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7條詞條名為徐紅的結果 展開
- 中國內地作家
- 中國女子射擊運動員
- 華業地產(SH600240)董事長兼總經理
-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 浙江省寧波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
- 感動測繪人物
- 貴陽醫學院教授
- 上海市浦東新區政協副主席
- 成都市科學技術局機關黨委書記、黨組成員
- 同濟大學副教授
- 滁州市經濟責任審計局副局長
- 上海市浦東新區孫橋鎮中心小學校長
- 江蘇省常州市政協副秘書長
- 蘇州馨樂雅社秘書長
-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 泉州陽光純韓整形醫院口腔科主任
-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原副院長
- 中南民族大學教授
- 紹興市文化館綜合辦公室主任
- 西南大學育才學院外國語學院教師
- 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 北航計算機學院副教授
- 重慶大學弘深學院教授
- 都市調頻電台主持人
- 世閬國際軟裝集團董事長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副教授
- 鳳台縣社會(兒童)福利中心工會主席
- 重慶師範大學化學學院教授
- 湘潭大學日語系副教授
- 北京協和醫院副主任醫師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
- 江西師大副教授
- 上海市金山區政協辦公室副主任
- 孝老愛親“中國好人”
- 南碼頭路街道辦事處主任
- 重慶市一中法院執行局實施處審判員
- 上海吳淞口國際郵輪港發展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港口運營總監
徐紅
感動測繪人物
徐紅徠,女,經濟日報社新媒體傳播部記者,被譽為深入一線宣傳測繪的記者,2014年3月18日被評為“感動測繪人物”。
徐紅是經濟日報社新媒體傳播部記者,因為多年跑口測繪,她將自己視作“測繪人”。她常常深入測繪一線採訪,用手中的筆將測繪事業的點點滴滴傳遞給大眾。
為測繪事業鼓與呼。從2002年起,徐紅開始負責測繪領域的採訪報道工作。10多年來,她在經濟日報上發表了幾百篇報道測繪領域的稿件,測繪領域的每次重大活動如西部測圖工程、測繪服務汶川抗震救災及災后重建3周年、數字城市、測繪援疆等都可以看到她忙碌採訪的身影。不僅見報稿件數量多,稿件質量也較高,受到測繪界好評。她曾兩次榮獲全國測繪宣傳工作突出貢獻獎。徐紅常說:“採訪測繪,接觸測繪人,我從中汲取了很多正能量。這些可敬可愛、無私貢獻的測繪隊員時常感染我、激勵我,使我學會怎樣熱愛生活、怎樣忘我工作。”
用心感受測繪人和事。10多年來,徐紅以玩命加拚命的工作幹勁,一次次前往測繪一線,一次次跟隨外業測繪職工共同吃住,一次次感受測繪人員勇於吃苦、敢於拼搏、舍小家顧大家的敬業精神,一篇篇稿件就是這樣被發掘出來。2007年,當聽到要去青海、陝西、新疆等地西部測圖作業區進行為期兩周的採訪時,徐紅毫不猶豫報名參加。作為團里唯一的女記者,她深知這是一次硬仗。當到達第一站青海格爾木時,測繪隊員看著眼前的這名女記者,不無擔心地說:“那裡條件很苦,男同志都吃不消,你一個女同志能扛得住嗎?”其實,徐紅心裡也為自己捏著一把汗。她知道,萬一有什麼事,她會給全隊帶來麻煩,因為沒有人知道她曾是一名淋巴癌中晚期患者。1992年剛得病那年,醫生就告訴她的家人,她僅有二、三個月的時間了。徐紅和家人絕望過,但執著的性格讓她勇敢地面對這一切。最終,樂觀的心態和積極的治療使徐紅挺了過來。一年後,隨著身體好轉,她又回到工作崗位。沒有人知道,每次出差託運的行李箱內,有提前熬好的中藥湯;因為化療和激素,骨關節不太好,在採訪過程中腿關節疼痛,連爬樓梯都困難,上廁所也蹲不下,她仍堅持著。
採訪隊伍來到新疆阿爾金山的花土溝。經過一天舟車勞頓跟蹤採訪,大家都很累了,但徐紅仍一邊跟著測繪隊員工作,一邊採訪,直至深夜。第二天,隊員們知道採訪組要前往下一個採訪點,許多人一大早就又來找她繼續攀談,不舍之情溢於言表。幾年後,徐紅和這些隊員再見面時,仍會提起“花土溝之夜”。在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高原上,徐紅以飽滿的幹勁,跟隨野外作業隊員一起測量,一起過河越溝,聽他們講述野外測繪作業的艱辛和遇到的趣事。中午,她和隊員們席地而坐,就著風沙吃冰冷的盒飯。在可可西里的雙湖測區,高原的夜晚很冷,雖然帳篷里會暖和些,但徐紅仍凍得直打哆嗦,頭痛欲裂,嘴唇發紫,飯也吃不下。她一頭鑽進睡袋,將身體團成一團,可還是冷得不停地打寒戰。幾天的奔波勞累,加上高寒缺氧,身心疲憊卻又難以入眠。作為團隊中唯一的女性,野外作業上廁所也是一大問題,她為此經常少喝水甚至不喝水。測繪隊員豎起大拇指說:“徐紅是唯一一位來到西部測區採訪的女記者,通過她的筆讓社會認識了測繪和西部測圖工程,這種敬業精神對我們也是鞭策和鼓舞。”
忘我投入寫真情。多年來,徐紅全情投入,深入一線採訪報道,將測繪隊員迎風沙、戰酷暑、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事迹寫成一篇篇稿件,向全社會傳遞。汶川地震災后重建3周年之際,徐紅跟隨採訪團到基層採訪測繪保障服務工作。在如火如荼的施工工地,在北川縣新縣城,在測繪應急指揮車裡,在地下管線測量現場,在新建成通車的都江堰列車站台上,兩天行程上百公里,10多個採訪點。回來后,徐紅充滿激情地寫了近萬字的報道,在經濟日報上以一個整版的篇幅,深入報道了測繪人為災后重建提供的保障和灑下的汗水。2010年有多個中央媒體參加的“數字城市中國行”大型宣傳報道活動中,徐紅髮揮不怕吃苦、連續作戰的精神,在近一個月時間裡跨越5省8市採訪。如此大的勞動強度,有的記者吃不消,報社只得中途換人,徐紅卻一人堅持到了最後。由於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資料,最終她用3個整版的篇幅對多個城市的數字化建設成果進行了全方位報道,起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
徐紅十年來深入採訪測繪行業,洞悉產業動向,了解產業發展脈絡,她撰寫了大量測繪地理信息領域的稿件,涉及國家產業政策、新農村測繪保障、測繪技術設備、地理信息產業、數字城市、智慧城市、北斗導航、地圖出版、大眾應用等。她撰寫的《數字化建設助力新疆跨越式發展》《感受測繪科技館里的數字化魅力》《數字城市讓城市更美好》《網際網路地圖百姓生活的寶典》等眾多稿件都在社會上產生了較大影響,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