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淺現象
湯淺現象
湯淺現象是近代以來科學活動中心在世界範圍內周期性轉移的現象。由日本科學史學者湯淺光朝在1962年提出。他在對 《科學技術編年表1501—1950》 里記錄的科學成果和《韋伯斯特人物傳記》里編選的有代表性的科學家進行統計處理和研究之後,發現近現代歷史上科學活動中心是按以下順序轉移的:義大利 (1540—1610)、英國(1660—1730)、法國 (1770—1830)、德國(1810—1920)、美國 (1920— )。各國科學活動的鼎盛期大約80年左右。根據這一研究結果進行預測,他認為,2000年前後美國將退出科學活動中心地位。這一預測曾引起當時世界各國的政界、經濟界和科技界人士的關注。
如果定義一個國家的科學成果數佔全世界的25%,就為科學興隆期,那麼科學興隆期在世界範圍內曾按下列順序轉移:義大利(1540---1610)、英國(1660---1730)、法國(1770---1830)、德國(1810---1920)、美國(1920---現在),而且上述各國的科學興隆期平均約為80年。科學史上的這種現象被稱為湯淺現象。
對科學活動中心轉移現象比較合理的命名應是“貝爾納現象”或“貝爾納-湯淺現象,而不該是湯文自己命名的後來也被學界認可的“湯淺現象”。順便指出我國學者趙紅洲於1974年曾獨立地發現過這一現象,如果也獨立於貝爾納的工作,則其獨創性和學術價值將高於湯淺的研究。
世界科學活動中心的思想始現於英國科學學學者貝爾納《歷史上的科學》;1962年,日本神戶大學科學史家湯淺光朝對《科學和技術編年表》等三種文獻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數據形式論證了英國學者貝爾納關於科學中心及其轉移過程的見解 [Yuasa 1962;湯淺光朝 1979].文革期間,我國學者趙紅州也基於類似的文獻資料(《復旦大學學報》所載的"自然科學大事記"),類似的分析方法得出了類似的結論 [趙紅州 1974].
湯淺光朝以下述方式定義"科學中心":當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段內的科學成果數超過全世界科學成果總數的25%,則稱該國家在此時段內成為科學中心,該國家保持為世界科學中心的時段為其科學興隆期。由此,他指出近代以降,科學中心按義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X國)順序轉移,如表1所示.
湯淺現象是近代科學史科學活動中心轉移的現象。是日本科學史家湯淺光朝1962年對1501年至1950年科技編年表的科學成果和人物傳記詞典中編選的科學家做統計處理而得到的。
"湯淺現象"說明:文化的震蕩、社會的變革、經濟的快速增長、新學科群的崛起、科學家的集體流動,都是導致科學中心發生轉移的因素。科學的興旺和教育的發達總是一致的;教育的發達總是超前於科學技術的興旺.
科學給人類提供認識自然的能力,技術蓋人類提供改造自然的能力,而教育是給人類傳授科學,傳授技術。科學的突破伴隨著教育的進步,教育的進步必然引起科學技術的革命。因此要想振興經濟,必須發展科學和技術,而發展科學和技術,必須首先抓好教育。社會的經濟體制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社會對科技的需求和社會對科技資源(包括人、財、物等)的配置。政治體制對科技發展的影響,具體通過政府對科技採取的政策以及相應的組織去實現,它反映了統治階級對科學技術的基本態度,包括對科技工作者的待遇和對科學技術的人力、物力、資金的支持等等。在中國封建統治者中,鮮有足夠重視科技的,從事科技活動的工匠和技師一直處於社會的最低層,積極性受到了扼殺。比如元代的從業者分為十等:一官、二吏、三倡、四道、五醫、六工、七獵、八民、九儒、十丐。醫、工等地位較低,知識分子更是排在第九,只比要飯的高一等。中國封建社會的科舉教育體制,以博取“功名”為目的,推崇官本位思想,客觀上影響了知識分子對自然科學和技術的重視,嚴重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細緻探析這些歷史現象,仍大有必要。
從“湯淺現象”所揭示的科技發展的內在規律性來說,看不到社會的和體制的因素對科技發展的制約性,對體制改革沒有應有的重視,往往只強調科研隊伍、科研設備和科研經費等,將造成科技創新和發展難於獲得持久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