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橋老街

位於南京市高淳區

漆橋老街位於南京市高淳區,全長500米。

志載明代時為臨水埠岸集市貿易而形成的市鎮,街南北向橫跨河道,鬧市繁華處集中在漆橋附近,以往商戶在河邊用木柱搭起了“水榭”式建築,遠看類似高腳樓,近看卻是木板封牆,地方俗稱“水閣子”,雖為商戶於水中搭起了簡易式門面房,但面街背水,自然成景,為古鎮鬧區增加了幾分情趣。

地理環境


街景布局

漆橋老街,全長500米,東、南、西三面環水,外圍縱長1000餘米。主街弧型延伸,巷道對稱,整個平面布局類似蜈蚣之型。今老街區建築造形為磚木結構,抬頭觀望,屋檐外挑,對門間寬不足1米,單位、體建築三開間,兩側部分以木板作牆,臨街門面仍保留了木板矮牆。二層臨街設騎樓、花窗。布局前店后宅,上、下兩層,數進縱深百餘米。深入里弄探首凝望,不少老式住宅的面牆,仍保留了磚砌對稱氣流通風窗,俗稱“眉高眼低”;富戶人家門位砌厚牆,外有門罩,內設“門池”和防盜撐門杠龕,這類明代造型,作為江南古民居風格已稀有難覓。
綜觀老漆橋鎮大街小巷,實有青石路面一線天、“小巷深處有人家”的一派古樸幽雅意境。

歷史


漆橋古鎮居民以孔氏為主,均是春秋時期孔子的後裔,南宋時從北方遷到漆橋的是孔氏派行第五十四世孫孔文昱,至今已達八十四世左右,祖祖輩輩,繁衍子孫已達三十世,在附近各村有2萬多人,是孔子後裔較大居住地之一。
街中西向,原有一處孔氏宗祠,依中軸線前、后五進,兩側廂房計72間。可惜這處明末建築毀於戰火。漆橋老街建築裝飾與發達地區比較雖不那麼精美,但從巷邊、路旁遺存的古井圈、古碑、石磨盤、石臼、磚石雕以及“孔氏宗祠”、“平家池”等遺跡中,折射出一曲曲古鎮風華。漫步其間,彷彿時代倒流,外地難覓的鐵匠鋪鐵鎚聲今卻在街區叮噹回蕩。手工豆腐作坊散發出來的豆汁清香,商店內老式木製櫃檯,竹匠店現編現賣各類農具、籮筐,更為漆橋老街增添了幾分古韻。踏入漆橋老街區,陳跡蒼桑,步步是景,讓人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