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三元里的結果 展開

三元里

張維屏詩作

《三元里》是清代張維屏的文學作品,這首詩寫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年5月27日,《廣州和約》簽訂,激起了廣東人民的義憤。

基本信息


題名: 三元里
作品體裁:詩

原文


三元里①
三元里前聲若雷②,千眾萬眾同時來;因義生憤憤生勇,鄉民合力強徒摧。家室田廬須保衛,不待鼓聲群作氣③;婦女齊心亦健兒,犁鋤在手皆兵器④。鄉分遠近旗斑斕,什隊百隊沿溪山。眾夷相視忽變色⑤,黑旗死仗難生還⑥!夷兵所恃惟槍炮⑦,人心合處天心到⑧。晴空驟雨忽傾盆,凶夷無所施其暴。豈特火器無所施,夷足不慣行滑泥;下者田塍苦躑躅⑨,高者岡阜愁顛擠⑩。中有夷酋貌尤丑,象皮作甲裹身厚(11)。—戈已摏長狄喉,十日猶懸郅支首(12)。紛然欲遁無雙翅,殲厥渠魁真易事(13)。不解何由巨網開,枯魚竟得攸然逝(14)。魏絳和戎且解憂(15),風人慷慨賦同仇(16)。如何全盛金甌日,卻類金繒歲幣謀(17)?

註釋


①這首詩寫於道光二十一年(1841)。是年5月27日,《廣州和約》簽訂,激起了廣東人民的義憤。英軍經過三元里時,又搶劫行兇,調戲婦女,三元里人民忍無可忍,聯合附近一百零三鄉群眾對英軍進行反擊。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元里抗英鬥爭。這首詩歌頌三元里人民英勇反抗外來侵略的戰鬥精神和愛國熱情。三元里,村名,在廣州城北,距廣州約五里。
②聲若雷:喻聲勢之大。
③“不待”句:《左傳·庄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詩本此而有變化。
④“婦女”二句:“逆夷由三元里過牛欄崗搶劫,予聞鑼聲不絕……不轉眼間,來會者眾數萬,刀斧犁鋤,在手即成軍器,兒童婦女,喊聲亦助軍威。”(李福祥《三元里打仗日記》)
⑤夷:古代用以泛指西方的少數民族,也用以稱外國人。這裡指英國侵略軍。
⑥“黑旗”句:自註:“夷打死仗則用黑旗,適有執神廟七星旗者,夷驚曰:‘打死仗者至矣!’”⑦恃(shì侍):依賴,憑藉。
⑧“人心”句:意為人心齊,老天也來保佑。指下文的天降大雨,英軍的火炮失靈、行走不便等。
⑨塍(chéng懲):田間的土埂子。躑躅(zhízhú直燭):徘徊不前,比喻走路艱難。
⑩“高者”句:在高處的人又提心弔膽地怕掉下來。岡阜,山脊,山坡。顛擠,應作“顛□”。《尚書·微子》:“今爾無指告予,顛□,若之何其。”顛,頭頂,引申為最高處;□,墜落。
(11)“中有”二句:梁廷楠《夷氛聞記》卷三:“伯麥身肥體健,首大如斗。”夷酋,指英國侵略軍軍官。
(12)“一戈”二句:英軍少校畢霞等被刺死,懸首數日。《左傳·文公十一年》:“獲長狄僑如,富父終甥椿其喉以戈,殺之。”椿(chōng充),通“椿”,撞擊。長狄,古代北狄的一種。懸郅支首,漢元帝時,西城都護甘延壽及副校尉陳湯等人,殺匈奴郅支骨都侯單於,懸其首於蠻夷邸門。車騎將軍許嘉、右將軍王商以為“宜懸十日”(見《漢書·陳湯傳》)。(13)殲厥渠魁:語出《尚書·胤征》。渠魁,首領。
(14)“不解”二句:英軍龜縮四方炮台,數萬群眾團團圍住,正待全殲敵人時,英軍派漢奸混出重圍,帶信恐嚇清廷派往廣東的靖逆將軍奕山,奕山派廣州知府余保純,用各種欺騙手段將村民驅散,英軍得以解圍。詩寫此事。枯魚,語出《莊子·外物》,困於涸轍中的魚,此指英軍。這句詩以枯魚很快游入水的深處,喻敵人得以解圍逃脫。
(15)“魏絳”句:指清政府投降派與敵人議和事。魏絳,即魏莊子,春秋時晉國大夫,力主與戎族和好,認為和戎有五利;意見為晉悼公所採納,與諸戎族訂盟,從而保證了晉國國勢的強盛。(事見《左傳·襄公四年》)詩人這裡是反用其事,謂與英議和只顧解眼前之憂,無益於國事,故才有下文“賦同仇”云云。
(16)風人:詩人。古代太史陳詩以觀民風,故稱詩人為“風人”。同仇:《詩經·秦風·無衣》:“修我戈矛,與子同仇。”這裡指人民同仇敵愾,奮勇殺敵。
(17)“如何”二句:斥責投降派在國家強盛的情況下,像北宋對待遼、金一樣,每年輸納大量錢物,屈膝求和。金甌,喻國家疆土完固。《南史·朱異傳》:“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金繒,金銀絲絹。歲幣,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銀兩。按,1841年5月17日的《廣州和約》議定:七日之內,向英國侵略軍繳“廣州贖城費”六百萬元,賠償英國商館損失三十萬元,清軍退出廣州城六十英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