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軒

太極拳一代宗師

徠李雅軒,名椿年,河北交河縣人,生於1894年,太極拳一代宗師。當時他的家鄉武風盛行,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他,從小練就了一身好武功。

李雅軒當年練功非常刻苦,每個動作都要潛心琢磨,做到形神兼備。經過千錘百鍊,直到楊老師滿意為止,所以得到楊老師的讚賞和器重。

少年習武


李雅軒
李雅軒
1914年,年滿20歲的李雅軒就開始與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天,李雅軒的好友張彬如家中來了客人,請雅軒公作陪。雅軒公與客人傅海田經過一番盤拳論技、友誼比試之後,李雅軒對太極拳的妙用佩服至極,第二天親自上門向傅海田學太極拳。從學數月後,覺得太極拳具有高深的哲理和技擊價值,便正式提出拜傅海田為師。傅老師對他說:“你天份極高,領悟能力頗強,我這點本事確實不能給你當老師。我的老師廣平楊澄甫,家學淵源海內獨步,我現在介紹你到楊老師那裡去重新學習。”經傅老師的推薦,李雅軒來到北京正式拜楊澄甫師宗為師。從此,李雅軒先生窮畢生精力,致力於太極拳功夫的研究。

南京赴任


李雅軒
李雅軒
1928年,楊澄甫受南京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之聘,赴南京國術館任教務長。此時,李雅軒為追隨楊師而不離其左右,這一年冬天,他變賣家產湊足路費,決心到南京去尋找楊師。誰知到了南京,才知道楊師一月前辭職離開了南京。此時,李雅軒盤纏將盡,舉目無親,進退兩難,適逢南京國術館招考教授班學員,全國武林高手雲集南京,在200多名武林高手參賽競爭中,他以精湛的技藝,博得全場陣陣喝彩。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親自下場和我師爺握手,他以最好的成績被國術館錄取。據知,李雅軒在中央國術館期間,有一位練少林六合槍的高手張某某,論及槍法,言下有輕視太極拳之意,遂二人交手切磋技藝。李雅軒用太極沾粘槍化、開來槍,隨其向後回抽之勢,陡然進步以太極十三槍之扔槍拋之,那人連人帶槍被摔出丈外,張某,感到十分佩服。

轉赴杭州


李雅軒
李雅軒
1929年,當李雅軒打聽到楊澄甫在杭州國術館任教育長,他立即請假離開南京到杭州追隨楊師,繼賣深造太極功功夫,並擔任該館太極拳主任教員之職,直到1934年。這期間,很多武林高手慕楊澄甫太極之名,來找楊澄甫試手的,都由李雅軒出面應付。雅軒公武德高尚,從不輕易出手傷人,比試時點到即止,不少高手交手后,連如何被打都搞不清楚,都說李雅軒先生的太極散手神出鬼沒,使人驚心動魄。

立業成都


1933年,楊澄甫師受廣東省府專程禮聘,到廣東傳播太極拳,浙江省國術館太極拳由雅軒公全權負責。1934年,南京組織太極拳社,雅軒公赴南京就任社長。1935年,在南京國民體育學校任武術社,李雅軒赴南就就任社長。1935年,在南京國民體育學校任武術設計員(舊官制,享受上校級軍官待遇),直到抗日戰爭爆發。1937年(七七事變)日寇飛機轟炸南京,李雅軒離開南京到武漢。1938年夏天,武漢危急,李雅軒又經沙市、宜昌,到重慶。同年秋天,來到成都,他以其精純的武功和高尚的武德,使太極拳在四川廣為流傳。
四川原國民黨某騎兵師師長徐俊,生得熊腰虎背,練就一身硬功夫。抗戰初期,他坐船到重慶朝天門碼頭,因一場誤會發生群斗,數十個碼頭工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他到重慶后,聽到李雅軒大名。一天,騎著高頭大馬,帶上兩名背槍的馬弁,找到李雅軒住所,見面便說:“聽說你的太極拳能夠擊人,我不信。今天特來會會你,看看到底如何?”李雅軒見他出言不遜,知道其來頭不小。見他如此傲慢地輕視太極功夫,心中不免有些生氣。徐俊生性好鬥,說干就干,舞動拳頭向李雅軒連連猛撲。李雅軒見不能避免,把心一橫,順勢退步采捌,徐俊接連被摔幾個大跟頭,爬起來說:“你的太極功夫很好,明日再見吧!”說罷拱手就走。

開門收徒


李雅軒
李雅軒
李雅軒心想,這下可闖禍了。誰知徐師長第二天擺了許多酒席,請雅軒公赴宴,還請了很多武術高手作陪,徐俊向李雅軒磕頭行拜師禮。徐夫人在敬酒時高興地說:“老徐今天找到到真正的好老師了。”此後,原國民黨第二十八集團副總司令郭勛棋,仰慕雅軒公武德高尚,也正式拜雅軒公為師。郭副司令後為起義將領,曾任四川省體委副主任之職。
李雅軒入川以後,在成都北校場國民黨軍校任太極拳教官。同年12月,四川省省長王纘緒聘李雅軒為四川省體育會設計員。據我師伯王明倫(他是原“國民黨陸大”盧鳳閣主任的少尉司書)在一篇文章中回憶,1944年,李雅軒被陸軍大學聘為將官班太極拳教授,官階少將級。1946年,李雅軒任國民黨二十八軍軍官總隊同上校教官。當時,教授的對象,是國民黨將校一級的高級軍官,有原國民黨的高級將領黃維衛立煌等。由於李雅軒生性耿直,不願媚事權貴,珍重自己的人格和太極藝術,一次在軍校教拳時,一國民黨中將主任黃某某對他說:“李教官,我今天開會累了,你陪我推推手,消遣消遣!”李雅軒聽了感到自己的人格受到侮辱,心想:你仗你官大,拿我當你的運動品,我今天要狠狠地教訓你一下!於是,在推手時狠狠地發了他幾個脆勁,當眾摔了他幾個筋斗,摔得他鼻青臉腫,弄得狼狽不堪。最後,以“目無長官”的理由,李雅軒被撤職處分。但是,他剛直不阿的精神,受到武林界的稱譽。

轉業裁判


解放后,李雅軒被聘為成都市政協委員。1953年代表西南地區參加在天津召開的“新中國第一屆民族形式體育大會”,他的精湛技藝,被當時天津報紙譽為“氣魄雄偉,舒展大方”,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7年,參加全國武術比賽,擔任裁判工作。

老年生活


1964年,李雅軒先生已70高齡,一場大病使他在成都人民醫院作了手術。病癒后,照常練功授拳。有一次,在人民公園內,李雅軒和我師伯趙清溪推手。趙清溪身材魁梧,體重200多斤,功夫學得很好,雅軒公經常誇他有天才。只見李雅軒輕輕一搭手,趙毫無辦法,脫離不開,不得已奮力掙扎。只見李雅軒神氣一揚,手輕輕往前一送,趙則仰面跌出。事後,趙清溪說:“哎呀,老師的功夫怎麼病後越髮長了?”
李雅軒75歲那年,在成都好友查拳名家張英振先生家中作客,與其友山東武林摔跤高手大力士王應亮相遇,王說:“李老師,你用你的太極拳,我用我的摔跤,作一次友誼賽如何?”雅軒公真乃寶刀不老,雄心不息,欣然答應。王上前一把抓住李雅軒,想用“大別子”把他掀翻在地,動作非常之快。此時,張英振先生在場尚未看清李雅軒用何法破解,只見王則撲通一聲跌倒在地。
我師爺李雅軒一生好學不倦,晚年亦不斷探討拳理,他常對我的老師們說,太極拳理論高深,盡平生之精力尚不能明其底蘊。打楊式太極拳,就要保持楊老師教授的純正風格,推手就要有楊老師推手的味道,不然就不叫楊式太極拳。
1975年,我師爺已是82歲高齡。據我老師說,當時他老人家兩腿紅腫疼痛,病情極為嚴重,不能行走了。此時,闊別18年的北京一拳友蓋老師專程來成都和我師爺切搓拳藝。一見他兩腿不能行走,嘆息:“近些年來,我時時鑽研太極拳,想和您交流心得,可惜您……”我師爺說:“不妨事,我坐在椅子上和您推吧。”於是,一上手老師連連被拋倒在床上。薔老師佩服極至,誠心想拜我師爺為師。我師爺說:“你我是多年的老朋友,我們認為師兄弟吧!”於是,蓋老師在楊澄甫宗師的遺像前三鞠躬,成為楊門弟子。
陳龍驤老師說,回首先師音容笑貌,宛然如昨。記得1969年時,李雅軒先生已75歲,在講解劈劍要領時,讓他們十來個青年人拿著竹劍圍著進擊他一人,他們一出手則被我師爺的竹劍擊中腕部。其身法之敏捷,步法之輕快,連20多歲的人都趕不上。

好友回憶


2002年初夏,我在成都陳龍驤老師的父母家中,90多歲的陳爺爺雖然記性不好了,但他偶爾想起,說出我師爺的彈弓絕技,在數十步外,百發百中,能先將一彈射向空中,緊接著發第二彈將空中的第一發彈打碎……
知道我師爺的人都說他為人耿直,但平易近人,和藹可親。說他教學嚴格,注重武德教育。在十年浩劫動蕩不安的日子裡,他的學生沒一個去參加武鬥。他非常關心疼愛學生,特別對家庭困難的學生,經常給予生活上的援助;學生生病了,他總是親自去探望,噓寒問暖。他幾十年如一日在公園或省市委黨校義務授拳。從學者有原四川省副省長童少生、市委書記廖井丹、宣傳部長白紫池、市委秘書長金力聲、副市長齊魯豫等領導同志,以及廣大人民群眾。

不幸病逝


1976年,李雅軒先生因病搶救無效,病逝於成都,享年83歲。他的逝世,是我國武術界的一大損失。他在四川近40年,貢獻卓著,培養出整整一代太極拳人才,從學者不下萬餘人,名徒甚廣。今天,他老人家所傳的拳藝已走出四川,走出國門,享譽海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