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屹
斯坦福大學教授
崔屹,男,1976年出生於廣西省來賓市,納米材料科學家,2002年在哈佛大學獲得博士學位,現任斯坦福大學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納米材料的設計、合成和性能研究以及應用在能源存儲、太陽能電池、催化、水和空氣凈化、二維層狀材料、拓撲絕緣體、納米生物學等。
時間 | 院校 | 專業 | 學位 |
xx-1993年 | 來賓市第二中學 | 中學 | |
1993年-1998年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化學 | 學士 |
1998年-2002年 | 哈佛大學 | 化學材料 | 博士 |
2003年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
崔屹工作照
2010年-2016年擔任副教授。
2016年至今擔任教授。截止到2016年培養的博士、博士后已經畢業57人,其中中國有22人,在中國國內各高等院校或是研究機構任教授,獲得12人,“國家傑青”1人。
父母都是教師,家裡兄妹4人,三男一女。
科研領域
截止到2016年,在納米材料研究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在先後在包括Science、Nature、Nature Nanotechnology 、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JACS等世界頂級期刊發表高水平科技論文330多篇,其研究團隊致力於納米、新材料、新能源、環境保護和生物科學的研究,在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方面擁有豐富經驗,其創新性的研究成果和發明亦引起了工業界的關注。領導一個55人的博士、博士后研究團隊,從事納米、新材料、新能源、環境保護和生物科學的研究。
論文
C. K. Chan, H. Peng, G. Liu, K. McIlwrath, X. F. Zhang, R. A. Huggins, Y. Cui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Battery Anodes Using Silicon Nanowir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3, 31 (2008).
D. Kong, Y. Chen, J. J. Cha, Q. Zhang, J. G. Analytis, K. Lai, Z. Liu, S. S. Hong, K. J. Koski, S. K. Mo, Z. Hussain, I. R. Fisher, Z. X. Shen, and Yi Cui, "Ambipolar field effect in the ternary topological insulator (BixSb1-x)2Te3 by composition tuning" Nature Nanotechnology 6, 705(2011).
H. Wu, G. Chan, J. W. Choi, I. Ryu, Y. Yao, M. T. McDowell, S. W. Lee, A. Jackson, Y. Yang, L. Hu and Y. Cui, "Stable cycling of double-walled silicon nanotube battery anodes through solid-electrolyte interphase control," Nature Nanotechnology 7, 310 (2012).
Z. W. Seh, W. Li, J. J. Cha, G. Zheng, Y. Yang, M. T. McDowell, P.-C. Hsu, and Yi Cui, "Sulphur-TiO2 yolk-shell nanoarchitecture with internal void space for long-cycle lithium-sulphur batteries," Nature Communications 4:1331 (2013).
G. Zheng, S. W. Lee, Z. Liang, H.-Y. Lee, K. Yan, H. Yao, H. Wang, W. Li, S. Chu and Y. Cui, "Interconnected hollow carbon nanospheres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anodes", Nature Nanotechnology 9, 618 (2014).
注重與加入自己團隊學生的前幾次交流,每次會和學生一對一交流20到30分鐘,通過交談讓學生理解自己課題的意義、需要解決的問題,對世界的貢獻,提升學生的科研動力,也會和學生不斷討論遇到的新問題,將學生分成5到6人的一個小組,每周都會談研究、成果彙報、解決方案。
時間 | 獎項全稱 | 具體獎項 | 獲獎作品 | 頒獎機構 |
2017年 | Blavatnik National Laureate in 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 |||
2016年 | Blavatnik National Award Finalist | |||
2016年 | Top 10 World Changing Ideas for His Work on Cooling Textile, Scientific American | |||
2016年 | MRS Fellow | |||
2015年 | MRS Fred Kavli Distinguished Lectureship in Nanoscience | |||
2015年 | 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
2015年 | Small Young Innovator Awards | |||
2015年 | Resonate Award for Sustainability | |||
2015年 | 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 Award for Young Scientist | |||
2015年 | 劍橋大學首屆斯倫貝謝化學專場講座(Inaugural Schlumberger Chemistry Lectureship,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
2014年 | Top 10 World Changing Ideas for His Work on Batteries to Capture Low-Grade Waste Heat, Scientific American | |||
2014年 | Ranked No. 1 Worldwide "Hottest Researchers of Today" in Materials Science (Thomas Reuters) | |||
2014年 | Bau Family Awards in Inorganic Chemistry | |||
2014年 | Inaugural Nano Energy Award Winner | |||
2014年 | 首屆納米能源獎(NANO ENERGY) | 納米能源獎 | ||
2014年 | 布拉瓦尼克國家獎入圍獎(Blavatnik National Award Finalist) | 國家獎入圍獎 | ||
2013年 | 國際理論化學與應用化學聯合會新材料及合成傑出獎 | 傑出獎 | ||
2013年 | 杜伊斯堡 - 埃森大學的科學家(Scientist in Residence, University of Duisburg-Essen) | |||
2011年 | 哈佛大學威爾遜獎(Harvard UniversityWilson Prize) | 威爾遜獎 | 哈佛大學 | |
2010年 | 大衛·費羅和傑里楊教授學者獎 | 學者獎 | ||
2010年 | 斯隆研究獎學金 | |||
2009年 | 全球氣候與能源項目特聘講師 | |||
2008年 | KAUST研究獎(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AUST) Investigator Award) | KAUST研究獎 | ||
2008年 | ONR 年輕發明家獎(ONR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 ONR 年輕發明家獎 | ||
2007年 | MDV創新獎(Mohr Davidow Ventures (MDV) Innovators Award) | MDV創新獎 | ||
2005年 | 特爾曼獎(Terman Fellowship) | 特爾曼獎 | ||
2004年 | 世界頂尖100名青年發明家(World Top 100 Young Innovator Award, MIT Technology Review) | |||
2003年 | 米勒研究獎學金(Miller Research Fellowship,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 |||
2002年 | 遠見研究所納米技術傑出研究生獎(Distinguished Graduate Student Award in Nanotechnology) | |||
2001年 | 材料研究學會研究生獎金獎(GoldMedal of Graduate Student Award,Material Research Society) |
時間 | 擔任職務 | 參考資料 |
2012年9月19日 | 北京化工大學兼職教授 | |
2014年12月14日 | 南京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 |
2015年11月9日 | 廣西大學客座教授 | |
2016年12月29日 | 華南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 |
2016年12月30日 | 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 | |
—— | 國際期刊《Nano Letters》副主編 |
2008年在美國矽谷創建了Amprius公司,致力於新一代高能鋰電池的開發和生產。
2015年和朱棣文在美國矽谷共同創建了4C Air公司,致力於PM2.5的過濾技術的商業化。
2017年6月與廣西師範大學簽署了新能源環境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協議。9月受聘重慶第二外國語學校,擔任顧問和優才計劃導師,對校方遴選出的優秀學生提供學業規劃方向上的指導。
崔屹是能源和納米材料科學領域世界領先的研究人員,在納米材料和可持續能源方面做出重要貢獻,他通過利用精確的納米材料設計實現高效儲存和轉換能源的目標是非常有創造性的,並且已經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影響。(2017年布拉瓦尼克青年科學獎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