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紅馬蹄草的結果 展開
- 傘形目傘形科植物
- 中藥
紅馬蹄草
傘形目傘形科植物
莖細長,節處生根。葉圓形或腎形,背面密被貼生丁字形毛,全緣;花冠鍾狀黃色。蒴果近球形。播種和分株法繁殖,蔓延能力很強,為優良的地被植物。
多年生挺水或濕生草本植物。莖匍匐蔓生。節上長根,上揚枝條長 5~30 公分,被疏毛。葉為單葉,對生,具葉柄,柄長 2~10 公分,纖細,被短柔毛;葉片圓腎形,托葉心形,膜質。花序為繖形花序,單出或數枚束生,花梗長短不一;果實為離果,扁球形。乞食碗的葉緣有不規則缺裂,加上基部深裂,有如乞丐乞食用的破碗,因此被稱為“乞食碗”。
![紅馬蹄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0/m709a522b6036ae8804a4a5611ec7b996.jpg)
紅馬蹄草
傘形花序數個簇生於莖端葉腋,花序梗短於葉柄,長0.5-2.5厘米,有柔毛;小傘形花序有花20-60,常密集成球形的頭狀花序;花柄極短,長0.5-1.5毫米,很少無柄或超過2毫米,花柄基部有膜質、卵形或倒卵形的小總苞片;無萼齒;花瓣卵形,白色或乳白色,有時有紫紅色斑點;花柱幼時內卷,花後向外反曲,基部隆起。
果長1-1.2毫米,寬1.5-1.8毫米,基部心形,兩側扁壓,光滑或有紫色斑點,成熟后常呈黃褐色或紫黑色,中棱和背棱顯著。花果期5-11月。
生長於山坡、路旁、蔭濕地、水溝和溪邊草叢中;海拔350-2080米。
![紅馬蹄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d/6/md6a745ef5b3845da4a94ccd90f6dbbd6.jpg)
紅馬蹄草
![紅馬蹄草](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0/mc0a8be176adb098881d4a20da6b0f219.jpg)
紅馬蹄草
功效:清熱利濕;化瘀止血;解毒。全草可入葯,具有利尿之功效。效用:全草:活血止血,清肺熱,散血熱。治跌打損傷,感冒,咳嗽痰血,痢疾,泄瀉,痛經,月經不調;外敷腫毒,痔瘡及外傷出血,骨折脫臼。根莖葉可當中藥材來袪風、固腸、明目清暑等。
采全草,除去老莖及老葉后洗凈,直接炒食或以開水燙熟后,再加各種調味料攪拌食用。或以鹽漬成小菜食用。根莖葉可以當蔬菜料理。
繁殖分株或扦插法,保持栽培土濕潤,約1~2周即可髮根。由於植株可耐濕,挺水型,因此也適於水盆、水池栽培。
以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每年3~5月進行,保持栽培土濕潤,約1~2周即可髮根。亦可採用播種法進行育苗。
這種植物在溫暖地區可露地盆栽,適於水盤、水族箱、水池、濕地中,室內水體綠化。當水族箱栽培時,常作為前景草使用。如要使用盆栽或吊盆栽培,最好能長期保水。培土可使用由腐葉、河泥、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
性喜溫暖潮濕,栽培處以半日照或遮陰處為佳,忌陽光直射,栽培土不拘,以鬆軟排水良好的栽培土為佳,最適水溫22~28度。
葉多皺縮成團,展開后長約15-30cm,莖纖細柔軟而彎曲,有分枝,被疏毛,節上生根。單葉互生,葉柄基部有葉鞘,被毛;葉多皺縮,完整葉呈圓腎形,5-9掌狀淺裂,裂片先端鈍,基部心形,邊緣有缺齒,具掌狀葉脈,兩面被紫色短硬毛。質脆。氣微,味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