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主伐

森林主伐

森林主伐harvest cutting 指對成熟林分或部分成熟林木進行的採伐。簡稱主伐。森林效益隨年齡而變化,當達到成熟齡(見森林成熟) 后,林木生長的質和量都會逐漸降低,各種生態效益也日趨削弱。這時應伐去老林,培育新林。

目的


主伐的目的不僅在於獲取木材,更重要的是為了保證主伐后的森林更新,以實現森林永續利用。主伐后能否及時更新採伐是是否合理的重要標誌。

原則


一個森林經營單位(如林場)進行合理採伐的關鍵是輪伐期、森林採伐量和主伐方式的正確確定。進行主伐前,先要對整個森林作出全面總體設計,根據不同林種(如用材林、防護林等)和不同樹種的生長速度,規定在輪伐期內每年或一定時期內的採伐量。如森林立地條件差別較大,還可用採伐面積調節,使每年的採伐量大體相同。一般每年採伐量不應大於實際年生長量。森林的年伐面積和年伐量確定之後,還須正確選擇主伐方式,才能保證森林的永續利用。

方式


根據森林更新的要求,對預定的採伐地段,按配置伐區的方式確定採伐木和採伐次數、時間,以及採伐木所依標準。主伐方式可分為3個基本類別:皆伐、漸伐和擇伐。皆伐是在一年或一個採伐季節里將一塊林地上的林木全部伐光;漸伐是在一定年限內(通常是10~15年)分幾次將林地上的全部林木伐掉;擇伐是定期重複地砍伐具有一定特徵的成熟木,林地上始終保持有各個齡級的林木。
不同的主伐方式由於採伐的數量和次數不同,會導致生態條件的相應變化,並會對森林更新,水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以及其他的有益效能產生影響。因此,主伐方式的選擇要考慮有利於森林更新、有利於發揮森林的多種效益和方便木材生產,同時還要考慮森林的自然狀況、經營目的和當地社會經濟條件等。

選擇


中國幅員廣大,地形複雜,森林樹種繁多,各地區經濟條件差異很大,因此採用的森林主伐方式多樣。1973年農林部頒發的《森林採伐更新規程》規定有采育擇伐、經營擇伐、二次漸伐和小面積皆伐4種方式。
各地區適宜採用的主伐方式是:①大興安嶺林區:地形較平緩,樹種單純,主要成林樹種為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白樺等性樹種,其種粒小、易飛散,採用帶狀或小塊狀皆伐,可取得較好的更新效果。在有防護意義或不易更新的地段,採用漸伐或擇伐方式效果更好。②小興安嶺、長白山林區:山地坡度不大,森林以闊葉紅松林為主,林分結構比較複雜。紅松是較耐蔭樹種,且種粒大,不易飛散,鳥鼠害嚴重,所以皆伐跡地難以及時天然更新,用人工更新效果較好。③西北林 區:目前除阿爾泰山、天山祁連山尚分佈小片天然原始林外,其他均為荒漠戈壁、草原或稀樹草原。在西北地區的乾旱條件下,森林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水土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為了防止由於不合理採伐和放牧造成森林破壞、雪線上升、農業生態條件惡化等情況的重演,對靠近盆地、草原邊緣的防護林以及亞高山森林宜用擇伐或漸伐,對用材林則宜用小面積的帶狀或塊狀皆伐為宜。④西南高山林區:山勢高大,海拔多在2000~4000米之間,溝深谷窄,坡度陡峻,土層較厚。森林組成以冷杉雲杉鐵杉華山松、紅杉、雲南松及部分闊葉樹為主。由於多分佈在大河的上游,具有涵養水源、防止沖刷、改善下游農業生態條件和保護水利工程等重要作用,對防護作用大的森林宜劃為禁伐林,只進行衛生伐或經營擇伐;對地勢較平緩的林分可進行漸伐或小塊狀皆伐。⑤南方林區:大部分屬低、中山坡地,樹種資源豐富,自然條件優越,雨量和熱量充沛,林木生長迅速,是發展用材林的重要基地。對人工經營杉木林宜採用小塊狀皆伐;對毛竹林宜採用單株擇伐;對一般異齡的天然混交林或純林和有防護意義的森林則採用擇伐。

發展


目前世界上除少數擁有大面積原始森林的國家(如蘇聯、加拿大和開發熱帶雨林的一些發展中國家)仍採用大面積皆伐外,基本上都採用帶狀或塊狀的小面積皆伐、漸伐和各種擇伐。森林主伐的發展趨勢是注意采育結合,在提供木材的同時,日益重視森林更新的要求和充分發揮森林在維護生態平衡中的重要作用,達到青山常在,永續利用。皆伐的伐區面積應小些並及時優質更新,認真培育,加強保護,儘快培育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