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湖區

湖南省湘潭市轄區

雨湖區隸屬於湖南省湘潭市,是湘潭市的兩個城區之一,位於湖南中部湘江之濱。雨湖區因境內有千年名勝“雨湖”而得名。是湘潭的商貿、科教、文化中心,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的重點區以及湘潭市“兩型”社會建設的先行區。

截至2018年,雨湖區總面積451.39平方公里,轄8個街道、3個鎮、1個鄉,2019年總人50.8144萬,2019年,雨湖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640.51億元。

雨湖區是湘潭城市的發祥地,宋代湘潭縣治遷於此。瀕臨湘江,水陸交通發達;雨湖區內有萬樓、文廟、關聖殿、魯班殿、唐興寺、秋瑾故居等文物景點56處,其中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市區,給予100萬元標準獎勵。

歷史沿革


雨湖區
雨湖區
商周時期,區境為荊楚之地,受越文化的影響較大。
戰國後期,楚從黔中郡劃出長沙郡,雨湖區全境屬長沙郡。
秦統一中國,郡屬仍舊。
西漢,劉邦封吳芮為長沙王,繼而劉發為長沙王,雨湖區全境屬長沙國。
東漢初,建湘鄉縣,划入零陵郡,境內餘地屬長沙郡。建安二十年(216年),蜀、吳划勢力範圍,零陵郡屬蜀,長沙郡屬吳;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吳襲荊州,區境遂均屬吳衡陽郡,郡治在今湘潭縣古城鄉。
晉,區境屬衡陽郡,郡治仍在今湘潭縣古城鄉。當東晉從荊州析出湘州時,境屬湘州。
南北朝時期,區境屬南朝管轄,屬湘州衡陽郡。
隋,區境屬潭州長沙郡。唐天寶八年(749年),從隋代的湘潭和衡山兩縣北部調整出新的湘潭縣,並將縣治移至洛口(今易俗河鎮)。
五代時期,區境為南方馬氏所建楚國屬地,隸潭州長沙府。
宋朝,區境屬荊湖南路潭州。南宋,湘潭縣城遷至今湘潭市城正街,境內經濟、文化有所發展。
,區境屬潭州。
清代,區境屬長沙府。
民國三年(1915年)境屬湘江道。
1949年8月9、10日,湘潭、湘鄉和平解放,8月22日成立湘潭縣人民政府。
1950年7月,湘潭縣城關區改為縣級湘潭市,隸屬從岳陽遷至湘潭的長沙專署。
1983年6月,湘潭地、市機構合併,湘潭市轄湘潭、湘鄉2縣和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區5區。
1992年6月,民政部批複(民行批[1992]64號),同意撤銷湘潭市雨湖區、湘江區、岳塘區、板塘區、郊區,以湘江為界設立雨湖區、岳塘區。
2009年,經湘潭市政府同意,將湘潭縣響水鄉成建制劃歸雨湖區,並由九華示範區託管。
2010年,又將湘潭縣響塘鄉、姜畲鎮成建制劃歸雨湖區。

地理環境


位置
雨湖區位於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濱,因境內有千年名勝“雨湖”而得名。雨湖區位於湘潭市區西北部。總面積451.39平方公里。
萬樓設計效果圖
萬樓設計效果圖
地貌
雨湖區位於湘中盆地,地表微傾略有起伏。
氣候
雨湖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7.2℃,年均降水量1320毫米,無霜期273天。
水文
雨湖區境內湘江、漣水繞區境東、西邊緣而過。渠道縱橫,河塘密布。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雨湖區礦產資源主要有錳、矽砂、石灰石等,其中鶴嶺鎮的錳礦資源豐富,截至2015年,探明儲量946.5萬噸,保存儲量343萬噸,素有“百年錳礦、中國錳都”之稱。
雨湖
雨湖

動植物資源

截至2005年,雨湖區主要林木有62科266種,常見樹種有樟樹、杉樹、楓樹,珍貴樹有銀杏等。雨湖區動物資源216種,其中禽畜有豬、牛、兔、雞、鴨、等16種,野生動物80種,魚類資源主要有青魚、草魚、鰱魚等,貝殼類有、蚌等。2016年,雨湖區森林資源蓄積量增長率4.9%,本年度活立木總蓄積量532820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0480立方米;城鎮建成區綠化覆蓋率41.3%。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2年6月25日,雨湖區轄原湘江區的窯灣、羊牯塘、廣場、楠竹山、中山5個街道,原雨湖區的雲塘、鶴嶺、城正街、雨湖路、平政路5個街道,原郊區的長城、昭潭、先鋒、護潭4個鄉和先鋒農場。調整后,雨湖區共轄10個街道、4個鄉、1個農場。
2000年,雨湖區轄8個街道、2個鎮、4個鄉:廣場街道、雲塘街道、中山街道、平政路街道、羊牯塘街道、雨湖街道、城正街街道、窯灣街道、楠竹山鎮、鶴嶺鎮、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昭潭鄉。
2010年,將湘潭縣響塘鄉、姜畲鎮成建制劃歸雨湖區管轄。響塘鄉、姜畲鎮所轄村(居)委會個數、行政區域面積、總人口、政府駐地均不變。行政區劃調整后,雨湖區轄8個街道、3個鎮、6個鄉。
2013年,撤銷雨湖區響塘鄉,設立響塘鎮,以原響塘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響塘鎮的行政區域。行政區劃調整后,響塘鎮轄農科、響塘、楊梅、長安、柴山、大屋、沙林、益草、小泉、稠泉、金盤、雙湖、荷花、匣錦、仁興、石泉、日新、司馬、白沖、侯田、虎形、栲木、良山、堯家、長龍、南谷、益佳、金僑、雲岫、水井、金湖、谷湖、芳石、山界、陳蒲、小荊、燕山、白鶴、公和、碑頭、方竹41個建制村和龜頭鎮居委會,鎮人民政府駐黃蜂寺(原響塘鄉人民政府駐地)。
2013年,撤銷雨湖區昭潭、先鋒、護潭3個鄉,設立昭潭、先鋒、萬樓3個街道,以原昭潭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昭潭街道的管轄範圍,以原先鋒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先鋒街道的管轄範圍,以原護潭鄉的行政區域為新設萬樓街道的管轄範圍。行政區劃調整后,昭潭街道轄廣場、措樹園、高標、煙竹、許家鋪、建成6個建制村以及寶豐街、富民城2個社區,辦事處駐南嶺南路(原昭潭鄉人民政府駐地);先鋒街道轄中心、建新、先鋒、桐梓、金塘5個建制村,辦事處駐高嶺路(原先鋒鄉人民政府駐地);萬樓街道轄繁城、紅星、富強、永紅、悅星、文昌、湘竹、漁業8個建制村,辦事處駐繁湖路(原護潭鄉人民政府駐地)。

區劃詳情

類別個數詳情
2長城、響水
3轄鶴嶺、楠竹山、姜畲
街道12雨湖路、城正街、平政路、雲塘、廣場、中山路、窯灣、羊牯塘、先鋒、萬樓、昭潭、和平街道

人口民族


雨湖區主體民族為漢族,2013年,雨湖區總戶數為182674戶,總人口為528824人,其中男性人口265991人,女性人口262883人,男女性別比為101.2:100。在總人口中,非農業人口293391人。年內出生人口5928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43%。
2015年末,全區戶籍人口總戶數為182281戶,總人口為520477人,其中男性人口260909人,女性人口259568人,男女性別比為100.5:100。在總人口中,年內出生人口5589人,死亡人口5289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14‰,年內符合政策生育率88.87%,新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09.8:100。
2019年末,全區戶籍人口總戶數為179090戶,總人口為508144人,其中男性人口253424人,女性人口254720人,男女性別比為99.5:100。在總人口中,年內出生人口4268人,死亡人口324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5‰,年內符合政策生育率98.2%,新生嬰兒男女性別比為110.4:100。

政治


周艷希:區委副書記、區人民政府黨組書記、區長工作分工
張清平:區委常委、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常務副區長
章光明:民革湘潭市委副主委(兼),雨湖區人民政府副區長
匡龍: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唐俊傑: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區政府副區長
周亮亮: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左炎輝: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侯宇: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雨湖公安分局黨委書記、局長

經濟


綜述

雨湖
雨湖
2012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為117.60億元。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0.9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58.50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52.29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48.1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9.3:48.7:42.0。
2013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為456.32億元。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1.96億元;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275.57億元,其中工業增加值238.67億元;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168.79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6:60.4:37.0。2014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為505.18億元(區域),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9%。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75億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96.59億元,增長8.9%,其中工業增加值254.96億元,增長8.6%;第三產業增加值191.84億元,增長11.7%,三次產業結構比3.3:58.7:38.0。2015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545.03億元(區域),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0%。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4.59億元,同比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305.84億元,同比增長8.5%;第三產業增加值224.60億元,同比增長12.5%;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7:56.1:41.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81718元,增長9.8%。2016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592.54億元(區域),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5%。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6.04億元,同比增長3.3%;第二產業增加值317.06億元,同比增長7.3%;第三產業增加值259.44億元,同比增長13%;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7:53.5:43.8。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89349元,同比增長9.3%。2016年,雨湖區完成財政總收入(區屬)17.86億元,比上年略有增長,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76億元,比上年增長2.8%。一般預算支出15.82億元。2018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610.86億元(區域),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0%。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13.51億元,同比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261.67億元,同比增長7.4%;第三產業增加值335.68億元,同比增長9.0%;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2:42.8:55.0。2018年,雨湖區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區級財政20.64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17億元,一般預算支出17.01億元,實現了當年財政收支平衡。
2019年,雨湖區地區生產總值640.5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8.1%。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5.2億元,同比增長2.9%;第二產業增加值280.23億元,同比增長8.8%;第三產業增加值345.08億元,同比增長7.6%;三次產業結構比為2.3:43.8:53.9。
2019年,雨湖區完成財政總收入區級財政20.24億元,同比下降2.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69億元。一般預算支出17.65億元。

第一產業

雨湖區鄉村
雨湖區鄉村
2018年雨湖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4.3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5%。其中:農業10.71億元,比上年增長6.7%;林業0.9億元,比上年下降7%;牧業1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9%;漁業0.82億元,比上年增長7.2%;農林牧漁服務業1.59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4.98千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8.94千公頃,糧食總產量12.75萬噸;蔬菜播種面積達到5.03千公頃,蔬菜總產量19.33萬噸,比上年增長5%。肉類產量4.88萬噸,比上年增長3.2%,其中豬肉產量4.74萬噸,比上年增長3.1%。禽蛋產量0.042萬噸,比上年下降9.9%。全年出欄牲豬60.4萬頭,比上年下降1.4%。水產品0.67萬噸,比上年下降2.5%。
2018年雨湖區完成水利(移民)工程3200處,勞動工日320萬個;完成“五小水利”項目村建設21個,其中省級6個、市級4個、區級11個,爭取資金148萬元;完成水利(移民)建設投資6000萬元,其中,中央、省、市級專項資金投入3786萬元;如期完成護潭河二期治理、災后水利薄弱環節和姜畲泵站提質改造6個分泵站的主體工程建設;提質改造農村公路8.9公里;建好、管好、護好、營運好農村公路,新增農村公路會車平台120處;新建農村公路安保設施7處;農村危房改造44戶;資助解決農村特困戶建房20戶;建設10家農村留守兒童之家。
第二產業雨湖區錳礦資源豐富,鶴嶺鎮錳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一,素有“中國錳都”之稱。有江南機器廠、江麓機械廠等中央直屬企業,有先鋒工業園、湘潭大學城科技園、鶴嶺工業園和楠竹山工業區等工業園區,形成了機電製造、冶金化工、食品醫藥、新能源等四大支柱產業,培育了平安電氣、一格製藥、恆盾科技、凌天科技、鑫湘錳業等企業,全區規模企業總數達128家。2018年工業增加值190.3億元,同比增長7.6%;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171.84億元,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90.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84.84億元,同比增長5.8%。全區實現區級建築業總產值89.13億元,同比增長33.1%。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34.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1%。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8.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2%
2019年,雨湖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8.08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其中:農業收入11.09億元,比上年增長5.2%;林業0.85億元,比上年增長11.5牧業收入牧業13.4億元,比上年下降0漁業收入%;漁業0.83億元,比上年增長7.0%;農林牧漁服務業1.9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34.76萬畝,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1.53萬畝,糧食總產量9.93萬噸;蔬菜播種面積達到10.34萬畝,蔬菜總產量24.21萬噸,比上年增長25.8%。肉類產量3.3萬噸,比上年下降32.3%,其中豬肉產量3.1萬噸,比上年下降34.7%。禽蛋產量0.04萬噸,比上年增長1.1%。全年出欄牲豬39.57萬頭,比上年下降34.5%。水產品0.57萬噸,比上年下降15.1%。
2019年,全區完成水利(移民)工程土石方310萬立方米,混凝土6萬立方米,投入勞動工日120萬個。完成“五小水利”項目村建設14個,其中省級4個、區級10個,爭取上級獎補資金92萬元;完成雨湖區漣水左岸河西堤漣水保護圈項目續建,年度投資5478萬元,其中中央投資2739萬元,地方配套2739萬元;提質改造農村公路11.1公里;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74.6公里;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3053戶;開放式垃圾池改造636處;農村危房改造145戶。

第二產業

雨湖區錳礦資源豐富,鶴嶺鎮錳探明儲量居全國第一,素有“中國錳都”之稱。有江南機器廠、江麓機械廠等中央直屬企業,有先鋒工業園、湘潭大學城科技園、鶴嶺工業園和楠竹山工業區等工業園區,形成了機電製造、冶金化工、食品醫藥、新能源等四大支柱產業,培育了平安電氣、一格製藥、恆盾科技、凌天科技、鑫湘錳業等企業,全區規模企業總數達128家。
2019年,雨湖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17.3億元,同比增長8.8%;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200.6億元,園區規模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比重92.3%;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17.46億元,同比增長12.6%。
2019年,全區實現區級建築業總產值95.87億元,同比增長23.7%。全年房屋建築施工面積226.12萬平方米,同比下降4.2%。房屋建築竣工面積88.9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7%。

第三產業

雨湖是湘潭的商貿物流中心,有各類市場45個、商業網點5000多個,吸引了大洋百貨、國美電器、蘇寧電器等知名品牌進駐。現代商貿業相繼建成了白石商業廣場、金都商業廣場、金海民生大市場、中南農機機電大市場等一批商貿重點項目。現代服務業以湘潭西商貿物流園建設為龍頭,依託湘潭義烏小商品城、湘潭大學城科技園綜合服務區、先鋒生產性物流園,將逐步形成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研發設計等生產性服務業體系。
2018年,雨湖區全區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22億元,比上年增長9.6%。
2018年,全區到位外資11523萬美元,同比增長12.5%。進出口額6509萬美元,同比增長45.1%。全年引進內資45.69億元,同比增長13.7%。同比增長12.5%。進出口額6509萬美元,同比增長45.1%。全年引進內資45.69億元,同比增長13.7%。
2019年,雨湖區共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6.8億元,比上年增長10.1%。全區到位外資12998萬美元,同比增長12.8%。外貿進出口額6815萬美元,同比增長4.7%。全年引進內資51.6億元,同比增長12.9%。

交通


雨湖區地處湖南省東西、南北交通要衝,水、陸、空交通極為發達。上瑞高速、京珠高速這兩條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在此交匯,潭衡高速正在加緊建設,長潭西線高速公路將長沙市嶽麓區與我區連成一片。320、107國道在這裡會合,湘黔鐵路橫穿全境,湘江千噸級碼頭四季通航,距長沙黃花機場僅半小時車程。特別是“百年地標”工程——湘潭火車站,改擴建後有9股道3個站台2個廣場,並配備規模始發列車,與正在規劃建設的長株潭城際輕軌對接,將成為集火車、城鐵、公交為一體的長株潭交通樞紐中心。

社會


科教事業

湘潭市第二中學
湘潭市第二中學
雨湖區內有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5所高等院校、17家科研機構和2個博士后流動站,是湖南省僅次於長沙市嶽麓區的科教中心區域。校區交流合作緊密,雨湖區人民政府與湘潭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雨湖區內眾多企業也與各院校建立了產學研聯合,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以北二環為主幹線,以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等重點院校為依託,對接長沙嶽麓山大學科技園,重點建設湘潭大學城科技園,將其建成高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高新技術產業園。
2018年,全區現有中小學45所,小學教學點6個,在校學生25735人,在職教師1615人。完成基本消除義務教育超大班額1個;新建農村公辦幼兒園2所。
2018年,全年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5期,科普宣傳和諮詢服務20餘場次,發放各種科普宣傳資料10000餘份,營造了群眾學科學、熱愛科學、參與科學的深厚社會氛圍。培育市級企業孵化器1家、眾創空間6家、省級星創天地1家、眾創空間1家,省級重點實驗室2家。
2019年,全區(區級)現有中小學47所,小學教學點6個,在校學生25616人,在職教師1826人。新建設農村公辦幼兒園1所,公辦幼兒園在園人數3870人,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30.5%,較之前提升11.5%。重新認定68個普惠性幼兒園;投入4100萬元,增加公辦學前教育學位240個;投入600萬,完成584間中小學教室燈光照明提質改造。
2019年,雨湖區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3家,全區高新技術企業達到45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34%。扶持新創小微企業225個;扶持新創個體工商戶3075戶;開展農業科技特派員選派和管理工作,累計安排農業科技特派員32名,其中市派科技特派員14名,區派科技特派員18名,選派項目點27個。

文體事業

2018年,雨湖區放映農村公益電影1788場次,開展4場“結對子•種文化”志願服務牽手活動,舉辦5期免費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共計培訓329人次。共有1個區級文化館,1個區級公共圖書館,12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45家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26家社區綠色網吧、66家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66家農家書屋、112處農民體育建設工程、120多處健身路徑,基本建成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體育服務網路。32處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配送共計約70萬元的文化器材;爭取省體彩資金15萬元,安裝室外體育健身器材14處;公益金家體彩公舉金100萬元和省級體彩公益金50萬元用於社區全民健身中心的提質改造。凈化文化環境,推進意識形態安全化,與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雨湖區公安分局聯合開展“掃黃打非”專項整治行動共計4次。
2019年,雨湖區共計提質改造安裝場;配送安裝14處室外體育健身器材;71套乒乓球台;新增室外體育健身設施40套;農民健身工程5處;緊扣“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開展“春節文化惠民”“歡樂瀟湘·幸福湘潭”“演藝惠民·送戲下鄉”“陽光娛樂節”“非遺進校園”等大、中型惠民文藝活動100餘場;成功舉辦社區首屆趣味運動會雨湖區排位賽、機關幹部趣味運動會、全區籃球賽等“全民健身”系列活動;舉辦1期文化專干培訓班,2期群眾體育社會指導員培訓班,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148名。堅持日常巡查,加強聯合整治,與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局、雨湖公安分局、雨湖消防大隊等職能部門開展大型專項整治行動4次,共計關停歌廳45家。

醫療衛生

2018年,雨湖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55家。年末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6683張,衛生技術人員6939人,其中各類執業(助理)醫師3158人。為3609名符合生育政策的孕婦提供免費產前篩查;對35例貧困等特殊家庭進行了免費產前診斷全額補助;免費為3208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婦科病普查普治13206例;為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24553例;為5914名農村適齡婦女、城市區低保婦女“兩癌”免費檢查。通過開展執法檢查,現場取締游醫、黑診所15起,立案查處重大違法違規行為19起,有力地規範了醫療服務市場秩序,保障了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2019年,雨湖區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417家,年末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6968張,衛生技術人員7246人,其中各類執業(助理)醫師2510人。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檔率為77.5%,各類疫苗接種率達96.0%以上,0-6歲兒童健康管理率94.5%,早孕建冊率93.2%,產後訪視率94.1%,住院分娩率100%,孕產婦死亡率為0;高血壓患者規範管理率70.1%,糖尿病患者規範管理率72.2%,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95.5%,肺結核患者管理率94.1%。傳染病疫情報告率100%,疫情報告及時率100%。為2683名符合生育政策的孕婦提供免費產前篩查;免費為2500名新生兒進行遺傳代謝病篩查;為1538名農村及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檢查。農村獎扶對象2635人,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對象1251人,發放兩扶資金共計1343.26萬元。全區共有60歲以上失獨老人331戶428人,按600元/年/戶提供家政服務。

基礎設施

2018年,全年對20條小街小巷進行了提質改造;改造老舊微型小區20個;安裝路燈2050盞;更換破損井蓋436個;改造下水道32處;疏通下水5萬餘米;修補路面4000餘萬平方米;積極拓展綠色空間,建設小遊園3個;新建(改造)廁所340座。
2019年,雨湖區對10條小街小巷進行了提質改造;城區老舊小區改造5個;修復路面和下水道等基礎設施43處;完成裸露黃土復綠16.7萬平方米;安裝路燈2000餘盞;棚戶區改造1403戶;城區老舊危樓修繕1000戶。

人民生活

2018年,據抽樣調查統計,雨湖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885元,比上年增長7.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28元,比上年增長8.2%。雨湖區農村低保標準從460元/月提高到500元/月;殘疾人“兩補”均提高到70元/月;特困供養標準由600元/月提高至650元/月;臨時救助由一次增加到最高2次,救助水平不低於170元/月;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年供養標準提高至7800元;散居孤兒每年基本生活費9600元以上;對全區2911戶、7372名建檔貧困人口實行最低生活保障,重點對其中1822戶、3011名低保和五保戶進行兜底扶貧,資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保參保繳費3276人。城鎮棚戶區改造7520套;修繕改造危房1300戶;為60歲以上失獨老人提供家政服務286戶;日間照料中心10家;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116名。
2019年,雨湖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992元,比上年增長8.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184元,比上年增長8.7%。

社會保障

雨湖區城鎮新增就業人員18956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28人;新增創業主體4004戶;扶持新創小微企業149個;扶持個體工商戶3008戶。社會保制度進一步完善,基金徵收3.4億元,安全發放5.3億元。大力推廣使用社保卡,今年新增31161人,累計人數達到21萬。各險種全年新增參保人數7000人,企業社保征繳25690萬元,機關社保征繳6594萬元,城鄉居民徵收1009.65萬元,失業保險征繳432.75萬元。
2019年,雨湖區提高農村低保標準不低於5520元/年;殘疾人“兩補”不低於70元/月;救助水平不低於320元/月;建設示範性農村留守兒童之家5家;建設示範性鄉鎮敬老院1個;資助建檔立卡貧困人員醫保參保繳費7372人。幫助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30戶;城鄉特困供養老人和低保老人家庭適老化改造60戶;救治貧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0名。
2019年,全區新增城鎮就業16122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失業人員再就業8851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4058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317人;新增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75人;培育新型經營主體20家。加大了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險的擴面征繳工作,共征繳各類社保基金6.6億元;嚴格審批發放,全年安全發放社保基金共8.25億元,發放率均達100%,確保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失業保險參保12004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征繳收入26653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全區參保78110人。

旅遊


雨湖是湘潭城市的發祥地,晉時初成江南小鎮,宋代湘潭縣治遷於此。因瀕臨湘江,水陸交通發達,客商過往非常頻繁,商業氛圍濃厚,至明清時期最為鼎盛,人稱工商十萬,中南八省物資均在此集散,是全國有名的葯都,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譽,也曾是全國三大布市之一。人文底蘊深厚,區內有萬樓、文廟、關聖殿、魯班殿、唐興寺、秋瑾故居等文物景點56處,其中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都富有濃厚的文化內涵和極高的文化價值,是古往今來湘潭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

歷史遺跡

唐興橋唐興橋,原名壺山橋,因東側的唐興寺(已毀)而得名。唐興橋修建於清朝,歷經多次維修,保存尚好;唐興橋為單孔石拱橋,長13米,寬6米,凈跨度12米,橋身與橋面均由花崗岩石砌成。橋兩邊有34根花崗石圍欄,每根欄柱頭上立有獅、象、鹿、猴、兔等動物石雕。
唐興寺
唐興寺
唐興寺
唐興寺,晉稱石頭寺。因唐代名僧智儼在此圓寂,築石塔葬骨殖於寺旁,故又名石塔寺。該寺位於陶公山上,原寺四周築圍牆,入山門即為鐘鼓樓,門外有六角九層石塔即智儼所葬之處。該寺曾於元末被毀,至明正統元年(1436年)復重建,后又多次毀而復修。清光緒13年(1887年),寺院遭遇匪劫,僧眾四散,寺院方始敗落。現寺院僅存“大唐興寺”石額藏於市博物館,寺址已改為唐興寺小學。

風景名勝

雨湖公園
雨湖位於湘潭市中心,因地勢低洼,積雨成湖而得名。歷來就為湘潭風景名勝地。全湖分上、中、下三湖,佔地約12公頃。湖中修築了風格迥異的七星、八仙兩座橋樑。南岸有鳳竹庵、陶公祠、斗姥閣、萬壽宮等古迹;是集遊樂休閑、健身、觀光於一體的旅遊場所。
雨湖
雨湖
白石紀念館
白石紀念館位於白石公園側,系兩層樓仿木磚瓦庭院式建築群,具典型的湖湘民居風格。館名為沙孟海先生所題。館內陳列有白石老人大量極其珍貴的繪畫、木雕、印章、詩文手札等原作及大量的當代名家作品。
白石紀念館
白石紀念館
望衡亭
望衡亭位於十八總石嘴腦。建於民國21年(1932年),亭為方形,三層,每層高約3.5米。一、二層7.7米見方,上層4.7米見方。全為花崗石砌成,矗立於湘江畔,晴日可見南嶽衡山,故名。內藏碑刻多塊。其楹聯云:“地維天柱此孤石,岳色江聲萃一亭”。為湘潭市文物保護單位。
望衡亭
望衡亭
文廟
湘潭文廟位於湘潭市城正街。始建於南宋紹興初年,原址小東門側。元至正十四年(1354年)毀於兵火。明洪武二年(1369年)重建於現址,為祭祀孔子之專門場所。
文廟
文廟
海會寺
海會寺位於湘潭市大湖街側,始建於元末明初,建築面積4760平方米,盛時長駐僧眾百餘人。該寺共有大殿3個:前為彌勒殿,中為韋馱殿,後為大雄寶殿。右側為齋堂,左側為禪房,后廂房為方丈住地。
海會古寺
海會古寺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在湘江區由義巷內的義源。秋瑾在這裡度過了8個年頭,生育了一男一女。秋瑾祖籍浙江紹興。1894年,其父親由常德調湘潭厘金局任職,她亦隨父來到湘潭。1896年與湘潭王廷鈞結婚,由義巷的“義源當鋪”就是王家開設的。
秋瑾故居
秋瑾故居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2020年度真抓實幹成效明顯,2021年1月29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明顯的縣市區,給予100萬元標準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