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遠古文化
中國遠古文化
本書的取材基本來自三個方面:一是考古學資料,這是最基本的史料,相當於遠古歷史的骨骼,是確定歷史隧道的坐標,儘管它殘缺不全,又不會說話,但它的實證價值是不可懷疑的;第二是民族學資料,它有“社會活化石”之稱,其中的民族文化比較完整;結構和功能明確,還附有生動的傳說,雖然它是遠古歷史在近代的殘存,但它有助於印證、補充考古學資料,尤其在社會組織、婚姻形態、原始思維、宗教信仰等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三是神話學資料,神話是想像的創作,但其中保留不少遠古歷史的影子,如《山海經》中的鑿齒民,就保留了東夷的拔牙影子。類似歷史影子對再現遠古歷史也是不可或缺的。筆者在搜集、綜合以上歷史圖像的過程中,也作了一定研究,並配合一定的解說。為了進行比較研究和了解外部世界的史前社會,本書除了展示中國史前文化外,也介紹不少外國的史前文化。本書除了展示中國史前文化外,也介紹不少外國的史前文化。這樣,古今比較對照,中外相互印證,會使讀者對人類史前社會有一個較為具體、形象的認識。
《中國遠古文化》是以史前社會的物質文化遺存為主線展開的,包括八個部分:一是最早的發明,分別敘述了石器、石球、鏢槍、取火和弓箭的發明及其在人類童年的偉大作用。二是產品加工業,人類謀取的各種產品,並不能直接變成衣食用度之物,必須經過一定加工製作,於是出現了木作、皮作、紡織、制陶和玉作等手工業。四是物質生活,也就是衣食住行等領域。五是生育風俗,分別敘述了人由生到死的幾大儀式:誕生禮、成年禮、婚禮和葬禮。六是文化娛樂,內容有科學知識、繪畫、雕刻、音樂和舞蹈。七是宗教信仰,有鬼神、巫覡、祭祀和巫術等內容。八是文明的曙光,其中有階級、戰爭、王權、法律、城堡和文字幾部分。
宋兆麟,男,1936年出生,漢族,遼寧遼陽人,畢業於北京大學考古系,現任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並在全國範圍內從事田野(民族)調查與研究活動。主要著作:《中民遠古文化》、《尋根之路(本教)》、《會說話的巫圓》、《女兒國親歷記》、《最後的迫不捕豬者》、《巫覡》。
馮莉,彝族,中國社科院研究生畢業。先後在台灣《漢聲》、美國環球華文傳媒集團從事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工作。主編有《文化學辭典》、《馬克思主義與人類學》等書。
書評
人來自何方?最早的工具是什麼?原始人怎樣取火?當時靠什麼方式謀生?所獲得的產品怎樣進行加工?衣服是怎麼發明的?房子是怎麼搭成的?還有原始人婚配的形式、宗教信仰狀況等等,都是人們經常質疑的地方。這些問題也經常盤旋在我們的腦海中,這是我們長期留心搜集遠古時代圖像資料的一種動力。
前言
第一章 最早的發明
第一節 石器
第二節 石球
第三節 鏢槍
第四節 取火
第五節 弓箭
第二章 謀食方式
第一節 採集
第二節 狩獵
第三節 捕魚
第四節 農業
第五節 飼養
第三章 產品加工業
第一節 木作
第二節 皮作
第三節 紡織
第四節 陶作
第五節 玉作
第四章 物質生活
第一節 住所
第二節 爐灶
第三節 傢具
第四節 飲食
第五節 服飾
第六節 交通工具
第五章 生育風俗
第一節 誕生
第二節 成年
第三節 婚姻
第四節 喪葬
第六章 文化娛樂
第一節 科學知識
第二節 繪畫
第三節 雕刻
第四節 音樂
第五節 舞蹈
第七章 宗教信仰
第一節 鬼神
第二節 巫覡
第三節 祭祀
第四節 巫術
第八章 文明曙光
第一節 階級
第二節 戰爭
第三節 王權
第四節 法律
第五節 城堡
第六節 文字
結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