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生為本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

以學生為本就是把學生作為學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時時處處把學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學校改革和發展的首位,就是從學生的立場和角度出發去開展工作。一般來說,教育是以關心、關懷、關愛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目的的,這就決定它不僅僅是知識的講解傳授過程,更多的是文化傳承、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的過程。

內容簡介


以學生為本是在學生對學校、教師和學科的關係上,應該以學生為本。即要求學校的發展和建設、教師的教學和工作、學科的結構和內容,應該以服務學生在社會現實生活中的需要為宗旨,而不是要求學生去適應學校的既定規章、教師的權威說教、以及學科的完美邏輯。
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展學生的主體性。主體性是人的本質的最根本屬性,發展人就要發展人的最本質屬性,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發展人、完善人,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發展好培養學生的主體性。主體性作為人的一種特性,它集中體現為人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具有主體性的人能正確認識客觀事物,認識自己,掌握規律,改造世界,實現自己的目的,做到一般被動的人做不到的事情。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才能使他們成為教育認識的主體,實現他們的社會化好個性化,才能真正實現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塑造人的主體性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主題,現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徵就是高揚人的主體性。(邵先鋒:自覺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以學生為本,發展學生的主體性)
教育以學生為本,首先是一種教育觀念,是一種教育思想定位,然後是一種制度安排,最後才是在技術操作層面上的改善。一個社會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無論怎樣做都不可能做到教育以學生為本。學生作為一個發展中的人,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可塑性是非常強的。但是人的生命中仍然有許多與生俱來的東西是無法改變的。有些東西不但不可改變,而且也是不應該改變的。比如人與生俱來的對世界的驚異感與好奇心,還有那寓言童話般的豐富的想像力。這些是作為創造精神與創造能力的最重要的素質,在後天的教育中不但不應該改變,而且是彌足珍貴的,同時又是教育活動中最容易被教師主導下的死記硬背的教育要求及反覆枯燥乏味的訓練所磨滅。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永遠要記住愛因斯坦說過的: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提出問題的能力遠比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要。保護好兒童的天性,特別是那種驚異感與好奇心。但是我們傳統教育的核心恰恰是強調一個人的記憶力與背誦能力。愛默生是美國著名的思想家、詩人,有著驚人的記憶力,但是,他對自己超強的記憶力與背誦能力並不看好,相反,常常因為自己有著超人的記憶力而苦惱。愛默生說:“想象是思想的早晨,記憶是思想的傍晚。”“遺忘帶給我們的損失,完全被知識更新的巨大價值所補償。”他看到了現代生活對記憶的特殊威脅。他說:“如果寫作削弱了記憶的力量,印刷則尤其如此。難道報紙不是遺忘的海綿,不是為了遺忘而發明的嗎?記憶的規律是,每一個記住的事實,都會擠掉記憶里的另一個事實;只有自己編好的東西才會被記住。”他甚至說一個真正有創造能力的人,往往是記憶力差的人。像牛頓這樣的科學巨人就是一個記憶力很差的人。但是我們的教育卻一直牢牢地抓住學生的記憶力不放。甚至記憶力就成了成績本身,也就是優質教育的象徵。這其實是丟掉了學生最寶貴的東西,而把一個最為次要的東西當成了寶貝。
要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就要給學生自由、自主學習的時間與空間。要讓他們學會自由、自主地發展自己的思想,形成自己的個性。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的生命來到這個世界,都是帶著特定生命氣質內涵而來的。天下沒有廢材,只有用錯了地方的好材。要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其特殊之處,每個生命都是極偶然才來到這個世界的。每個人的生命,在這個世界上都是唯一,都是不可複製的。面對這些複雜而神聖的生命,我們的教育所能夠提供的影響其實都是非常粗糙與簡陋的。任何教育工作者,在面對人的生命的時候,都要學會敬畏與謙卑。我們永遠要記住一句話:我們不能夠給孩子生命中本來沒有的東西。我們只能夠小心呵護孩子生命中本來就有的東西。所謂好的教育,不是我們提供了多少好的東西給孩子,而是我們減少了多少損害,提供了多少保護。好的教育是在保護而不是在給予的層面存在著。在這裡我們需要的只是創設條件,提供自由的空間與時間,給孩子驚異感與好奇心以進一步探索的慾望。在這裡任何致命的自負都是要不得的。我們更多的時候要想到的是,我們的教育行為,是在損害兒童的天性,還是在幫助他們成長。(許錫良:教育如何做到以學生為本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b7ca0910100d7x6.html)
教師在進行教育時要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為本:實施教育時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人格與個性,其次要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為,更重要的是信任學生的力量和價值;教育導行時要熱情激勵學生,與他們共同分享悲喜,還要主動關心學生,學會寬容與耐心,更要真誠地提醒犯錯的學生和他們一起分擔錯失。只有時刻把學生擺在心中,多為他們著想,學生們才會心悅誠服地接受教育,主動提高自己,教師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才能為祖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為本——淺談班主任教育工作http://blog.sina.com.cn/s/blog_5a6530f30100d2ve.html)
以學生為本,教師要意識到:教師只是外因,要通過學生這個內因才能起作用。教師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學,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僅僅教師有“學生是主體”的認識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加強教育,讓學生真正意識到“自己是主體”。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應該怎樣聽課、複習和作業,怎樣思考、發言和討論,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教師可以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讓學生不斷明白:自己還要做什麼,還有什麼也是自己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