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式窯洞
天井式窯洞
又名“地坑窯”,為窯洞式住房的一種樣式。在岡地上,鑿掘方形或長方形平面深坑,沿坑面開鑿窯洞,內有各種形式的階道通至地面上,如所在有天然崖面,則掘隧道與外部相通。流行於北方黃土地區。
天井式窯洞是在平地上挖坑,深7米余,四周見方。然後在坑的四壁下部鑿挖窯洞,形成天井式四方宅院。另從窯院一
角的一孔窯洞內鑿出一條斜坡甬道向地面,為住戶進出之階梯式通道。天井窯院內設置有出水通井,院內一般都種有高大樹木,沿窯院頂部四周築有帶水檐道的磚牆。宅院內有作糧倉用的窯洞,頂部開有小孔,直通地面打穀場,收穫之時可直接將穀場的糧食灌入窯內糧倉,平時孔口置避雨席棚。宅院內有單獨窯洞,可作雞舍牛棚。天井窯院還有二進院、三進院等,即多個井院的組合。進入村內,只聞人言笑語,雞鳴馬歡,卻不見村舍房屋,所謂"進村不見房,見樹不見村。"外地人又稱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窯洞建築美觀耐用、節約耕地、保護植被、冬暖夏涼、靜無噪音,內部陳設同樣可以"現代化"。
天井窯院既是遊覽農村的一大景觀,也是考察研究黃土高原民俗和原始"穴居"發展演進的實物見證。
岐山縣位於關中平原西部,文物資源豐富,有“青銅器之鄉”的美譽。二00八年九月,此間考古工作者進行文物勘探時,在周公廟廣場前兩百米處,發現了這座遺址並開始發掘。由於在該遺址的上部,發現有比它更早的仰韶時期的灰坑,這個遺址位於仰韶時期的灰坑之下。按照常規,龍山人的遺存只能疊壓在或者打破仰韶人的遺存,加之關中地區很少發現同類遺存,因此,對遺址性質難以定論。
隨著發掘工作的展開,在仰韶時期的灰坑之下,具有龍山文化典型特點的石器、陶器,草拌泥糊著的牆壁,生火取暖和做飯的火塘、火灶……一座距今近五千年的先民居住生活的場景,完整地展現出來。
該院落南北寬四米,東西長不足二十米,近八十平方米,坐北朝南。院落內的地面上分佈著柱洞。正面是兩座大小相同的窯洞,窯高兩米左右,面積大約有十多平方米。地面用火燒烤過,上面塗抹有白灰。窯洞內壁平整,牆壁上一米高的白灰塗抹得整整齊齊。整個遺址內共發現了一個火塘,四個壁爐式火灶,其中一個火灶位於北邊的窯洞內。還有一個存放火種的小地窩,位於東邊窯洞的一側。在庭院一側發現了製作精美的石器、陶器。石器包括石鏟、石鑿、石刀,陶器有盤、罐等。
此間考古專家表示,龍山文化處於夏王朝建立的“前夜”,是社會劇烈轉變的時期。該遺址的發現,對於研究探討當時社會及其家庭結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