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士光
中國著名小說作家
何士光,1942年出生與貴州貴陽,中共黨員。1964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系,作家。
歷任琊川中學教師。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代表作品有《似水流年》《青磚的樓房》《草青青》等。其中短篇小說《鄉場上》《種包穀的老人》和《遠行》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貴州1964年畢業於貴州大學中文系。
歷任琊川中學教師,貴州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副主席、主席,《山花》雜誌主編。
1977年開始發表作品。
著有長篇小說《似水流年》
中篇小說《青磚的樓房》《草青青》
短篇小徠說集《梨花屯客店一夜》《故鄉事》等。
其中短篇小說《鄉場上》《種包穀的老人》和《遠行》,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2011年年10月出版《今生》。
貴州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文學創作一級。中國作家協會理事。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全國第六、七屆政協委員,貴州省第八屆政協委員。
20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上半葉,何士光這個名字被貴州文學界私下稱為“一面旗幟”,無疑是對他獨特的文學表現形式和創作成果的肯定。即便在當下,文學越來越趨於邊沿(事實上文學已經真正回到它本來的狀態和軌道上)、甚至有不少想借文學“發跡”而非忠實於心靈苦旅的人紛紛拋筆而去的今天,何士光和他的另一種拷問生命的寫作仍然被很多人回想和言說。應該說,何士光的寫作分兩個階段,他發表在《人民文學》上的小說《遠行》和《日子》可以看作是一個分水嶺。儘管不那麼溝渠分明,但看得出,之後的寫作已不再囿於講述有頭有尾的故事和告訴讀者文本以內的東西。而是注重於,其實也是以自然散淡但並不缺乏語言張力,反倒韻味十足,滋性豐盈的筆風去探索瑣細的生活和平凡的日子。只是無論他以何種手段來表現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卻始終沒有放棄對人的關懷和對生命意義的追問。他20世紀80年的初的《鄉場上》、《種苞谷的老人》和《遠行》三次榮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奠定了他在貴州小說史中的顯著地位。審視他這個時期和後來刊載的大量文字,不難發現其不同文體所隱含的內蘊卻是一致的:便是對人生的覺醒及生命進程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