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鎮

陝西省寶雞市隴縣下轄鎮

東風鎮,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隴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97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3.4千米,總面積234.81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東風鎮下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風鎮常住人口為20880人。2011年,東風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有商業網點221個,財政總收入55.5萬元。

歷史沿革


因轄區地處縣境東部而得名。
東風鎮
東風鎮
中華民國元年(1912年)后,屬杜陽鎮聯保。
1949年,屬杜陽鎮。
1954年,建娘娘廟區,轄7個鄉。
1958年,改為紅旗第三公社,轄5個生產大隊。
1984年,改社建東風鎮,轄16個行政村、1個社區。
2001年9月,撤銷麻家台鄉併入東風鎮,次年3月設立東風鎮政府麻家台辦事處(2008年1月撤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東風鎮地處隴縣東部,東鄰千陽縣草碧鎮、水溝鎮,南接陳倉區新街鎮,西連城關鎮、東南鎮,北與河北鎮接壤。
東風鎮
東風鎮

地形地貌

東風鎮地處千河中游,地勢北高南低,海拔800—1051米。窯場村海拔800.2米,為全縣最低點。

水系水文

東風鎮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千河、蒲峪河、大杜陽溝河等。境內最大的河流為千河,從川口河村至峪頭流經境內上涼泉、下涼泉、夏家灣、老觀、史家灣、西溝、峪頭等,境內流長9.7千米,流域面積283.6平方千米,年均流量5.6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東風鎮境內已探明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陶土等。其中煤炭探明儲量7059萬噸,屬中灰、特低硫、高揮髮長焰煤;陶土按年產2億立方米瓷磚計算,可開採百餘年。

行政區劃


2005年7月,撤村並組,將李家山村併入普樂塬村,福托村併入窯場村,柏樹坡村併入田家嶺村,張家莊村併入席家堡村,豬頭山村、柳家山村併入麻家台村,化溝村併入白楊樹溝村,蘇家坡村、洞子村合併新設梨林川村。
2011年7月,撤銷杜陽鎮,除原杜陽鎮堡子身村劃歸城關鎮外其他村併入東風鎮。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轄東風街1個社區,史家灣、老觀、夏家灣、普樂塬、西溝、棗林寨、南村、趙家山、后溝、峪頭、窯場、東風、田家嶺、席家堡、梨林川、麻家台、白楊樹溝、張家山、杜陽、焦家坡、胡家莊、三教殿、劉家咀、下涼泉、上涼泉、川口河、糜家河27個行政村;下設174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下轄1個社區、17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東風村。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327101001121東風街社區
610327101200220娘娘廟村
610327101202220興中村
610327101204220普樂塬村
610327101206220西溝村
610327101207220棗林寨村
610327101208220南村
610327101213220峪頭村
610327101214220堯場村
610327101216220麻家台村
610327101225220梨林川村
610327101227220杜陽村
610327101228220焦家坡村
610327101229220胡家莊村
610327101231220劉家咀村
610327101232220下涼泉村
610327101233220上涼泉村
610327101234220川糜村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轄區總人口32157人。總人口中,男性16915人,佔52.6%;女性15242人,佔47.4%;14歲以下5381人,佔16.7%;15—64歲24461人,佔76.1%;65歲以上2315人,佔7.2%。
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6.9人。
截至2018年,戶籍人口34504人。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風鎮常住人口為20880人。

民族

總人口以漢族為主。

經濟


綜述

2011年,東風鎮財政總收入55.5萬元,比上年增長13.8%。農民人均純收入6582元,比上年增長19.3%。

第一產業

2011年,東風鎮農業總產值2.2億元,比上年增長17.9%。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東風鎮糧食總產量18986噸,人均590千克。其中小麥播種面積40330畝,總產量7581噸;秋糧播種43548畝,總產量11404噸,其中玉米36522畝,總產10405噸。2011年,東風鎮豆類總產340噸,薯類總產量331噸。蔬菜種植面積17972畝,產量16252噸。2011年,東風鎮大牲畜存欄12755頭,牛存欄12534頭(奶牛7067頭),出欄4929頭。羊存欄10353隻,出欄5707隻;畜牧業總產值17459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79.4%。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林地20.06萬畝,其中經濟林228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9.5萬株,林木覆蓋率25.1%,活立木蓄積量13.8萬立方米。2011年水果種植面積16317畝,總產8870噸,其中蘋果15727畝,產量7645噸,水梨70畝,產量51噸,核桃291畝,產量373噸。2011年,東風鎮大中型農業機械386台(件),其中小拖145台、大拖(20馬力以上)134台,手扶86台、收割機21台,掛牌已年審的兩輪摩托車及三輪農用車2227輛。

第二產業

2018年,東風鎮有工業企業26個;其中,規上企業3個。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有商業網點221個,職工275人。
2018年,東風鎮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個數8個。

交通


綜述

東風鎮境內寶中鐵路橫穿,設娘娘廟站1個。有寶漢高速公路14.3千米,212省道(隴風公路)15千米,鄉道30.6千
東風鎮
東風鎮
米,村道124.4千米,達標公路里程200千米。主要有窯麻公路(窯場村—麻家台村)、東八公路(東風街—八渡鎮)。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97人,專任教師5人;小學10所,在校生2219人,專任教師1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29人,專任教師11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有文化站2個,村級文化中心8個,各有秦腔樂器、鑼鼓1套,秧歌服70件。農家書屋27個。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東風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個,專業衛生人員54人,其中執業醫師31人,註冊護士5人。病床42張。2011年,東風鎮醫療機構完成治療78164人次,入院956人次,出院948人次。村級規範化衛生室28所,從業人員4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1428人,參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