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偉駿

管偉駿

旅法畫家管偉駿,男,1956年生於上海,畢業於上海美術學院,1990年赴歐洲比利時皇家藝術學院進修,現居住在法國巴黎。

管偉駿在歐洲各國經常舉辦個人畫展,也參加法國、比利時、英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評獎展覽,曾榮獲1998年法國尼斯國際造型藝術大獎賽一等獎、比利時歐洲藝術學院國家重獎等。他的作品以半抽象的演繹手法來表現古代女性。無論是構圖還是形象塑造,都以特有的風格展現出作品的藝術魅力。

藝術經歷


管偉駿
管偉駿
管偉駿,1990年去比利時留學,曾就讀於比利時皇家美術學院,畢業於法國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現為比利時皇家美術家協會會員,比利時功勛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美術家協會會員,比利時“歐中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法國國際藝術城訪問學者。曾榮獲比利時“瓦隆尼國際藝術大賽”國際金獎,法國“尼斯國際藝術大獎賽”一等獎等十幾個國際大獎,並是十多次在比利時、法國、荷蘭、盧森堡、西班牙等國舉辦個人畫展,並參加國際藝術博覽會。2003年比利時美術出版社為他出版個人畫冊,並被編入比利時藝術家詞典,曾應邀為比利時國王與皇后畫肖像並被比利時皇家收藏。管偉駿旅歐十幾年已有幾百幅作品被多個國家政府、基金會、城堡、個人收藏家收藏與購買。

上海畫展


作品
作品
1991年6月8日至7月20日,曾為比利時國王畫像的藝術家管偉駿個展“中西合璧·具象萬千”在上海建國中路壹號美術館舉辦,共展出畫家新作近40幅。這位手持比利時護照的畫家有一段宮廷奇遇,1991年,比利時國王卜德萬六十大壽和登基40周年,管偉駿成為了當時第一位為比利時皇室畫像的華人。
“我清楚記得那天早上。國王和皇后都很平和,因為自己懂一點法語,能和他們簡單地表達問候。我感觸最深的就是他們沒有端著架子,溢於言表的東西是照相機捕捉不到的。我在皇室描了輪廓,照了相,回去畫了兩個星期才完成。”管偉駿回憶道,現今這兩幅畫已被比利時國王基金會收藏。
憑藉這兩幅畫,他也躋身成為比利時皇家美術家協會會員和歐中文化藝術交流中心主席。之後一些年,“為比利時皇室畫像”成了他最為人所知的名頭。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就在國內為歐洲諸國駐華領事館人員畫肖像,也算小有名氣。當時和一位比利時老華僑相熟,他的親戚錢秀玲是比利時的民族英雄,在二戰期間通過一個德國軍官救助了一些比利時人,皇室非常感激,為紀念她有條路取名為‘秀玲路’。通過這位老華僑對皇室的推薦,我才有幸給國王畫像。”管偉駿回憶道。
“跟國外相比,中國的藝術氛圍是強調包裝的。”管偉駿說道。1956年出生的管偉駿,在上世紀80年代接受的是美術學院里長期的寫實訓練,但並沒有很快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不像西方強調的抽象教育,我們當時以東歐藝術為藍本,小時候就沉浸在寫實的體系中,不知道藝術其實也是一條產業鏈。”
管偉駿初到比利時期間,靠畫肖像生活。不過當時的歐洲,寫實主義正趨向沒落。他需要尋找一個符號,來更好地讓別人了解他的作品。溫飽之餘,他便去逛歐洲的博物館、美術館。1993年還特地去東歐藝術館,當課本上的畫面一幅幅重現時,他甚至有些激動——原來自己所奉為圭臬的寫實主義被打入博物館“冷宮”,西方抽象藝術得寵。

用意


管偉駿作品欣賞
管偉駿作品欣賞
“1994年我開始傾向抽象畫法,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轉型時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在今天上海壹號美術館的展廳里,已找不出江南小橋流水的白描,聚光燈下的留白被油畫漸變的色彩所代替,油畫布上殘留的墨跡另有用意。
“寫實對我來說已經是木匠造凳子一樣,一板一眼,不用動腦子;抽象畫就不是按部就班了,要創作的。”管偉駿坦言。當然,舊瓶新酒,套用在他身上也行得通。向漢磚、敦煌繪畫取經,表現雲貴少數民族生活的油畫,獨具匠心之處仍然是管偉駿所熟悉的寫實線條,不外乎多了油畫色彩。內容上的抽象,就是以前寫實作品的翻版。
管偉駿舉舉手中的玻璃杯,解釋道:“杯子畫法有很多種,模糊一點也可以算寫實,我現在的抽象畫在腦子裡有個胚,萬變不離其宗。”這種獨特繪畫方法就被他冠以印象派技法與中西結合。
正是與歐洲王室的契機,讓管偉駿懂得了藝術上的生存之道。管偉駿的名片以自己得意之作——《春山行游》為裝飾,笑笑說:“男人40歲還年輕,體力充沛,就抱了一些獎回來。”至今,法國尼斯、比利時瓦隆尼國際藝術大獎賽等十多個藝術獎已被收入囊中。
管偉駿如今也成為“藝術海歸大軍”中的一員,2006年管偉駿在上海新天地舉辦第一次作品展時,他就決定跟著“市場”回國了。此次展覽,還將在蘇州等地巡迴。並且,找他學習這種新穎繪畫方式的人至今絡繹不絕。“哪裡市場好,哪裡就有藝術。”這也是管偉駿多年賣畫的心得。

人物榮譽


2020年6月4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胡潤中國藝術榜》,管偉駿排名第34位。
2021年6月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管偉駿以302萬元排名第78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