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親王的結果 展開
- 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
- 清朝雍正帝長子
- 網路小說作家
- 正親町天皇
- 加里·詹內蒂編劇動畫
親王
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
親王是中國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是中國古代皇室貴族中地位僅次於皇帝的高級爵位,親王的正妻為親王妃(漢朝稱為王后),地位視同皇帝最高等的妾室貴妃或皇貴妃,親王的嫡長子立為世子,諸子封為郡王,親王可世襲。親王的嫡母為皇后、皇太后或太皇太后,生母如為妃嬪,則視親王封號尊封為某王太妃或某國太妃(漢朝稱為王太后),隨親王就藩封國,無子的妃嬪僅可尊封為皇太妃。
親王為一國之君,清朝之前的親王均立國,封號一般為國號,如秦王、周王、楚王、齊王等。皇帝的稱號為朝號加謚號加帝,如漢文帝、漢武帝、明惠帝、明景帝等,親王的稱號為國號加謚號加王,如魯荒王、蜀獻王、楚昭王、梁孝王等。
秦始皇統一諸國后,創“皇帝”為號,原先的諸國君主仍舊稱王。皇帝是天下之君的稱號,王是一國君主的稱號,但只有較大國家的國王才可稱親王,小國國王僅可稱郡王。在中國古代中原王朝內,親王是國一級君王的稱號,郡王則是郡一級君王的稱號。皇帝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所創的天下之君稱號,而歷代的親王則是沿制秦朝之前的諸國君主,其封國也大致相似,如燕王為燕國君主,趙王為趙國君主等,諸王的宮邸規制“亞天子一等”。
親王來源
明朝親王冕
天下之君稱帝,一國之君稱王,親王是王的第一等。親王是本國的君主,對上臣服於天下之君的皇帝,對下統領本國軍政文武。明朝早期的親王既管軍政,又管民生,手下都配有一位文相,一位武相,文相管國政,武相管軍隊。王宮的親兵護衛多達一萬五六,同時親王還可以指揮本國的駐軍。
漢朝開始,封皇子、皇帝兄弟為王。西晉開始,王爵分為親王、郡王兩等,親王專封皇子、皇帝兄弟;郡王初為皇太子之子的封號,后多用於分封節度使等武臣,文官也有受封郡王者。
鄭樵《通志·職官略》:“北齊有王公侯伯子男六等之爵,王位列大司馬上,非親王則在三公下。”又曰:“至隋煬帝唯留王公侯三等,余並廢之。皇伯叔昆弟皇子,是為親王。”
至唐“定製皇兄弟皇子為王,皆封國之親王。”自親王、郡王分設,一般一字王號為親王,兩字王號為郡王,例如唐睿宗登基前封“相王”,郭子儀封“汾陽王”。
明朝時期,親王的正式名稱為某王(如秦王、晉王),其封地稱國(秦國、晉國等),王璽稱“某國之寶”。皇帝之子,除太子外,一律封親王。南明時亦有外姓親王。
明代魯王所用玉圭
親王宗室
親王的正妻稱王妃(如秦王妃)。
親王的嫡長子(無嫡子時則為長子)年十歲,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後承襲王位;其餘諸子封郡王。嘉靖以後(由於俸祿壓力增加之故)更改為親王之子必須按照繼承王位之前的爵位向下承襲(即不允許旁支繼承的親王(如親王無子,其弟繼位)的兒子封郡王之位,而是根據該親王原有的封號,降等襲封)。世子之嫡長子稱世孫,其正妻分別稱世子夫人、世孫夫人。世子和郡王、世孫和鎮國將軍在子孫爵位的封號上沒有區別。
衣冠
● 親王冠服
《明史·輿服二》:“親王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
親王冠服:助祭、謁廟、朝賀、受冊、納妃服袞冕,朔望朝、降詔、降香、進表、四夷朝貢、朝覲服皮弁。洪武二十六年定,冕服俱如東宮,第冕旒用五采,玉圭長九寸二分五厘,青衣纁裳。永樂三年又定冕服、皮弁制,俱與東宮同,其常服亦與東宮同。
親王的服制朝冠和皇帝一樣,有帝王所使用的冠冕,只是皇帝的冠冕是十二旒,而親王和皇太子的冠冕是九旒。世子冠冕用八旒,郡王冠冕用七旒,臣下不可用旒。親王妃的冠服也和皇后一樣,身著鳳冠及翟衣,區別是皇后的鳳冠為“六屏”,而親王妃的鳳冠為“四屏”。
《明史》中的“東宮”是皇太子之意,親王的冠冕冠服與皇太子相同,親王妃的冠服與太子妃相同。
● 親王妃冠服
《明史·輿服二》:親王妃冠服:受冊、助祭、朝會服禮服。洪武三年定九翚四鳳冠。永樂三年又定九翟冠,制同皇妃。其大衫、霞帔、燕居佩服之飾,同東宮妃。
明朝初定親王妃朝冠為九翚四鳳冠,后更定為九翟冠,制同皇妃,其禮服、朝服、常服等冠服則與皇太子妃相同。
明朝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妃相同;清朝固倫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妃相同,和碩公主冠服與同輩的親王側妃或世子妃相同。公主地位與皇子妃平等;同輩的皇妃、親王妃、長公主三者地位平等;同輩的皇太妃、親王太妃、大長公主地位亦平等。
禮儀
親王的儀仗與禮儀僅次於皇帝一等,公侯大臣要對親王行君臣之禮,伏而拜謁,無敢鈞禮。
親王入朝朝見天子時,公侯大臣均要伏而跪之,對親王行百官跪迎之禮。
按照《明史·禮志》中的記載,普通皇子,即皇太子的弟弟要對皇太子行禮,而皇太子要對皇帝的兄弟,也就是伯叔輩的親王行禮。
《明史·禮八》:是日,皇太子詣武英殿見諸叔,行家人禮,四拜,諸叔西向坐受。
皇太子見長輩親王時,行四拜禮,親王坐受,無需回禮。洪武二十六年定,凡伯叔兄見天子,在朝行君臣禮,便殿行家人禮。伯叔兄西向坐,受天子四拜。
《清史稿》:王公進箋皇太子前致慶,皇太子詣武英殿與親、郡王等行禮。
清朝冊立皇太子時,皇太子須詣親王、郡王前行禮。
冊寶
《明史·輿服四》親王冊寶:冊制與皇太子同。其寶用金,龜紐,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文曰“某王之寶”。池篋之飾,與皇太子寶同。寶盝之飾,則雕蟠螭。
冊封
皇帝嫡長子立皇太子,諸子封親王;
親王嫡長子立親王世子,諸子封郡王;
郡王嫡長子立郡王長子,諸子封鎮國將軍,孫輔國將軍,曾孫奉國將軍,四世孫鎮國中尉,五世孫輔國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國中尉。
太子世襲皇帝、世子世襲親王、長子世襲郡王。
宗室
親王的正妻稱王妃(如秦王妃)。
親王的嫡長子(無嫡子時則為長子)年十歲,封世子(如秦世子),以後承襲王位;其餘諸子封郡王。嘉靖以後由於俸祿壓力增加之故更改為親王之子必須按照繼承王位之前的爵位向下承襲,即不允許旁支繼承的親王,如親王無子,其弟繼位的兒子封郡王之位,而是根據該親王原有的封號,降等襲封。
世子之嫡長子稱世孫,其正妻分別稱世子妃、世孫夫人。太子和親王、世子和郡王、世孫和鎮國將軍在子孫爵位的封號上沒有區別。
俸祿
親王之女封郡主,其夫稱儀賓。俸祿為每年800石。
● 明代親王
洪武末年,定俸祿為每年10000石(又分為本色祿米、折色、折鈔),但實際上後來因人而異,如永樂以後的歷代遼王的俸祿只有2000石。嘉靖之後,俸祿多為9000石。
《明史·輿服志二》中關於親王冕的規制相同:“冕服俱如東宮,冕旒用五采”;“冕九旒,旒九玉,金簪導,紅組纓,兩玉瑱”;“冕冠,玄表朱里,前圓後方,前後各九旒。每旒五采繅九就,貫五采玉九,赤、白、青、黃、黑相次。玉衡金簪,玄紞垂青纊充耳,用青玉”。其常服,洪武元年定,烏紗折上巾。永樂三年定,冠烏紗折角向上巾,亦名翼善冠,親王、郡王及世子俱同。袍赤,盤領窄袖,前後及兩肩各金織盤龍一。玉帶、靴,以皮為之。
● 清代親王
根據清乾隆《大清會典則例》卷五十一《戶部·俸餉》所示,親王歲銀一萬兩,歲米五千石。
世襲罔替的王爺有禮、睿、豫、肅、鄭、庄、怡、恭、醇、慶這十位親王和順承郡王、克勤郡王。親王和郡王世襲罔替本質上都是一樣的,級別是一樣,但是後代的襲爵待遇不一樣。滿清皇室爵位是這樣的:和碩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固山貝子、鎮國公、輔國公、不入八分鎮國公、不入八分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
清初諸王都是因軍功受封,功勞大的被封為“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後代襲爵沒有變化都是原始的王爵。沒有世襲罔替待遇的,就按照清朝的襲爵制度“遞降襲爵”,如果沒有特殊的功勞受到皇上的再次嘉獎,每傳一代爵位就下降一級,直到親王降到鎮國將軍、郡王降到輔國將軍為止不再下降。那些因系“天潢近支”而封世爵的皇子王孫,稱為“恩封諸王”。
秋筱宮文仁親王
律令制中,親王之品秩由“一品”至“四品”不等,品位因犯罪而被剝奪的親王又稱“無品親王”。江戶時代以前出家的親王為“入道親王”(にゅうどうしんのう)、出家後才獲親王宣下的皇族稱為“法親王”。
秋筱宮悠仁親王
朝鮮王朝末年高宗稱帝,國號改為大韓帝國后,才開始使用“親王”位號作為皇子的封爵。
親王是封建制度中的爵位名。在中國封建制度中,為王爵的第一等。公侯伯子男為貴族稱號,而親王屬於王室成員。
清代鐵帽子王外,其他王爵都要世代遞降。
尼堪,敬謹親王,努爾哈赤長子褚英三子
岳托,成親王,努爾哈赤次子代善長子
岳樂,安親王,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四子
博洛,端重親王,努爾哈赤七子阿巴泰三子
阿濟格,英親王,努爾哈赤十二子
博穆博果爾,襄親王,皇太極十一子
福全,裕親王,順治次子
常寧,恭親王,順治五子
隆禧,純親王,順治七子
允礽,理親王,康熙次子,其子弘晳襲親王
允祉,誠親王,康熙三子
胤禛,雍親王,康熙四子
允祺,恆親王,康熙五子,其子弘日襲親王
允佑,淳親王,康熙七子,其子子弘襲親王
允禩,廉親王,康熙八子
允祹,履親王,康熙十二子
胤祥,怡親王,康熙十三子
允祿,庄親王,康熙十六子
允禮,果親王,康熙十七子
允秘,諴親王,康熙二十四子
弘曆,寶親王,雍正四子
弘晝,和親王,雍正五子,其子永璧襲親王
永琪,榮親王,乾隆五子
永瑢,質親王,乾隆六子
永宗,哲親王,乾隆七子
永璇,儀親王,乾隆八子
永瑆,成親王,乾隆十一子
永琰,嘉親王,乾隆十五子
永璘,慶親王,乾隆十七子
綿德,定親王,乾隆長子永璜次子
綿寧,智親王,嘉慶次子
綿愷,敦親王,嘉慶三子
綿忻,瑞親王,嘉慶四子
綿愉,惠親王,嘉慶五子
奕諄,敦親王,道光五子
奕,恭親王,道光六子
奕譞,醇親王,道光七子
禮親王系
十代十五王
代善:太祖次子,和碩禮親王
滿達海:代善七子,和碩簡親王,后追降為貝勒
常阿岱:滿達海子,和碩巽親王,后降為貝勒
傑書:代善孫,和碩康親王
椿泰:傑書子,和碩康親王
崇安:傑書子,和碩康親王
巴爾圖:傑書子,和碩康親王
永恩:崇安子,和碩禮親王
昭槤:永恩子,和碩禮親王,后革爵
永諲:崇安子,永恩弟,追封和碩禮親王
麟趾:永諲子,和碩禮安親王
錫春:麟趾子,追封和碩禮親王
全齡:錫春子,和碩禮親王
世鐸:全齡子,和碩禮親王
誠厚:世鐸子,和碩禮親王
十代二十六王
濟爾哈朗:太祖三弟舒爾哈齊六子,和碩鄭親王
濟度:濟爾哈朗次子,和碩簡純親王(改號簡)
德塞:濟度三子,和碩惠親王
喇布:濟度次子,和碩親王,后追革爵
雅布:濟度五子,和碩修親王
雅爾江阿:雅布長子,和碩簡親王,后革爵
神保住:雅布十四子,和碩簡親王,后革爵
費揚武:濟爾哈朗八弟,追封和碩簡親王
傅喇塔:費揚武四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福存:傅喇塔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德沛:福存子,和碩儀親王
巴爾堪:濟爾哈朗四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巴賽:巴爾堪子,追封和碩簡親王
奇阿通:巴賽子,和碩勤親王
豐訥亨:奇阿通長子,和碩恪親王
積哈納:豐訥亨子,和碩鄭恭親王
烏爾恭阿:積哈納子,和碩鄭慎親王
端華:烏爾恭阿子,和碩鄭親王,后革爵
經訥亨:奇阿通次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伊豐額:經訥亨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西朗阿:伊豐額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承志:西朗阿子,和碩鄭親王,后革爵
松德:積哈納子,追封和碩鄭親王
慶至:松德子,和碩鄭親王
凱泰:慶至子,和碩鄭親王
昭煦:凱泰子,和碩鄭親王
十一代十二王
多爾袞:太祖十四子,和碩睿親王
多爾博:多鐸五子,入多爾袞嗣,和碩睿親王,后削爵,繼追封
蘇爾發:多爾博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塞勒:蘇爾發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如松:功宜布子,追封和碩睿親王
淳穎:如松子,和碩睿恭親王
寶恩:淳穎子,和碩睿慎親王
瑞恩:淳穎子,和碩睿勤親王
仁壽:瑞恩子,和碩睿僖親王
德長:仁壽子,和碩睿親王
魁斌:德長子,和碩睿親王
九代十七王
多鐸:太祖十五子,和碩豫親王
多尼:多鐸長子,多羅信宣郡王 鄂扎:多尼子,多羅信郡王
董額:多鐸三子,多羅信郡王
德昭:鄂扎子,多羅信郡王
多爾博:多鐸五子,追封信郡王
蘇爾發:多爾博子,追封信郡王
塞勒:蘇爾發子,追封信郡王
功宜布:塞勒子,追封信郡王
如松:功宜布子,多羅恪郡王
修齡:德昭子,和碩豫良親王
裕豐:修齡子,和碩豫親王
裕興:修齡子,和碩豫親王,后革爵
裕全:修齡子,和碩豫親王
義道:裕全子,和碩豫親王
本格:義道子,和碩豫親王
懋林:本格子,和碩豫親王
八代十一王
碩塞:太宗五子,和碩承澤親王
博果鐸:碩塞長子,和碩庄親王
允祿:聖祖十六子,和碩庄親王
永獻:允祿孫,和碩庄親王
綿課:允祿曾孫,和碩庄親王
奕鎛:綿課子,和碩庄親王,后革爵
綿護:允祿曾孫,和碩庄親王
綿深:綿護弟,和碩庄親王
奕仁:綿深子,和碩庄親王
載勛:奕仁子,和碩庄親王,后革爵
載功:奕仁子,和碩庄親王
九代十王
豪格:太宗長子,和碩肅親王
富綬:豪格子,和碩顯親王
丹臻:富綬子,和碩顯親王
衍潢:丹臻子,和碩顯親王
蘊著:富綬孫,和碩肅親王
永錫:丹臻孫,和碩肅親王
敬敏:永錫子,和碩肅親王
華豐:敬敏子,和碩肅親王
隆勤:華豐子,和碩肅親王
善耆:隆勤子,和碩肅親王
七代九王
允祥:聖祖十三子,和碩怡賢親王
弘曉:允祥七子,和碩怡親王
永琅:弘曉子,和碩怡親王
奕勛:永琅孫,和碩怡親王
載坊:奕勛子,和碩怡親王
載垣:奕勛子,和碩怡親王,后革爵
載敦:允祥五世孫,和碩怡親王
溥靜:載敦子,和碩怡親王
毓麒:溥靜子,和碩怡親王
三代二王
奕:宣宗六子,和碩恭忠親王
溥偉:奕欣孫,和碩恭親王
二代二王
奕譞:宣宗七子,和碩醇親王
載灃:奕譞子,和碩醇親王
(由於數據正在統計中,可能不全)按拼音順序排列。
安王褒王 畢王汴王 邠王豳王 博王 蔡王 曹王 昌王 巢王 郴王 陳王 成王 郕王 崇王 楚王 代王
丹王 道王 德王 登王 鄧王 棣王 定王 端王 鄂王 恩王 豐王 酆王 鄜王 福王 撫父王葛王 恭王 谷王
觀王 光王 廣王 桂王 袞王 虢王 韓王 漢王 和王 賀王 恆王 衡王 華王 懷王 淮王 郇王 輝王 徽王
會王 惠王 霍火王吉王 集王 紀王 濟王 冀王 嘉王 簡王 建王 江王 蔣王 絳王 晉王 涇王 荊王 景王
靖王 莒王 均君王康王 鄶王 夔王 朗狼王澧王 涼王 梁王 遼王 魯王 潞王 茂貓王孟王 密王 沔王 岷王
睦王寧王沛王彭王 邳王 平王 濮王 普王 戚王 祁王 齊王 岐王 蘄王 杞王 虔王 譙王 欽秦王秦王
慶王 瓊王 榮王汝王 瑞王 潤王 商王 少少 邵王 申王 深王 沈王 升王 盛王 壽王 舒王 蜀王 順王
宋王 蘇王 肅王 隋王 隨王 遂王 郯王 潭王 唐王 滕王 通王 威王 衛王 蔚王 魏王 溫王 吳王 婺王
夏王 咸賢王相王 湘王 襄王 忻王 莘王 信王 興王 邢王 秀王 徐王 許王 漵王 宣王 薛王 循王 雅王
延王 兗王燕王揚王 楊王 洋王 鄴王 伊王 儀翼王沂王 義王 益王 翌閻王翼王 殷王 英王 郢王 潁王
邕王 雍王 永王 裕王 豫王 靖靖 原王 袁王 岳王 越王 鄆王 澤王 鄫王 澶王 漳王 昭王 召王 趙王
珍王 甄王 鎮王 鄭王 忠王 周王 子子 淄王 賓王 萬王 高王 貴鬼王同王 循循環
(帶鏈接的為已編好或正在編輯的詞條,其他的詞條將陸續編輯。)
註:本目所收錄所有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一字王。
對於隋唐之前,分封等級不明確者,只取其一字王號,如取“趙王”而不取“趙郡王”(有時簡稱“趙王”)。
金朝“某國王”不取,只取其一字之王。
清朝“某親王”不算入內。清朝親王簡稱,如睿親王簡稱睿王,怡親王簡稱怡王,醇親王簡稱醇王,至於前朝有者,如“肅親王”簡稱“肅王”,明朝有“肅王”之稱,故算入;而前朝未有,不算入,故前版本中“睿王、理王、醇王、怡王”等不算。
太平天國所封諸王不算入內。
清代親王的兒子可以被封為親王嗎
清代親王的兒子可以被封為親王,但要有條件,無非就是軍功、其他讓皇帝賞識的東西。
清朝的王,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
親王參與早朝嗎
親王參與早朝。
清代的早朝,宮廷的專用詞稱“叫起”,是皇帝或垂簾聽政的皇太后召見軍機大臣、王公、滿漢大學士或六部堂官以及封疆大吏等傳達諭旨、聽候奏對、接受覲見等的最高形式。經常是在早晨7點至8點以後,大約用一個時辰(兩個小時)左右。這在宮廷里是最隆重的事。
親王分為幾種與幾品
親王的種類比較複雜:
分滿族和非滿族,分鐵帽子王和非鐵帽子王等等,清朝前期和後期的成分還有所區別。
清代的爵位分為兩個系統,一是皇族的爵級,分為親王、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奉恩將軍,共計10級(其中鎮國公、輔國公又有“入八分”、“不入八分”之別,故又可計為12級)。二是皇族之外的爵級,又分為公、侯、伯、子、男、輕車都尉(以上各級又分為三等)、騎都尉、雲騎尉、恩騎尉9級。
清代的皇族宗室爵位在清崇德元年定製為九等,順治六年,更定為十二等:
1.和碩親王。2.多羅郡王。3.多羅貝勒。4.固山貝子。5.奉恩鎮國公。6.奉恩輔國公。7.不入八分鎮國公。8.不入八分輔國公。9.鎮國將軍。10.輔國將軍。11.奉國將軍。12.奉恩將軍。
軍功民爵。這是專門為酬勞功臣勛舊,推恩外戚,褒獎陣亡。
努爾哈赤的時候,列有總兵、副將、參將等五等,皇太極天聰八年,加上公爵,更設一、二、三等昂邦章京、梅勒章京、扎蘭章京、牛錄章京。順治元年,加上公、侯、伯,並且正式更定昂邦章京為精奇尼哈番,梅勒章京為阿思尼哈番,扎蘭章京為阿達哈哈番,牛錄章京為拜他喇布勒哈番,增加拖沙喇哈番。乾隆元年,比照漢稱,更定精奇尼哈番為子爵,阿思尼哈番為男爵,阿達哈哈番為輕車都尉,拜他喇布勒哈番為騎都尉,拖沙喇哈番為雲騎尉。乾隆十六年,定製世襲七品為恩騎尉,這樣,正式確立了清代的世爵制度,分為九級二十七等,它們是:
公爵,分為一到三等,超品。
侯爵,分為一等侯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侯,超品。
伯爵,分為一等伯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伯,超品。
子爵,分為一等子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子,正一品。
男爵,分為一等男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男,正二品。
輕車都尉,分為一等輕車都尉兼一雲騎尉,一到三等輕車都尉,正三品。
騎都尉,分為騎都尉兼一雲騎尉,一到二等騎都尉,正四品。
雲騎尉,正五品。
恩騎尉,正七品。
一雲騎尉在清代俗稱“半個前程”。
親王的兒子可以再被封為親王么
可以,但基本上還是要經歷郡王這個階段。破格提拔的也許有。
例如,清軍南下時,大將阿濟格、多鐸等都是努爾哈赤之子,故直接封為英親王、豫親王。博格是努爾哈赤之孫,故先封貝勒,再加封端重郡王,再進為端重親王。另一大將圖賴不是皇族,就只能封一等公。張勇是漢族,被封為一等侯。清乾隆年間的大貪官和珅曾封一等公,在四川鎮城市白蓮教起義的額勒登保和德楞泰都曾封三等公。清末鎮壓太平天國起義的曾國藩部曾封一等侯(清代的漢族文官無封公者,封侯者也以曾國藩為第一人),左宗棠曾一等伯,進二等侯,李鴻章也曾封一等伯。按清朝的官職制度。漢族是不能封王的,唯有清初時例外,就是原為明朝大將,后又降清,成為清朝大將的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和耿仲明,清廷為了招誘更多的名將降清,特地破例封漢族將領為王,吳三桂為平西王、孔有德為恭順王(后改定南王)、尚可喜為智順王(后改定平南王)、耿仲明為懷順王(后改靖南王),故而時人以藩王視之。(摘自《檔案大觀》)
有清一代,軍功世爵也不是都可以世襲的,只有少數滿洲世家才可以享受這個特殊待遇,像努爾哈赤的親密戰友額亦都、費英東、揚古利,猛將圖魯什、葉臣、阿山等,漢人最初除了佟家一族以外,包括很早歸順的八旗漢軍石廷柱等,此外連額駙李永芳都無緣。直到清軍入關后,一大批南明降將得以用民族利益換取了這個世爵,像田雄、許定國等人。“三藩之亂”起,康熙重用綠營將帥,張勇等“河西四將”得以晉封。雍正朝,為了緩和明朝遺老遺少的矛盾,雍正正式為朱元璋立嗣,選派朱之璉(正白旗漢軍)為朱元璋後裔,打掃明孝陵,晉封一等侯,世襲。張廷玉以宣力有年,謹慎勤勞,被雍正封為一等伯,這是漢人中在清代唯一不是以軍功封爵的第一人也是最後一人。(此人也是漢人中唯一一位得以不需要軍功就能夠配享太廟的大臣,這個榮譽連曾國藩等人都無緣得到,滿洲貴族能夠配享太廟的也只有15人而已),等到太平軍起,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以軍功封爵才又出現。
清朝的王不是這樣,叫“出將入相”,還可以做軍機大臣,做議政王,做攝政王,那明朝沒有,那麼清朝這麼多的王,我算了一下,清朝的皇帝的兒子是113個,這麼封下去也不得了,所以他想了個辦法,叫做“遞降”。親王的兒子封郡王,郡王再往下封是貝勒,貝勒兒子是貝子,一代一代往下降。因為當時他考慮到大清王朝億萬斯年,要萬歲,一萬年,這一萬年,他這個王就不得了,所以要往下降,降到最後,叫閑散宗室,就沒有爵位了,這是一般情況。
有的例外,叫做世襲罔替,八個不降。這八個,就是禮親王代善,鄭親王濟爾哈郎,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肅親王豪格,還有承澤親王碩塞(后改號庄親王),還有兩個郡王,一個是克勤郡王岳託,還有一個順承郡王勒克德渾,就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當年開國的時候,他們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他們就是世襲罔替,就是親王有一個人繼承,還是親王,一直到清朝末年,始終是親王。這八個世襲罔替的親王和郡王,俗稱“鐵帽子王”,這麼來的。
另外四個親王世襲罔替,一個是怡親王允祥,就是幫助雍正取得皇位那個,恭親王奕,醇親王奕譞,慶親王奕劻,這四個親王世襲罔替,所以清朝世襲罔替的王,前面是六個親王,兩個郡王,後面是四個親王,一共是12個王,世襲罔替,就是他們有一個兒子可以繼承親王,其他的不行,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繼承親王,只有一個。(還有一個鐵帽子王,蒙古貴族-僧格林沁。僧格林沁擊滅太平天國北伐軍之功,有如再造大清,咸豐五年(1855年)正月,咸豐帝加封僧格林沁為博多勒噶台親王,詔世襲罔替。僧格林沁以蒙古貴族進封親王,“世襲罔替”,實屬特恩,整個清代只此一例。)
清朝有一個特點,就是只有宗室才可以做親王,宗室裡頭做親王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看報紙登了一篇文章,說某一個人是慈禧的娘家的後裔,他一上班別人就說“親王駕到”,他下班要走,也喊一聲“親王再見”,這當然是玩笑話了,不可以,那拉氏也不能做王,也不能做親王。慈禧的父親惠征僅僅是個“承恩公”,公、侯、伯、子、男,那個“公”,慈禧的弟弟桂祥、照祥後來承襲一個“公”,所以清朝的王是很嚴格的,但是開國的時候例外,你比如說“三順王”:孔有德、耿忠明,尚可喜那是開國時期,屬於例外,正常封王,就必須是宗室,“覺羅”都不可以。
清朝的王,是吸取了明朝的教訓。明朝特別是永樂之後,他對王有非常嚴格的限制,主要怕他們搞宮廷政變,奪權。清朝把這方面好的經驗,把這方面對他們有益的經驗也吸取了。但是清朝的王和明朝相比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對外領兵,清朝王對外統兵,對內干政。清朝以攝政王開始,入關之後,多爾袞是攝政王,以攝政王告終,最後還是攝政王。清朝的親王做議政王,做攝政王,做大將軍統兵,它意思是發揮滿洲宗室王的作用。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弊病,就是過於重用愛新覺羅的親王,沒有在愛新覺羅家族之外廣泛地搜集人才,重用人才,特別是後來清朝的軍機大臣,滿人比較多。這是清朝後來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清朝的諸王管理得比較嚴格,太胡作非為,不能說沒有,比較少,規矩很大。舉一個例子,乾隆的時候,山西的巡撫叫喀寧阿,給一個王,過年上個奏摺表示祝賀,附帶了送的魚,數尾魚,就是幾條魚。到北京之後,不敢收,就報告了乾隆皇帝了,乾隆皇帝對這個山西巡撫是大加申斥,就是幾條魚呀,就受到申斥,所以清朝對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管教的應當說是比較嚴的。
親王是種爵位頭銜,本來是東亞王爵的第一等,後來常用作英語prince的翻譯。也是大公國的君主頭銜。
菲利普親王
愛丁堡公爵菲利普親王(The 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 (1921年6月10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丈夫。
菲利浦親王1921年6月生於希臘科孚島,原名菲利普?馮?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宗德堡-格呂克斯堡。為希臘和丹麥王子。他父親安德烈是希臘國王喬治一世的第四子,祖父則是丹麥的克里斯蒂安九世,母親黑森-巴騰堡郡主艾麗絲則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的外曾孫女。
1947年改姓名為菲利普·蒙巴頓。
1947年11月20日和第三代表妹伊麗莎白公主結婚,兩人都是維多利亞女王的玄孫. 岳父英王喬治六世授予他愛丁堡公爵、梅里奧尼思伯爵(Earl of Merioneth)和格林威奇男爵(Baron Greenwich)等爵位。1953年他被授於英國皇家海軍元帥、陸軍元帥和空軍元帥等職
威爾士親王
威爾士公國的元首,自1301年英格蘭吞併威爾士之後,英王便將這個銜頭賜與自己的長子。
在威爾士被佔領前,只有很少本地王子得到“威爾士親王”的稱號。在羅馬統治過後大部分時間,這個國家分成一些侯國。1258年,戴菲德·阿普·盧埃林給予盧埃林·阿普·約爾沃思此稱號,並受亨利三世承認。
英格蘭王國/大不列顛王國君主傳統上會賜予其長子威爾士親王(或譯威爾士王子)這個名銜。這個傳統緣自1301年愛德華一世征服威爾士后,將這個名銜賜給其承繼人愛德華王子(後來的愛德華二世)。
根據傳說,愛德華一世出兵征服威爾士后,他答應反抗的威爾士人會有“一位在威爾士出生、不會講英語、生下來第一句話說威爾士語的親王”作為他們的領袖。之後愛德華一世把行將分娩的埃莉諾王後接到了剛修建的卡納馮城堡,不久,他就抱著自己新生的長子小愛德華出現在威爾士貴族們的面前,宣布將威爾士親王的名號封給自己的長子。當時的英國王室都是說法語的諾曼底貴族,而且小愛德華不會說英語,他的哭聲也和剛出生的威爾士人一模一樣。
威爾士親王的稱號並不是由君主的長子自動擁有,而需要在位君主的正式冊封。威爾士王妃是給威爾士親王的妻子的頭銜。
尤金親王
(Prinz Eugen von Savoyen, 1663-1736)
生平:
尤金親王在奧地利歷史上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原籍為法國,因為個子矮小,被法國軍隊拒絕入伍。一六八三年,歐根親王加入哈布斯堡王朝的軍隊,作一名往返於前線和皇宮之間的通訊兵。這一年,奧圖曼帝國的土耳其士兵捲土重來,再一次對維也納市發動攻擊。年僅二十歲的尤金親王參加了解放維也納的決一死戰,並且表現出驚人的果敢與智能。十年之後,他被封為元帥,一六九七年,尤金親王在和土耳其人的較量中,奠定了在軍中的統帥地位。之後,無論是在西班牙皇位繼承戰中還是在和法國路易十四的談判中,都為哈布斯堡王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在一七一四年至一七一八年的土耳其戰爭中,老練的元帥把土耳其人打到巴爾幹半島的貝爾葛來特。尤金親王曾經服務於哈布斯堡的三朝皇帝,為哈布斯堡王朝建立日不落帝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
可惜,終其一生都沒有結婚的尤金親王死後,美景宮就被沉溺於賭博的侄女變賣了。後來哈布斯堡王朝才出資把這座宮殿贖回。哈布斯堡王朝中,其中一任皇儲費迪南把此宮作為他的居住地,一九一四年,費迪南和他的妻子從這裡出遊不久后即遇刺,因而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五日,美國、英國、法國、蘇聯和奧地利的外交部長在上美景宮的大理石廳簽署奧地利國家條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奧地利才重新取得了獨立。現在的美景宮已經改建成美術館。
戰功: (尤金親王戰功可不少, 以下摘其中一二, 其餘你可在hyperlink仔細看)
公元1701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權戰爭,有著極其明顯的兩重性。從政治方面來說,它是戰爭史上一個很希罕的現象,其目的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對於加強或者削弱路易十四世在法國的統治地位來說,同時又是一場具有決定性的鬥爭。從戰略方面來說,這場戰爭基本上是採取沒有多大成果的直接路線,作戰行動千篇一律,很少深思熟慮的迂迴機動。當然,戰爭過程中也還有幾個採用間接路線的出色例證。而且主要是同馬爾波羅的鼎鼎大名聯在一起的。由於這些行動都成了戰爭中的轉折點,因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興趣。
當時參加反法同盟的國家,包括奧地利、大不列顛帝國、幾個日耳曼小國、荷蘭、丹麥和葡萄牙。而路易十四世的同盟者,只有西班牙和巴伐利亞,在戰爭開始之初,還有一個小國薩伏依。
這場戰爭,最初是在義大利北部打起來的。但是其它各國的軍隊,同時都在進行戰爭準備。奧國的軍隊由尤金親王率領,當時已在提羅爾進行集中,表面看來,似乎很快就要轉入進攻。為了與之進行對抗,法軍派出了一支由卡提拉特率領的部隊,在利佛里的隘路上佔領陣地,其目的是要擋住敵人的進路。然而,尤金親王早就作了秘密偵察,知道在深山之中還有一條很難通行的小道,而且長時期以來未被部隊使用。於是,他率領部隊從小道進軍,實行深遠的迂迴機動,向東方開進,前出到達平原之上。爾後,他又不斷進行機動,繼續發展已經獲得的優勢,並以此迷惑敵人,使敵人摸不准他的真正意圖。最後,終於引誘法軍在奇阿里(布里西亞附近)對他發動一次盲目的進攻。尤金在這次作戰中打敗了法軍,從而牢牢地鞏固了自己在義大利北部的立腳點。
這些間接路線行動的成果,在同「偉大君主」進行戰爭的初期,對於同盟者來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精神刺激因素。在此以前,人們還在認為,「偉大君主」的部隊是不可戰勝的。同時,這些間接性的行動還對法國和西班牙在義大利的影響給予了毀滅性的打擊。其重大後果之一,就是向來趨炎附勢的薩伏依公爵馬上調轉了方向,參加到反法同盟的陣營里來了。
歐根親王
原名薩伏伊·歐根(Savoy Eugene)(1663-1736)奧地利元帥。他原是薩伏依的王子,人稱“歐根親王”。1683年維也納被圍困時,他加入奧地利軍隊,率軍打敗土耳其,成為奧地利軍中名將。1697年任住匈牙利奧軍總司令,在曾塔戰役中取得對土耳其的決定性勝利,升為元帥。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同英國名將馬爾勃羅統領的英軍合作,連連打敗法軍,佔領義大利北部。1716-1718年再次擊敗奧斯曼土耳其,佔領貝爾格萊德。
日本天皇之子、孫封為“親王”;皇女、孫女封為“內親王”。參見日本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