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8條詞條名為高橋村的結果 展開

高橋村

浙江省餘姚市黃家埠鎮高橋村

高橋村位於黃家埠鎮東首,329國道自東至西橫穿村中心,與臨山鎮接壤南至回龍村,西至上塘村,北至韓夏村。黃家埠鎮人民政府坐落該村。高橋村由金湖、高橋、五星、金張趙四個自然村組成。全村區域面積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24畝,河流水域面積1200畝。常住人口3837人,農戶1184戶,村民小組17個,村民代表57人,外來流動人口3800人。村黨總支下設4個黨支部,現有黨員115人,4個黨員教育活動點。

基本村情


2008年度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125萬元,村級社會總產值8.9億元,村民人均總收入12490萬元。先後榮獲寧波是文明村、餘姚市文明村、餘姚市計生工作先進單位、五星級黨組織、市生態示範村、市法制示範村、社保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村工業主要以石料開採、五星農貿交易、制磚、制筆為主,農業以種植水稻為主。在產業結構調整后,村新開發蜜梨基地和淡水養殖蝦、魚、鴨基地,目前共開發面積200畝。
在村莊建設上,目前已全部完成了中心村總體規劃,已完成村主要道路硬化。同時,行政村內生活設施基本齊全,設有醫療站二個、信用合作社、學校、幼兒園、農貿市場交易點、公墓、新型農民住宅小區、工業園區、村落文化宮、文化陣地、農民休閑公園等。

村名由來


高橋村因橋而名,高橋也名皋橋,民國《六倉志》載:皋橋,原名埠橋,在蘭塘南,跨南北大江,一圓洞望之巍然,亦名高橋。原高橋村北有驛路,為周巷至百官的官道。有橋,名高橋,拱形,橋高出水面約七米,橋堍坡度五百米,橋上台階三十級,可容五馬並馳。橋邊設有驛站、稅關等機構。1940年抗日戰爭時期,高橋受毀,今已改為329國道公路橋。

歷史沿革


2001年4月行政村合併,高橋村由金湖、高橋、五星、金張趙四個村合併而成,村委所在地設在高橋。1949—1950年解放初期,金湖、高橋村屬高橋鄉,五星、金張趙村屬上塘鄉。1953年搞互動鎮,1954年搞初級合作社,全村共11個,后逐步發展到高級合作社。1958年為臨山人民公社下設的管理區,設高紅、洹湖嶺、金湖、五星核算單位。紅旗管理區下設五一(金張趙、上塘合併)核算單位。1960年成立蘭塘、上塘人民公社,下設大隊。高紅、洹湖嶺、金湖、五星大隊屬蘭塘人民公社,五一(金張趙、上塘合併大隊)屬上塘人民公社,後上塘公社撤消屬蘭塘公社,1966年—1967年文革期間、高紅和洹湖嶺合併,各村成立革命領導小組和貿代會管理工作。1983年成立蘭塘人民政府,大隊改村。
現高橋村為黃家埠政府機關駐地,329國道自東到西橫貫全村,東與臨山鎮相連,西到上塘村,南至回龍村。區域面積4.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972畝,河流湖泊面積1200畝,山林面積1700畝,全村共有住戶1184戶,常住人口3837人。下轄二房湖、高橋、後山頭、里二房﹑千金湖﹑趙家堰﹑金家﹑張家﹑顧家﹑李家﹑諸勵﹑竺家閘﹑樓子里等自然村落,形成了17個村民小組。區域內工商業發達,工業區、市場、商場、酒店沿國道線均勻分佈,高橋江、余上江等河流貫穿全村,是重要的水稻產區,有水稻2573畝,轄區內的二季茭白已有上百年歷史,暢銷餘姚、上虞各地。

相關詩文


高橋村[浙江省餘姚市黃家埠鎮高橋村]
高橋村[浙江省餘姚市黃家埠鎮高橋村]
這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陽明先生的一首《寄題山莊》,其指的美景在黃家埠高橋村。高橋村山水相依,地勢平坦,轄區內有千金湖、恆湖嶺等山水湖泊,明朝時有宦官謝遷、馮蘭在千金湖築銀杏山莊、雪湖山莊、牛屯山莊並留下許多詩詞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