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痿

骨痿

骨痿,屬痿證之一,由大熱灼傷陰液,或長期過勞,腎精虧損,腎火亢盛等,使骨枯而髓減所致。

簡介


● 英文名稱:Bone Wilting
● 又稱:腎痿
● 學科來源:中醫藥學—臨床分科—內科

古籍摘選


● 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素問·痿論》)

名詞解釋


● 以腰脊酸軟,不能伸舉,下肢痿弱,不能行動,伴面色暗黑,牙齒乾枯等為主要表現的痿病。

術語在線


● 引自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術語在線

百科解讀


● 骨痿屬痿證之一,《素問•痿論》將痿證分為痿躄、脈痿、筋痿、肉痿、骨痿五痿分別加以論述。骨痿以腰脊不舉、肌肉鬆懈、肢體無力、運動困難為主要表現,後期可出現胸中氣滿、喘息不便等癥狀。

臨床表現

● 常見的癥狀為乏力、腰脊無力、不能坐起,少氣、口渴欲飲、目無所見、下肢無力、不能久立等。
● 常見的體征為肌肉萎縮、骨骼瘦削變細、面色黑、牙齒枯槁;尺脈急甚或微滑。

病因病機

● 骨痿病位在骨,腎主骨生髓,故後世骨痿又有腎痿之稱。
● 骨痿的病因有勞倦后遇大熱,伐陽竭陰、腎氣熱津液燥竭導致骨枯髓虛,髓不養骨。
● 或先天脾胃虛弱,飲食偏嗜、飲食不節,損傷脾胃,氣血生化無源,筋骨失於濡養。
● 或先天稟賦不足、年老久卧、房事不節,損傷腎氣,或情志過激,驚恐過度傷腎,致腎精不足,不能生髓。
● 或外感溫熱毒邪,肺熱葉焦,耗傷腎陰,或風寒濕邪深入筋骨,閉阻經脈,虧耗精氣,骨骼失榮。

現代醫學範疇

● 現代醫學中,骨質疏鬆症、多發性神經炎、小兒麻痹後遺症、骨質軟化症、佝僂病等,可歸為骨痿範疇。

治則治法

● 治宜滋陰清熱,補腎填精。
● 臨床多用虎潛丸、地黃飲子、滋陰補髓湯、金剛丸、牛膝丸等方。

預防調護

● 增加戶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
● 飲食營養均衡,增加攝入含鈣豐富的食物。
● 規律作息,改變不良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 [1] 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譯.WHO西太平洋地區傳統醫學名詞術語國際標準。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9.
● [2] 張伯禮,吳勉華。中醫內科學。新世紀第四版。北京:北京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黃桂成,王擁軍。中醫骨傷科學。第4版。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