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

土地利用規劃學

土地是地球表面特定地段,由氣候、土壤、水文、地貌、地質、動物、植物、微生物及人類活動和結果等要素所組成的,內部存在大量物質、能量、信息交換流通,空間連續,性質隨時間不斷變化的一個自然和社會經濟綜合體。

詳細解釋


1、田地;土壤。
《周禮·地官·小司徒》:“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漢書·晁錯傳》:“審其土地之宜。”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六:“土地可不比衣裳,地分不好,是要影響生產的。”
2、領土;疆域。
《國語·吳語》:“凡吳土地人民,越既有之矣,孤何以視於天下。”《孟子·梁惠王上》:“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宋蘇軾《策略》:“而高祖以項氏創殘之餘,而又與布信之徒,角馳於中原,此六七公者,皆以絕人之姿,據有土地甲兵之眾,其勢足以亂。”《東周列國志》第四回:“子封曰:‘今兩鄙被收,直至廩延,先君土地,豈容日割?’”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一章:“目今倘不一戰卻敵,張中國威,恐怕訂城下之盟,割土地,輸歲幣,接踵而至。”
3、泛指地區,地方。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若水》:“漢武帝時,通博南山道,渡蘭倉津,土地絕遠,行者苦之。”
4、測量地形。
《周禮·夏官·土方氏》:“以土地相宅而建邦國都鄙。”鄭玄註:“土地,猶度地知東西南北之深,而相其可居者。”
5、神名。指掌管、守護某個地方的神。
《太平廣記》卷三○八引唐李復言《續幽怪錄·蔡榮》:“中牟縣三異鄉木工蔡榮者,自幼信神祇,每食必分置於地,潛祝土地,至長未常暫忘也。”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除夕》:“又裝鍾馗小妹、土地、灶神之類,共千餘人。”《紅樓夢》第二九回:“寶玉下了馬,賈母的轎剛至山門以內,見了本境城隍土地各位泥塑聖像,便命住轎。”吳組緗《山洪》二六:“他們現在就是當方土地,你就不曉得去燒燒香?你就不曉得去鑽鑽?”參閱 清顧張思《土風錄》卷十八。

功能


1.養育功能。土地的養育功能充分體現於第一性(植物)和第二性(動物)生產之中,為人類生存提供必須的農畜產品。
2.承載功能。
3.倉儲功能。
4.景觀功能。

特性


1.土地物質的自然性
2.土地數量的有限性
3.土地質量的差異性
4.土地利用的可持續性
5.土地位置的空間性
6.土地屬性的兩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