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7.5公交縱火事件

杭州7.5公交縱火事件

杭州7.5公交縱火事件是2014年7月5日下午5時03分發生於杭州市一輛7路公交車內一起人為縱火案,事件造成乘客32人受傷,無人員死亡。目前,警方初步鎖定放火嫌疑人系公交車內被燒成重傷的一名男子。經公安機關日夜奮戰、縝密偵查,7月5日發生在杭州的7路公交車放火嫌疑人身份已被確定,警方宣布該案於7月7日告破。

事發經過


2014年7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公布的交警監控拍攝到的杭州“7·5”公交車放火案的監控畫面。
2014年7月6日,在新聞發布會現場公布的交警監控拍攝到的杭州“7·5”公交車放火案的監控畫面。
2014年7月5日下午5點03分,浙江杭州一輛載有80餘名乘客車牌號碼為浙A·3A853的7路公交車途徑東坡路與慶春路交叉口時車內起火燃燒,造成30多人受傷。
經調取公交車上的視頻並技術復原發現,2014年7日5日16時09分52秒,一名身穿淺色汗衫、深色短腳褲,腳穿平拖鞋的男性嫌疑人隨身攜帶一個深色雙肩包從7路公交車靈隱總站上車,在後門照顧專座落坐,將包藏匿於座位下。17時03分06秒,嫌疑人起身,從包中取出並傾倒可燃物,隨即用打火機點燃沒有,車廂內迅即著火。
同時,車內多名目擊乘客也向警方反映,約17時左右,一名正對車後門單人座位上的年輕男子,從隨身攜帶的雙肩包中傾倒出具有較強刺激氣味的液體,用打火機點燃液體,車廂瞬間起火燃燒。
公安人員提取現場被燒車輛地板上的燃燒殘留物和白色塑料桶中殘留的可疑可燃液體,進行了化學物質成份檢測,發現可疑可燃液體中含有醋酸丁酯、二甲苯、三甲苯、環已酮等“香蕉水”成份。

傷亡情況


據杭州市衛生局消息,截至7月6日12時,還有29名住院病人,其中15名重症病人病情依然危重,沒有死亡病例。目前,各收治醫院已經加強了醫院的救護力量。浙江省、市衛生部門還指派經驗豐富的心理醫生前往收治醫院,對傷員及其家屬進行心理干預。國內著名的燒傷科專家也已經抵達杭州,目前正在對危重病人進行會診指導。

嫌疑人


主條目:包來旭
公交車上的監控截圖顯示,疑似嫌疑人男子三十歲左右,短髮,微胖,淺色T恤,背雙肩包,上車后坐車廂中部正對後門座位。來自江西的乘客小程確認,縱火者即是該男子,坐在他前面的是小程母親。小程受皮外傷,小程母親燒傷面積超過90%。
公安部門確認,5日16:09,身穿淺色汗衫、深色短褲的男性嫌疑人帶一深色雙肩包從7路公交車靈隱總站上車,坐在後門照顧專座,藏包於座位下。17:03,嫌疑人起身傾倒可燃物,並用打火機點燃,車廂內迅即著火。嫌疑人重傷,身份正在核實中。

身份確定

經公安機關日夜奮戰、縝密偵查,2014年7月5日發生在杭州的7路公交車放火嫌疑人身份已被確定,警方宣布該案告破。
警方通過專門偵查、發動群眾等措施,於7月7日晚查明放火嫌疑人真實身份。據查,犯罪嫌疑人包來旭,男,1980年3月出生,漢族,初中文化,甘肅省漳縣石川鄉人,近年來在浙江多地暫住落腳。7月5日早上,包來旭從義烏竄至杭州,當天16時09分從7路公交車靈隱站上車,17時03分7路公交車行至東坡路與慶春路交叉口時,包來旭點燃隨身攜帶的類似“香蕉水”的可燃液體,致車廂內迅速起火燃燒,造成29名乘客受傷,犯罪嫌疑人包來旭也被燒成重傷。
目前,犯罪嫌疑人包來旭傷情危重,仍在醫院救治。警方已對其依法採取監視居住強制措施。

作案動機


杭州警方2014年7月8日下午通報,目前包來旭傷情危重,無法通過審訊獲得主觀犯意的口供。包來旭換過多個打工單位,長年孤身在外,有厭世情緒,向他人流露過要效仿製造惡性事件揚名的念頭。

影響


加強安檢

2014年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左二)在新聞發布會通報已掌握的杭州“7·5”公交車放火案犯罪嫌疑人情況。
2014年7月6日,杭州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左二)在新聞發布會通報已掌握的杭州“7·5”公交車放火案犯罪嫌疑人情況。
事故發生后,杭州市公交集團5日晚上組織分公司的千餘名管理人員和修理工,對8600餘輛公交車配置的安全錘進行了檢查,確保上線營運的車輛百分之百的配備安全錘。同時,還對每位司機在突發情況下的應急處置技能,進行了一次再教育宣傳,確保公交車應急防範。
杭州市交通運輸局也表示,針對市民對公交火災防範產生的憂慮,下一步將採取如下措施:一是加強公交車司機安全意識教育、提升突發事件臨場處置能力;二是進一步落實公交車保養制度;三是加強公交路線管理,對客流集中,擁擠的班線及時調整、增派車輛;四是配齊配好公交滅火器材,增強乘客的自救能力。

專家呼籲

公交車燃燒事件頻有發生,杭州的事故再一次敲響了城市公共交通安全警鐘。公共安全突發事故如何應急處置,人員如何逃生,再一次引發社會的關注。專家呼籲亟須全社會協同,多策並舉確保公共交通安全。
浙江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范柏乃、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楊建華等專家表示,公共交通作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市民的出行中佔據的比例越來越高,類似情況如果頻繁發生,將嚴重影響普通百姓出行安全。如何避免類似事件發生,亟須全社會協同合作。
從杭州市當天發生的公交車燃燒事故看,司機迅速打開車門,方便乘客逃生;公交車窗戶被敲碎;消防、公安迅速趕到現場;周邊商鋪和過往小車司機配合專業人員進行撲救;傷員被過往車輛迅速送往醫院救治……短短40分鐘內,不僅大火被撲滅,傷員也悉數送達醫院。從這些情況看,專業人員和社會各界具備一些基本的應急救援能力。
但專家表示,類似事件頻繁發生,也給我們提供了幾點警示: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公共交通設施及其司乘人員的突發事件應急能力;
二是在公交車內要配備相應的滅火能力的設施,目前看來,現有隨車攜帶的滅火設備不能撲滅火情;
三是社會各界要加強院前急救的知識和能力。目前看來,公眾在第一時間的正確醫療處理方式幾乎無人知曉;
四是社會各界要加強防範和自救意識,進行普及性培訓,將有關知識普及到每個人。

表彰


2014年7月8日,杭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決定在上城分局湖濱派出所舉行表彰會,對在杭州“7.5”公交縱火案中奮不顧身,英勇撲救公交車大火和搶救乘客、傷員的見義勇為集體和個人進行隆重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