郡治成都府附郭縣。乾元元年(758年),更名華陽縣,治所曾一直在今成都城內。1950年,華陽縣治所遷至中興鎮(今成都天府新區華陽街道)。1965年,華陽縣被正式撤銷,併入雙流縣

成都府即四川省的“首府”,成都、華陽兩縣都叫“首縣”。兩縣共治省城,其界線由南較場,經包家巷、君平街、三橋南街、西丁字街、青石橋,再北上經南、中、北暑襪街、迄北門喇嘛寺為止,以街心分界,東南屬華陽縣,西北屬成都縣。老成都常以“跨一步,縣過縣”來形容暑襪街,因此又有歇後語:“成都到華陽,現(縣)過現(縣)。”

歷史沿革


華陽縣於643年建縣(唐貞觀17年),因緊鄰成都,始名蜀縣,由成都縣析置,為蜀郡郡治成都府的附郭縣。建縣大約100年後,縣名更名為華陽,從此不再換名。
華陽縣
華陽縣
唐乾元元年(758年),因“安史之亂”,唐玄宗幸蜀,駐畔成都,更蜀縣為華陽縣。成都市區便分裂成成都、華陽兩縣。據《輿地廣記》記載:“昔人論蜀之繁富曰地稱天府,原號華陽。縣之得名實本諸此。”
華陽縣,在宋元時期有八鄉。在南宋時期,成都府府治成都,與成都、華陽治一城。
元中統元年(1260年),裁廣都縣,其轄區大部分(包括今華陽街道)划入華陽縣,少部分划入雙流縣、仁壽縣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設置四川行中書省。成都路錄事司領縣九,華陽縣居第二。
明洪武十年(1377年),撤銷雙流建制,併入華陽縣。洪武十三年(1380年),復置雙流縣,隸屬關係不變。
清康熙九年(1670年),曾裁華陽並歸成都。57年後,即雍正五年,又恢復華陽縣,屬成都府。
進入現代,華陽縣的地位開始下降。
1928年,成都市建置,華陽縣與成都縣管轄的城區部分合併為成都市區,成、華兩縣只轄鄉區。這一大變革,改變了1000多年來兩縣分治一城的格局,是成都城市向近代化邁進的開始。
民國時期,華陽縣除城區外,總面積957平方公里,其轄區包括今成都市錦江區、成華區、金牛區、龍泉驛區及雙流區各一部。 
民國十八年(1929年)后,廢西川道,華陽縣直隸四川省轄。
民國十九年(1930年),華陽縣由縣知事公署改稱華陽縣政府。
抗戰時期,為躲避日本敵機突襲,華陽縣政府外遷,縣署由正府街先後遷牛市口、東琉璃場、中和場、中興場(1938年,華陽縣政府由成都正府街遷至此地)。抗戰勝利后遷回成都市區。
1949年11月,國民黨華陽縣政府為應對解放軍攻城的變局,由成都市區正府街遷駐中興場(今華陽街道),成立應變縣政府。12月,解放軍進駐成都,華陽縣政府通電起義。 解放后,中興場(華陽鎮)為華陽縣政府黨政機關所在地。
1950年1月,華陽縣人民政府在中興場成立,華陽縣屬西南軍政委員會川西行署溫江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3月,治所設中和鎮。
1951年劃得勝、保和、隆興三個整鄉、桂溪七、九分會,永豐五、六、七、八、九分會歸成都市管轄。3月,華陽縣治所由中和鎮遷中興鎮。
1952年,華陽縣屬四川省溫江專員公署。
1954年,划華興鄉入雙流縣簇橋鄉;划同興、仁和兩鄉入新都縣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華陽縣合併中興、協和、鶴林三鄉為“上遊人民公社”。其餘則一鄉一社,全縣共轄一鎮二十四個公社。
1959年,雙流縣被撤銷分別併入溫江縣和華陽縣。華陽縣的大面、洪河、西河、青龍4個鄉划入龍泉驛區。划雙流縣屬黃甲、維新兩公社入華陽縣。
1960年,划桂溪、三聖、石羊、勝利四公社入成都市金牛區。
1961年,撤銷“上遊人民公社”,復置中興、協和、鶴林三公社。
1962年,黃甲、維新兩公社從華陽縣析出,劃歸雙流縣。
1965年,華陽縣被正式撤銷,全縣以三鎮十八公社【18個公社:中興、鶴林、協和、中和、新興、白家、文星、萬安、正興、太平、合江、平安、永興、興隆、三星、永安、公興、黃佛;3個鎮:中興、中和、太平】 併入雙流縣(1962年復置)。
1981年第一次全國地名普查時,因四川以“中興”命名的場鎮很多,為紀念華陽縣(758年-1965年),改原華陽縣原縣城中興鎮為雙流縣華陽鎮。
1990年10月,國務院批准調整成都市行政區劃:撤銷東城區,以原東城區和金牛區的部分行政區域設立成華區。“成華”取成都、華陽首字而命名,因其轄區歷史上分屬成都縣和華陽縣。也算是在地名上對華陽縣的一個紀念。 
2006年9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川府民政[2006]47號),同意雙流縣撤銷華陽鎮建制,所屬行政區域分別實行街道辦事處管理體制,設立華陽街道。
2013年,為加快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建設,經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自2013年12月1日起,雙流縣萬安鎮、興隆鎮、新興鎮、白沙鎮太平鎮煎茶鎮、永興鎮、合江鎮籍田鎮大林鎮三星鎮和劍南大道南段、元華路以東的華陽街道、正興鎮範圍內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等事務,由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區成都片區管理委員會管理和服務,該範圍即是目前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的範圍。華陽街道為天府新區黨工委、管委會駐地。
歷史總是驚人的巧合,按照目前成都市“雙核共興”的發展思路,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直管區共同構成都市核心區。兩個核心,既獨立又統一,相輔相成發展,作為成都市參與全球分工,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的主要載體。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直管區作為成都特大中心城市的兩個核心,相當於再次恢復了幾十年前“兩縣共治省城”的城市發展格局。
今日華陽
古華陽縣的地盤包括今成都市區的成華區、錦江區、武侯區大部分,加上雙流縣的大部分,龍泉驛區的西部地區以及新都小部分區域。 
在歷史上華陽縣的治所一直在成都城內,機關又一直在成都縣管轄內的正府街。而中興場僅是華陽縣屬的一個集鎮,解放后遷出,設治於中興場。
中興場之得名,原因是上有黃土場、下有童子場、側有清和場,華陽居中,加之商業繁榮,商品集散能力強,便取中道興盛之意,於清雍正年問始有中興場之名。
1981年,為紀念華陽縣(758年-1965年),雙流縣地名普查時,始更名原華陽縣縣城中興鎮為雙流縣華陽鎮。
2006年9月,撤銷華陽鎮改建華陽街道。
成都華陽街道劃歸天府新區之後,“華陽”地名仍在,但曾與成都“縣過縣”的華陽縣,以新的形勢進入新的歷史,融入到成都市中心城區之內。

地理環境


華陽縣,幅員寬廣,與成都縣大致以署襪街、青石橋一線為界,街心以東屬華陽縣,東西120華里,南北40華里,有鄉場36個。包括今天的成華區、錦江區、龍泉驛區和雙流縣中和街道等區域;街心以西屬成都縣,縱橫均不及40華里,有鄉場12個,包括今天的青羊區、金牛區和武侯區等區域。除少部分丘陵外,多為富庶之地,與成都、簡州彭山、仁壽、雙流等州縣交界。
華陽縣撤銷前行政圖
華陽縣撤銷前行政圖
華陽面積1000多平方公里,在川西平原算是大縣了,比後來合併它的雙流縣都要大三四倍。華陽從建縣到1965年撤銷建制,一共存在了1300多年。作為成都府郭縣,在漫長的歷史里,華陽是一個耀眼的存在。
其地兼有平原、丘陵,物產豐富,牧馬山盛產二荊條辣椒,為蜀中名品。岷江水運的動脈府河貫通全境,沿河形成多處繁忙的水渡。中興蘇碼頭是成都南下的重要口岸,日泊船筏一兩百隻。藉此可見華陽舊時之繁華。
論人物,華陽也是精英薈萃。主編《資治通鑒》的史家范祖禹、國民黨元老張群、書法大家顏楷、金石兼辭章家喬大壯、辛亥英傑秦載賡、文學兼教育家林思進等,皆是華陽籍人士。

文化


成都、華陽兩縣共治省會成都府的史實,在民間逐步演變為一個發音、三種含義:“成都到華陽,縣過縣”、“成都到華陽,線過線”、“成都到華陽,現過現”,這在成都平原甚至是川南、川東、重慶、武漢等長江流域都成為廣為傳誦的經典巴蜀民俗諺語。
”成都到華陽,縣過縣”,在只有不足500米的空間距離,常以此來形容這個從一個縣到另一個縣的“時空跨越”。互送公文、交送囚犯,或是民眾到成都府告狀申冤、求辦公差,或者是舉辦重大經濟活動、社團活動的官員迎請等,兵丁小卒跑腿辦事都不用車馬勞頓。
“成都到華陽,線過線”,這一說法流傳得較早。“線”在四川方言中有“規矩、規則”的意思,取向於“楚河漢界、涇渭分明”、“有言在先、按部就班”的正義、公平價值。成渝兩地民間在約定某事、或公開處理某項問題時,總會說一句“成都到華陽,線過線”。 
“成都到華陽,現過現”,這是在成都平原以及川南和重慶長江流域一帶沿用至今的說法。成都建成2000多年來,一直是一個民營經濟和自由貿易相當發達的城市,甚至包括川南和重慶的碼頭貨運集散,商賈們或船幫都把“貨款兩清,概不賒欠;當面交割,離櫃不認”地“現過現”交易方式視為誠信經營的不二法則,大量的以物換物、以幣易物商業活動,都會共同約定“現過現”。“成都到華陽”則成了民間“宰丸子”的上半句、“現過現”的代名詞。
自唐代始,華陽縣便以“百業雲集,市廛興盛”而飲譽川西,是近代中國西部“洋務”和“興商”的發祥地。區域內有蜀中“首街”東大街、贊為“百年金街”的春熙路、源自宋代的染坊街小商品集散地、始建於民國的全國四大勸業場之一商業場。清朝末年,華陽縣白家場鎮的“肥腸粉”聞名中外,食客絡繹不絕,後為成都府內美食之一。

歷史記憶

華陽五顯廟位於場鎮北首,后牆與甘蔗市毗連,正面隔戲台和正大街北口與丁字街口連接。這一帶鄰近府河,常有船舶靠,是整個場鎮的鬧市區。五顯廟始建於明崇禎二年,是一座比較小的廟宇。只有一個殿堂,供奉馬援一個神祗。五顯廟面向街市,後面有高坎直下,左側街房緊湊,面積不到四畝,要容納下寺廟、戲台、地壩,其地勢在當時是不容易安排的。故五顯廟臨街以戲台作出門,檯子壩可容納觀眾千人。
解放前夕,一九四九年十一月,為了應變,國民黨華陽縣縣政府從成都市正府街遷到中興場五顯廟內。十二月二十四日縣長彭述信在萬安(倒石橋)宣布起義。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華陽解放。一九五零年一月四日由川西北臨時軍政委員會派軍事代表高鴻光、常胄民、馬維政等29人接管華陽,交接儀式就在五顯廟內舉行的。常胄民等領導立即全縣人民宣布華陽縣人民政府成立。直至一九五一年春,華陽縣人民政府還在此召開全縣首屆小學教師代表會。華陽川劇團的前身以芳苑為團長的茂縣川劇團還在此開展演出活動。故五顯廟是華陽解放的見證,縣人民政府的誕生地。五顯廟後來成為華陽供銷社的社址(今成都市天府新區華陽街道丁字街21號)。 
正大街上標有“老華陽”字樣的房子曾經是原中共華陽縣委的辦公地,該建築的前身是中興場本地人稱“陳喬面”(真名陳遠清)的私人公館。人民政府將其收歸國有后,縣委會工作人員在裡面辦公,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初進行了改建。當時圍牆較矮,縣委會大門口是一條小水溝,側邊是碎石小路,過路者能隱約見到牆內辦公的人影,如今那裡已是熱鬧的商業街區。縣委會對面牆頂上有紅色五角星的紅磚牆筒子樓原系華陽縣人民委員會舊址,屬於政府辦公用房。華陽縣委與縣人委會的辦公地點離得很近,便於工作聯繫和文件交接。 
據了解,歷任華陽縣委、人委會的領導幹部大都是南下進軍解放成都的山西人。據雙流檔案館的資料表明,中共華陽縣委、縣府的第一任書記、縣長分別是高鴻光、常胄民,1953年3月到1958年5月由山西河曲人王桂林擔任第四任華陽縣縣長。

古地區名

“華陽”系古地區名。《尚書·禹貢》說:“華陽黑水為梁州。”意思是說梁州東至華山之陽,西至黑水之濱。“華山之陽”相當今陝西秦嶺以南、四川和雲南、貴州一帶,東晉常璩所著《華陽國志》,即記載此地區(相當於古梁州)的歷史。南朝宋今陝西勉縣西北、四川劍閣南設置過華陽縣,分別在北魏、隋代廢棄。

代表人物


成都華陽歷史厚重,人文薈萃。歷史上著名人物有北宋史學家范祖禹,早年協助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學者稱“華陽先生”,稱其所創學派為“華陽學派”,學派廣泛弘揚“至誠”“仁義”學說,其弟子及子孫有司馬康、黃庭堅、范沖、范蘇、范子長、范子該等。同時,華陽縣籍還有北宋文學家范鎮等歷史名人和顧梅羮、戈壁舟等現代名人。
北宋史學家:范祖禹
北宋史學家:范鎮
北宋真宗皇后:劉娥
清兵部尚書:卓秉恬
清吏部侍郎:卓枟
清華陽縣知縣:安洪德
清末、民國書法家:顏楷
清末、民國篆刻家:喬大壯
清末、民國書法家:林思進
清末、民國慈善家:尹昌齡
辛亥革命義士:秦載賡
中華民國中國國民黨第三至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張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