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果蔊菜

十字花科蔊菜屬植物

球果蔊菜即風花菜(拉丁學名:Rorippa globosa (Turcz.) Hayek),是十字花科、蔊菜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1米。全株無毛,莖直立,多分枝,葉片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下部葉常大頭羽裂,上部葉常不裂,先端漸尖或鈍,兩側具短葉耳,兩面無毛,邊緣具不整齊的齒裂;總狀花序頂生,花梗極短,花淡黃色,花瓣稍短於萼片,基部具短爪;短角果球形,無毛,頂端有短喙,種子多數,細小,卵形,棕褐色,有溝紋。5-6月開花,7-8月結果。

產於黑龍江,吉林、江寧、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雲南。生於濕地或河岸。俄羅斯、朝鮮、越南也有分佈。

形態特徵


球果蔊菜
球果蔊菜
幼苗 子葉橢圓形,先端鈍圓,有短柄,光滑。初生葉橢圓形,先端銳尖,葉緣有稀疏小牙齒,有柄,葉上面及葉柄被短毛。下胚軸較發達。
成株 株高25~80厘米,莖直立,有分枝,基部木質化,下部有毛,上部光滑無毛。葉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下延成短耳狀而半抱莖,邊緣呈不整齊齒裂,無毛。
花和子實 總狀花序頂生,花黃色,萼片卵形,花瓣倒卵形。短角果,球形,無毛,先端具短喙;種子細小,卵形,淡綠色,一端微凹,表面有縱溝。

綜合治理策略


防除應採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環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並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目前多數地方採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后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後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后,如果後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採取針對法進行補除。
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干水,葯后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
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后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
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採用針對法噴霧。

地理分佈


東北、華中、華南以及河北、山西、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台灣、江西、雲南等地區均有發生。

相關文獻


郭書普。水田常見雜草識別與防治原色圖鑑. 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