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圖
拜圖
拜圖是客家人祭祀先祖緬懷先人,祈求祖宗護佑、賜福的一種傳統習俗,在純客家縣連城特別流行。拜圖簡單的說就是拜祖宗,拜手足。客家人都有修族譜建祖祠,以凝聚宗親、追思先祖的光榮傳統,因此,從本質上說,拜圖是祭祠的一種延續,由祭祠拜祖遺像演變而來,也是族譜的另外一種物化的表現形式,反映了客家人“溯本追源”、“敬祖睦宗”的族群性格。拜圖習俗的起源時間最遲應是在明末清初。
拜圖習俗的起源時間最遲應是在明末清初。以連城羅氏族譜為例。
廣東新會縣節底鄉羅氏是清代從閩西連城縣文亨鄉遷徙過去的,其族譜可以銜接到文亨的《羅氏族譜》。1944年4月1日(民國33年),文亨鄉羅美光先生在完善羅氏族譜的時候,抄錄有同時期的廣東新會縣節底鄉《羅氏族譜》,其中一段記載:“連城文亨羅氏二十一世以前都是祭祠,保存遺像;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是祭墳拜圖”,並記載二十一世系的淵源是“明→念壹世祖→軫先公乃一濂公之次子與妣合葬朋口官廳背。遞年八月初三日祭墳,建祠下街,遞年正月初四祭祠,保存遺像”,還記載了二十二世系的淵源是“清→念二世祖→廷俊公早逝,與妣合葬後龍山,遞年三、八月初九祭墳;二十三世祖其錦公妣江氏,二十四世獻珠公妣陳氏皆合葬於鳳形山,建屋欄門口田,遞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拜圖。”從摘錄內容可知連城文亨羅氏二十一世系是明末,二十二世系是清初;而且二十一世系之前都是祭祠,保存遺像;二十二世、二十三世、二十四世、二十五世才出現祭墳拜圖。
由此,筆者分析,最遲在明末清初,連城羅氏就有了拜圖習俗,並替代祭祠,成為敬祖睦宗的一種重要方式。為何當時會出現拜圖替代“祭祠”此種習俗?筆者推測這極有可能與當時羅氏後裔的繁衍生息不斷壯大有很大關係。
從文亨《羅氏族譜》記載的世系表分析:自羅氏搬至文亨后,繁衍生息,人丁興旺,在當地成為第一大姓。時至今日,在連城仍有“無羅不成席”說法,意思是說沒有羅姓人參與的酒席不成酒席,隨意入座一桌酒席,都會遇到羅姓人。這種說法從另一側面驗證了當地羅姓的興旺發達。人口多了,生存空間不斷擴展,族群不斷外遷,而祭祖又必須回到祖祠,在當時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的情況下,實在是艱難,由此產生了在相對較小範圍內,以拜圖替代祭祠的這種較為簡便、合乎現實的習俗。
連城拜圖習俗代表了客家族群的精神寄託,從人類學視角看蘊含豐富的內涵。
拜圖與拜祖遺像的區別
拜圖與拜祖遺像的區別在於,拜祖宗像是把先祖遺像懸於正廳,讓子孫後代祭拜;而拜圖的“圖”是以歷代男性姓名為主,配偶為輔,按世系分支呈倒“樹”形狀分佈,寫於一塊布上。圖布上記載的姓名不僅有已故的先祖,更有現存繁衍的後代姓名。拜圖的“圖”實質上是一定世系範圍內的一張簡單的世系表,是小型族譜的另外一種物化的表現形式。
從製圖取材上來說,“祖宗像”的取材用料一般是厚厚的宣紙居多,加以裱褙,人物形象往往是清代文職官員服飾;而拜圖的“圖”特殊於它是用“布”。布塊呈長方形,筆者見過文亨原坑子堡村(由於連城建機場,坑子堡村已不存在,原居民搬遷至周邊縣、市、鄉)一位羅氏人家的“圖布”,長2.3米、寬1.3米,其大小、長寬比例無統一的規定,一般是寬不宜超過家庭所設立的神龕,這一點合乎事實。因為拜圖時圖布是掛於神位上的,懸掛下垂,而“布”又是軟的,寬度超過神龕太多就不能平整展開。至於圖布的“長”更沒有限制,如果子孫後代繁衍較快,人丁較旺,應盡量長些。如果寫到後面沒地方可寫,就要按某一世系分開,重新製作過一塊圖布。從顏色來看,一般圖布的顏色選取以素色為主,力求視覺效果上的莊重、嚴肅,同時用黑色墨水書寫主線姓名,用紅色墨水書寫分支線條,排列整齊,對比明顯,一目了然。
拜圖程序和儀式
拜圖有一套完整的程序和儀式。
拜圖時,“圖”懸掛於家庭神龕位置,圖中最老的先祖繁衍下來的歷代男性子孫姓名都寫在圖布上,拜圖時凡是這些先祖的後裔都有權參與。祭圖時間和拜圖承辦人等一些具體事項由各房推舉德高望重的長者成立理事會共同商議。拜圖時間一般安排在春節前後,拜圖承辦人以家庭為單位,一般採取輪換制。不過,遇到誰家娶妻、生子或喬遷等喜事, 為圖個熱鬧、吉利,要求來年先承辦時,事先要與理事會商量,一般能夠及時調整。承辦者應事先準備好米酒,叩拜的膝墊和紅包。參與者在拜圖當天到承辦人家去, 德高望重的長者按照輩分、長幼順序安排祭拜者“把酒、叩拜”。不管拜圖參與者身居何高位、何要職,都必須嚴格按照輩分和長幼順序參拜。“把酒”的時候,祭拜者如有什麼心愿可向先祖們小聲祈告,祈求先祖們賜福。“把酒”是當地的一種說法,意思就是給祖宗敬酒。如果是小孩,拜完後年長者會為你獻上一個紅包,並摸摸小孩的頭,說些“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業有成”等鼓勵性的話語。
關於紅包的來由,據筆者調查,在民國時期,拜圖的基金源於先祖留下的田地,分佈在外的田都租出去給佃戶種,秋收時收來的租金一部分作為拜圖費用。為鼓勵了孫後代努力讀書博取功名,拜圖時都會買豬來宰殺,然後根據參拜者的學業來分豬肉,如小學的分1斤、中學的分2斤,中專的分3斤,大學的分5斤,等等。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土地改革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后就不再這樣做,而是改為紅包發給參拜的小孩以示鼓勵。
客家先民在中原故土受到儒學的傳統教育,宗族、家族觀念根深蒂固。後來,由於戰亂等原因,他們被迫遠離故土,背井離鄉。遷徙漂泊,使得客家人更能體會到宗族、家族合力的重要性,形成了濃厚的崇正報本、敬祖睦宗的宗族觀念。這種觀念可以體現在背負先人遺骸,落地生根之後,覓地厚葬先人,始終秉持慎終追遠的傳統;可以體現在聚族而居,修族譜,修宗祠的風氣特別突出;還能體現在族群繁衍後由於居住地域的擴張而導致無法及時集中在祖祠祭拜,只好以“拜圖”的形式替代等等。因此,拜圖本質上是在家族繁衍壯大無法集聚在一起祭拜祖先,只好祭拜廣泛意義上的通用性的族譜掛圖,也說明了客家人溯本追源、敬祖睦宗的族群性格。
從某種意義上說,拜圖已不僅僅是祭祀先祖,維繫血緣、宗親關係的活動,而且對於客家後裔有重要的教育和激勵意義,事關客家文化的守護、傳承和運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交通便利了,人流、物流加快了,地球縮小了,普通話作為國語,在客家地區也逐漸擴展。老一輩講客家話標準而自然,那些遠離故土在外謀生的人們,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已經沒有講客家話的語言環境,能說客家話的也為數不多了。因此,在遠離客家故地的城市,推廣拜圖習俗,意義重大:既能保護、傳承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又能使一大批在城市出生、成長的客家孩子們不僅能體會到先祖傳承的文化,更能體悟到長幼有序、尊老愛幼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應該說,這正是現代人所缺乏的傳統禮儀教育課堂。
2006年以來,國家主要領導人都很重視客家文化。2006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福建視察工作時,提出“要充分發揮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在對台工作中的突出作用”。接著,2009年的農曆大年三十,胡錦濤總書記來到閩西和老區人民共度春節時專程視察了世界文化遺產的永定土樓,又給廣大客家族群特別是閩西客家祖地提出了新的使命: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客家文化。客家拜圖習俗不同於封建迷信活動,而是客家文化的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拜圖既是客家人祭祀先祖、團結同宗的習俗活動,同時也是激勵後輩努力上進,熏陶青少年接受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教育的重要社會課堂。然而,新中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閩西客家社會經歷著千百年來最大的變化。大環境下全球化進程加快,小環境里城鄉一體化和農村的現代化,極大地改變了客家文化的微觀生存環境,一大批客家文化的優秀遺產日益流失,拜圖等優秀的傳統習俗便越來越鮮為人知,其所蘊含的重要社會教育意義更被忽視。這也正是筆者考證拜圖習俗的初衷,希望藉此喚起日益消失的客家文化優秀遺產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