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頭
佛教中的念珠
佛教中的念珠,許多帶有一枚“母珠”,而那“母珠”也被一些人稱為“佛頭”、“佛塔”等。
這一點上面,由於許多師兄們有疑惑,說似乎在《大藏經》中世尊並未提及此事。實則不然。經過我們的考證,“母珠”確有其事。
念珠的起源,最早是出自《佛說木槵經》,“佛告王言。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卧。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如是漸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萬。”然而此經中並未提及“母珠”。 ,
經查證,《佛說陀羅尼集經·佛說作數珠法相品》 以及《金剛頂瑜伽念珠經》 中有關於“母珠”的記載。
經過多方查證,“母珠”一說確實存在,並非民間迷信;然而卻沒有“佛頭”乃至“佛塔”等別稱,那些都是後人的牽強附會,或是坊間訛傳了。
經查證,《佛說陀羅尼集經·佛說作數珠法相品》中有關於“母珠”的記載,“……作是相珠一百八顆。造成珠已。又作一金珠以為母珠。又更別作十顆銀珠。以充記子。此即名為三寶法相悉充圓備。能令行者掐是珠時。常得三寶加被護念。言三寶者。所謂佛寶法寶僧寶。以此證驗。何慮不生西方凈土。”
又有註釋雲,“此母珠表無量壽佛,記子者,為捻一百八珠而記其遍數之用,其十顆表示十波羅蜜之無盡藏也。凈土宗用記子為念佛之記數。”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中亦云,“……爾時金剛薩埵菩薩而說偈言。珠表菩薩之勝果。於中間絕為斷漏。繩線貫串表觀音。母珠以表無量壽。”
一、用來計數,可以比較方便得知道自己念了多少。
二、用來靜心,不像一些“念佛計數器”,雖然也有優點,但容易讓人變浮躁,更多地是為了那個數字而念佛,丟失了本來的目的——念的是一個毫無意義的數字,不是佛。
三、用來攝心,是我們專心一境,因為念珠可以給心念妄想一個著力點,就能拴著它。因為不僅要念,還要念一聲過一個珠,要一個個對應,那麼就要非常專心才行,一旦分神、打妄想,口、耳、心、手不一致,就會錯亂。我們要是不用念珠,嘴裡念佛最容易出現的就是念著念著,心裡就想別的事情了。嘴裡還無意識的念,但念頭早就不知道跑哪去了,過了半天回過神來了,呦,打妄想了。結果本來想念半小時,這一晃20分鐘過去了。
四、適合“忙人”,就是那些沒有大段的閑暇時間的人,沒關係,這個辦法就是為忙人準備的。我們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自己發明創造方式,見縫插針修行。記得當電腦程序還是windows95、98的時候,有位很精進的師兄就每次死機重啟的時候念1、2串,而且每次必定念完一整串。經常看到其他人對著電腦藍屏生悶氣,其實幹嘛著那麼大急啊。過了幾年系統改成XP了,不死機了,好不適應的說,經常下意識地琢磨,這電腦咋還不死機。又過了幾年,大家知道了,徹底就放棄了死機念佛。然後呢改成喝茶念佛,工作忙、事情多,那就趁著閑暇喝水喝茶的時候念念佛。出門的時候,等車、等紅燈、坐車、排隊等等都是好機會。這個就看大家自己發掘了。現代社會,大家是碎片化生活,隨時隨地去看看微信、刷刷微博。有時候開車的一路綠燈都覺的不舒服。你就拿這個時間出來念念佛吧。
五、誰都能念,這個法子哪怕你不信佛,也可以試試。說也不是佛弟子,也沒有正式皈依,也沒有受戒,甚至也沒有素食等等等等,這些都不是問題,更不是借口,什麼人都可以用這個法子的。世尊在經中既然沒有列出什麼非要“上師”傳法不然不能修的禁忌,那麼就是說那些所謂的“禁忌”都是後人編的,真正目的究竟如何就不是後學能信口雌黃的啦。
六、積福消業,因為攝心念佛的時候,就是心中存著善念而不起惡念的時候,而《罵意經》裡面講,“作百佛寺,不如活一人;活十方天下人,不如守意一日。人得好意,其福難量。”有人總覺得守意好難啊,其實有什麼難的。守意一日你做不到,守意一分鐘你能做到吧?如果還做不到,念佛一分鐘你總能做到吧。就這樣見縫插針,每天積少成多,集腋成裘,你想想這是多劃算的事情。不花你一分錢。積攢無數的福報。就算退一萬步說,積攢多少福報不說,這一分鐘你少打多少妄想。少造多少意業。《地藏菩薩本願經》裡面說,“南閻浮提眾生,舉止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點時間我們幹什麼不好,非得打妄想呢。其實你想想,平時想東想西真的變成現實中的事情的有多少?絕大部分是瞎想、亂想。
一般分為:樹脂,陶瓷,石質,銅質,木質,鐵質,琉璃,玻璃,果實等。
《佛說木槵經》中有雲,“若欲滅煩惱障報障者。當貫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隨。若行若坐若卧。恆當至心無分散意。稱佛陀達摩僧伽名。乃過一木槵子。”
佛頭
佛頭
《金剛頂瑜伽念珠經》中有雲,“硨渠念珠一倍福。木患念珠兩倍福。以鐵為珠三倍福。熟銅作珠四倍福。水精真珠及諸寶。此等念珠百倍福。千倍功德帝釋子。金剛子珠俱胝福。蓮子念珠千俱胝。菩提子珠無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