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連錢草的結果 展開

連錢草

連錢草

連錢草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乾燥的地上部分。連錢草藥性微寒,味辛、微苦。歸肝、腎、膀胱經。連錢草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有機酸、揮髮油、萜等。其中,黃酮是主要活性成分。

簡介


● 正名:連錢草
● 英文名:Lianqiancao
● 拉丁名:Glechomae Herba
● 別稱:乳香藤、半池蓮、遍地金錢、金錢草、金錢艾、十八缺草、透骨草、一串錢、野薄荷、落地金錢、錢鑿草、活血丹、蠻子草、地錢兒、白耳草、咳嗽藥、四方雷公藤、錢鑿王、胡薄荷、馬蹄草、千年冷、銅錘玉帶、趕山鞭、豆口燒、透骨消、馬蹄筋骨草、肺風草、金錢薄荷、透骨風、過牆風、巡骨風、破銅錢、小毛銅錢菜

功效與作用


● 連錢草具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的功效。
●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連錢草具有抗炎、抗菌、溶石等作用。
● 連錢草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熱淋、石淋、跌打損傷、瘡癰腫痛、風濕熱痹、蛇蟲咬傷等。
● 目前,連錢草還被用於燒傷、腮腺炎。

用藥前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如果您有連錢草過敏史,那麼禁止使用連錢草。
● 陰虛、血虛者,請謹慎使用連錢草。
● 如果您正在使用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需謹慎使用連錢草;如果需要使用,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連錢草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連錢草


● 連錢草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5~30克。
● 外用時,取適量連錢草煎湯擦洗患處,可治療跌打損傷、瘡瘍癰腫、風濕熱痹引起的瘀腫疼痛。
● 連錢草配伍對葉蓮、大葉艾泡酒,可緩解月經不調、小腹脹滿不適。

服藥期間我應該避免什麼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連錢草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連錢草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藥物毒性與不良反應


● 目前,未見文獻報道連錢草有毒性作用。如果需要長期服用,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用連錢草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出現藥物性皮炎。如果出現以下情況,請立即停葯,並就醫治療。
● ● 腹部及下肢出現凸起的紅色丘疹,伴劇烈瘙癢感
● ● 發熱、口乾、煩躁
● ● 口唇出現皰疹
● ● 雙側頜下淋巴結腫大,按壓時有疼痛感

我該如何選購連錢草


● 連錢草的道地產區是江西九江,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地也有分佈。
● 連錢草具有如下特徵:
● ● 連錢草整體都有稀疏的短柔毛覆蓋。莖比較細,為黃綠色或紫紅色的方柱形,稍稍扭曲,莖上有節,節上有不定根,質地比較脆,容易被折斷,斷面多為中空狀。葉子對生,有纖細的葉柄;葉子為灰綠色或綠褐色,葉片多皺縮,展開後為腎形或近心形,邊緣有圓齒。花朵腋生,花冠為二唇形。連錢草揉搓後有香味,品嘗時有微微的苦味。
● ● 品質好的連錢草葉子多,顏色綠,香味濃郁。
● 存放於乾燥的地方,注意防霉變。

含連錢草的中成藥有哪些


● 清熱利膽顆粒:具有消炎利膽、清熱利濕的作用,多用於治療膽囊炎、膽結石伴膽囊炎。
● 排石顆粒:具有通淋排石、清熱利水的作用,多用於治療下焦濕熱引起的石淋,能緩解腰腹疼痛、排尿不暢、血尿等,也可用於泌尿繫結石的治療。
● 膽炎康膠囊:有排石止痛、清熱利濕的功效,能治療肝膽濕熱蘊結引起的膽管炎、急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膽囊手術后綜合征。
● 康腎顆粒:具有益腎補脾、化濕降濁的作用,可用於治療脾腎兩虛引起的水腫、噁心嘔吐、頭痛頭暈、畏寒肢倦;也可用於輕度尿毒症的治療。
● 祛傷消腫酊:有消腫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治療關節屈伸不利、皮膚青紫瘀斑、腫脹疼痛等;也可以治療急性扭挫傷。

連錢草和金錢草功效一樣嗎


● 連錢草是唇形科植物活血丹乾燥的地上部分,金錢草是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的乾燥全草,兩者功效相似。
● ● 連錢草和金錢草都有利濕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都可用於治療濕熱黃疸、石淋、熱淋、癰腫疔瘡、蛇蟲咬傷等。

用藥誤區


● 誤區:連錢草是金錢草的別稱,兩者是同一種藥物
● ● 雖然有些地區稱連錢草為金錢草,但臨床所用的連錢草和金錢草並不是同一種藥物,連錢草來源於唇形科植物活血丹,而金錢草來源於報春花科植物過路黃。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2]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王竹鑫,章遒榮主編,袖珍中藥安全速查手冊,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