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部長會議
蘇聯部長會議
蘇聯部長會議(俄語:Совет Министров СССР)1946年~1990 年蘇聯國家權力的最高執行和發布命令的機關。即蘇聯政府。前身是1917年十月革命勝利后建立的蘇聯人民委員會,1946年3月第二屆蘇聯最高蘇維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其改稱為部長會議。1990年12月,第四次蘇聯人民代表大會再次修改憲法,改蘇聯部長會議為蘇聯內閣,隸屬於蘇聯總統。
蘇聯部長會議
蘇聯部長會議
蘇聯部長會議的前身,人民委員會在1917年9月8日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政府設立。在1924年蘇聯憲法第38條中指出,委員會的權力、功能與義務是由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授予的,中執委同時監督人民委員會工作與立法。人民委員會所頒布的法令與決定是全聯盟內綁定的。在1946年,人民委員會在加盟共和國和全聯盟兩層級別上同時轉型成為部長會議。
1964年,在赫魯曉夫下台後,蘇共中央全國代表大會禁止任何個人同時擔任國家的兩個主要領導職務(指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和蘇聯部長會議主席)。隨後上台的的柯西金作為蘇聯部長會議主席主管經濟管理方面事務。但當蘇聯1965年經濟改革之後,他的職位實際上被削弱了。在1977年蘇聯憲法中,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成為蘇聯政府首腦,既為行政分支的主管,也是聯盟政府的領導人。蘇聯總理自此成為蘇聯政府部門影響力和認知度最高的職務,直至1990年蘇聯總統確立。蘇聯總理對蘇聯最高蘇維埃負責,在兩屆蘇維埃當中的休會期間對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負責。總理的任務是解決全國的行政問題,並在一定程度上包括司法在內,司法權並不低於最高蘇維埃或主席團的職能。總理負責管理國民經濟,制定五年計劃,並保證社會文化的發展。
當1991年初雷日科夫被帕夫洛夫所替換后,部長會議被解散並代之以部長內閣,主席身份也隨之被改換為總理。1991年八一九事件失敗后,大多數內閣成員支持政變的真相浮出水面,蘇聯部長內閣也遭到解散,並替換為“蘇聯經濟行動管理委員會”,后又更名為“蘇聯跨共和國經濟委員會”,其後再次易名為“蘇聯跨國經濟委員會”,簡稱“經濟委員會”。
歷任蘇聯政府首腦(人民委員會主席、部長會議主席、內閣總理)
弗拉基米爾·伊里奇·列寧 1917年11月8日-1924年1月23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 1924年1月23日-1930年12月19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 1930年12月19日-1941年5月6日(人民委員會主席)
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斯大林 1941年5月6日-1946年3月19日(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
1946年3月19日-1953年3月5日(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格里高利·馬克西米連諾維奇·馬林科夫 1953年3月5日-1955年2月8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布爾加寧 1955年2月8日-1958年3月27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赫魯曉夫 1958年3月27日-1964年10月15日(部長會議主席)
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1964年10月15日-1980年10月23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亞歷山德羅維奇·吉洪諾夫 1980年10月23日-1985年9月27日(部長會議主席)
尼古拉·伊萬諾維奇·雷日科夫 1985年9月27日-1991年1月14日(部長會議主席)
瓦連京·謝爾蓋耶維奇·帕夫洛夫 1991年1月14日-1991年8月24日(蘇聯內閣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