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務春

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長

曹務春,男,1963年生,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980級校友。1996年畢業於荷蘭依拉姆斯(Erasmus)大學,獲博士學位。

2020年9月8日,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19年由曹務春領銜的“數種新發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現與溯源研究”,獲得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96年畢業於荷蘭依拉姆斯(Erasmus)大學,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曹務春圖
曹務春圖
曾在英國劍橋(Cambridge)大學、瑞典卡羅琳斯卡(Karolinska)研究院、泰國馬希敦(Mahidol)大學進行客座研究。
現為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病原微生物生物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遙感應用研究所兼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山東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曾任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長助理、流行病研究室主任,兼全軍疾病檢測中心主任。
軍銜徠
大校。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
2015年7月31日入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201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20年5月30日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獎狀獲獎者。
2020年9月8日被評為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
2021年8月入選2021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

主要成就


曾經參加現場應急分析和事故技術分析的經歷:多次參加流行病相關應急任務並做出重要貢獻(如SARS,禽流感等)。為總後科技銀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
2013.1,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習近平簽署通令,給6個單位、24名個人記功。其中,山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1980級校友、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所長曹務春教授因在科研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榮立一等功。

研究領域


專長的技術領域:傳染病流行病學與控制,空間信息技術在公共衛生領域的應用及分子流行病學研究。傳染病特別是自然疫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學及綜合防治對策研究,疫苗聯合免疫效果評價,重要生物戰劑分子流行病學調查,生物戰防護流行病學偵察,生物危害評估。

學術成果


先後主持WHO資助課題,國家863計劃及國家自然基金重大研究等科研項目。近年在國內外雜誌發表論文159篇,其中SCI收錄24篇,主編《傳染病流行病學》專著1部,參編8部。2011年,由曹務春所長等領銜完成的“新發傳染病綜合防控技術體系的建立與應用”榮獲2011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社會任職


曹務春所長
曹務春所長
現任中華預防醫學會常任理事,國際Cochrane組織熱帶病組成員,國家衛生部自然疫源性疾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衛生部反恐(生物)應急處置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流行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全軍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軍“三防”醫學救援(防生)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全軍結核病防治技術指導組成員,北京流行病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編委,《中國熱帶醫學》特邀編委,《解放軍預防醫學雜誌》編委,《軍事醫學科學院院刊》編委,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第一批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