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眼橋鎮

貴州省安順市下轄鎮

七眼橋鎮,隸屬於貴州省安順市西秀區,地處西秀區中部,東與大西橋鎮接壤,南臨舊州鎮,西接東關街道,北與蔡官鎮比鄰,行政區域面積96.11平方千米。

春秋時期,屬牂牁國轄地;1984年,建七眼橋鎮;2011年12月,屬西秀區。截至2018年末,七眼橋鎮戶籍人口為67876人。截至2020年6月,七眼橋鎮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湯官社區。

歷史沿革


春秋時期,屬牂牁國轄地。
戰國時期,屬夜郎國地。
漢代時期,屬牂牁郡。
明洪武初年,屬普定衛與安順州,州、衛合併為安順軍民府後屬安順軍民府。
民國三年(1914年),安順府改安順縣。
1949年—1990年,屬安順縣,建永靖鄉。
1954年,改二鋪鄉。
1984年,建七眼橋鎮。
1991年,市、縣合併屬安順市。
2000年6月,撤地建市后,安順市改為西秀區。
2011年12月,屬西秀區。

行政區劃


2011年末,七眼橋鎮轄1個社區、50個行政村:七眼橋、河邊壩、鷂子岩、小關口、興隆、老塘關、二鋪、曹家屯、貓硐、坡上園、時屯、大坡腳、塘房街、大石板、齊家莊、雲山、章家莊、本寨、岩上庄、王家莊、猴場、新寨、吳家屯、竹林寨、小山、雷家屯、水洞口、涼水井、清涼洞、大壩、蝦蛇洞、夏官屯、園背後、砂鍋寨、左蔣、湯關屯、石龍灣、八角洞、大寨、關塘、孫家莊、鄭家、山嵐、兩所屯、聯農、花園、仁崗、洞口、牛洞、小水橋、高新水。
截至2020年6月,七眼橋鎮轄1個社區、24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湯官社區。
七眼橋鎮區劃詳情
湯官社區時家屯村二鋪村聯橋村山嵐村
小關村貓硐村兩所村雷屯村仁口村
竹林村大齊鷂村新猴王村雲山屯村安宏村
左蔣村大塘河村玉龍村章庄村清水屯村
鄭家屯村孫大關村本寨村興曹村九龍屯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七眼橋鎮地處西秀區中部,東與大西橋鎮接壤,南臨舊州鎮,西接東關街道,北與蔡官鎮比鄰,行政區域面積96.1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七眼橋鎮境內為中低山地形,平均海拔1438.4米,最高點海拔1556.7米,最低點海拔1320.0米。
氣候
七眼橋鎮年平均氣溫14.8℃,1月平均氣溫4.3℃;極端最低氣溫-7.6℃。7月平均氣溫22.0℃,極端最高氣溫33.4℃,年太陽輻射總量87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時數1240—1253小時;年無霜期293—297天;年降水量1280—1350毫米。
水文
七眼橋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河流總長度42.6千米,最大的河流為羊昌河,從西南至東北長11.8千米,流域面積92.4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小關口河、七眼橋河、雲峰河等。
自然災害
七眼橋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澇災、冰雹、倒春寒、秋風、凝凍等,最嚴重的旱災發生在1998年,最嚴重澇災發生在1960年。

自然資源


七眼橋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石灰岩,分佈在全鎮各村,部分大理石分佈在六三一儲備庫和時屯村一帶。耕地面積3.45萬畝。

人口


2011年末,七眼橋鎮總人口65475人。另有流動人口10697人。總人口中,男性32409人,佔49.50%;女性33346人,佔50.93%;14歲以下12322人,佔18.82%;15—64歲46009人,佔70.27%;65歲以上7424人,佔11.3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639人,佔91.08%;有少數民族5836人,佔8.92%。2011年,人口出生率12‰,人口死亡率5.6‰,人口自然增長率6.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31人。
截至2018年末,七眼橋鎮戶籍人口為6787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七眼橋鎮財政總收入1225.5萬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62.8萬元,比上年增長
七眼橋鎮
七眼橋鎮
274.3%。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8.7萬元,個人所得稅1.9萬元,建安行業增值稅114.3萬元。
2018年,七眼橋鎮有工業企業84個,其中規模以上9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9個。
農業
2011年,七眼橋鎮農業總產值0.65億元。
七眼橋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為主。2011年,七眼橋鎮生產糧食1.9萬噸,其中水稻1.3萬噸,玉米0.6萬噸。2011年,蔬菜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1.2萬噸,其中西紅柿0.4萬噸,辣椒0.2萬噸,大蔥0.1萬噸,白菜0.5萬噸。
七眼橋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七眼橋鎮生豬飼養量6.98萬頭,年末存欄3.26萬頭;羊飼養量528隻,年末存欄185隻;家禽年飼養量115.08萬羽,出欄家禽74.41萬羽;禽蛋產量873噸。
工業
七眼橋鎮形成以鑄造、燃造、建築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體系。
2011年,七眼橋鎮工業總產值達到5050萬元。2011年,工業企業18家,實現工業增加值1313萬元,比上年增長14.5%。
金融業
2011年末,七眼橋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67億元,比上年增長33.6%;各項貸款餘額8091.3萬元,比上年增長22.3%。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幼兒園8所,在園幼兒1711人,教職工114人;小學20所,在校生47382,教職工259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1%;初中2所,在校生2836人,教職工15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七眼橋鎮預算內教育經費2316萬元,比上年增長13%。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23.6%,比上年提高了14.1個百分點。
文化事業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文化站1個,農家書屋51個,藏書15萬冊;農民文化家園12個,有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人員22人;地戲表演隊3支,屯堡婦女舞蹈隊12支,苗族跳花隊2支。
體育事業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學校、村籃球場21個。3個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2%。
醫療衛生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51個,其中衛生院1所,村衛生室50個;病床80張,固定資產總值338.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04人。2011年,醫療機構完成診療2.1萬人次。2011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87%。
社會保障
2011年,七眼橋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1戶,人數360人,支出84.19萬元,比上年增長62%;醫療救助7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266人次,共支出11.33萬元,比上年增長6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22戶,人數2262人,支出234.13萬元,比上年增長74%,月人均71.7元,比上年增長12%。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2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3.87萬元,比上年增長10%。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應參保人數26710人,已參保18700人,參保率為70.1%。新型農村社會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0300人,參合率9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郵政支局1個,郵政業務總量9100多萬元。報紙、期刊累計發行0.8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4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80%。寬頻接入用戶2000戶。
基礎設施
給排水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供水站1處,日供水量達3000立方米,全鎮93%以上村寨有自來水。
園林綠化
2011年末,七眼橋鎮有森林覆蓋率34%,綠化面積0.8萬平方米。

交通


七眼橋鎮境內有滬昆高速公路、貴黃高等級公路、320省道、安普高速公路、株六鐵路複線經過。

文化


地名由來
七眼橋鎮因古驛道旁有一座七孔石橋而得名。
文物古迹
七眼橋鎮境內有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

獲得榮譽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七眼橋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