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博物館

綜合性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China),簡稱國博,位於北京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東側,東長安街南側,與人民大會堂東西相對稱,是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國博藏品數量為100餘萬件,展廳數量48個。是世界上單體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也是中華文物收藏量最豐富的博物館之一,整體規模在世界博物館中位居前列,2013年達到745萬人次,是全世界最受遊客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2018年3月,國家博物館正式取消紙質門票,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進入國博參觀。 2019年4月10日重裝開館。

2020年6月18日,國家博物館預約服務系統顯示,在觀眾預約參觀之前,需要在預約界面的對話框中選擇是否做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觀眾只有選擇“是”,才可以進一步進行門票預約。

建築背景


建築歷程

國家博物館
國家博物館
2007年3月17日,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舉行動工儀式,老建築拆除開始。
2007年7月23日,初步設計和概算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
2007年7月26日,老館結構加固工程進場施工。
2007年8月19日,新館基坑開挖。
2008年3月18日,工程總承包城建集團進場施工。
2008年7月底,在奧運盛會之前完成了老館外立面亮相。
2008年12月18日,新館結構封頂。
2009年12月完成了老館辦公區裝修工作,全館職工2010年2月順利回遷,確保了國家博物館各項業務及對外文化交流工作的正常開展。
2010年6月中旬,完成擴建部分外檐亮相。
2011年3月1日,改擴建工程竣工典禮在新建成的西入口大廳舉行。

歷史沿革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1912年7月9日,中華民國政府教育部決定設立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以國子監為館址。
1918年7月,遷址到故宮的端門與午門。
1920年11月,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成立。
1926年10月,正式開館。
1949年10月,改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隸屬中央人民政府文化部。
開國元勛文物館
開國元勛文物館
1950年3月,成立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設址在北海團城,不久遷入故宮西華門武英殿。
1958年10月,在天安門廣場東側修建新館。
1959年8月工程竣工,成為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十大建築之一。
1959年10月,"中國通史陳列"公開預展。
1960年8月,“北京歷史博物館”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央革命博物館”更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
1969年9月,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合併,稱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
1983年初,分設為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
2003年2月28日,兩館再次合併,成立中國國家博物館。
非洲雕刻
非洲雕刻
2007年1月31日,國博閉館開始擴建,設計方案於同年春季公布。
2011年3月,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放,此後試運營一年舉辦50餘個展覽,接待國內外觀眾410多萬人次。
2018年3月,國博正式告別紙質門票,實行免票參觀,觀眾持身份證即可直接入館。除了身份證,非紙質臨時身份證、老年證、戶口本、戶籍證明、社保卡、中小學生學生證、殘疾證、軍官證、士兵證、護照、港澳通行證、台胞證、駕照等有效證件也都可以作為入館憑證。
2019年3月20日16:30,因施工原因,國博將閉館一段時間,恢復開放時間將另行通知。
2019年9月21日至10月2日,根據工作需要和安排,中國國家博物館暫停對社會開放。
2019年10月3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重新開館。
2020年10月10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中國戲曲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協同發展、互惠雙贏的原則,在舉辦展覽、藏品徵集、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深入合作。
2020年10月30日,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2021年,入選國家一級博物館名錄。

建築特色


結構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總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總用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築高度42.5米,地上5層,地下2層。
建築由兩軸兩區構成。兩軸為:由西門到東門的東西軸線和由南到北的南北軸線。兩區為:由中軸內中央大廳分隔的南北兩個展區。西門面向天安門廣場,與人民大會堂相對;北門面向長安街。南北藝術長廊長260米,高28米;頂部有368個採用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藻井,有著獨特的裝飾、採光、照明和通風等作用。樓頂有近2萬平方米的屋頂綠地,表現出了環保和節能的理念。
截止至2013年,有展廳數量48個,最大的2000平方米,最小的近800平方米。
另有近800個座位的劇場、近300個座位的學術報告廳(兼數碼影院)、600平方米的演播室,以及2800平方米的圖書館。還有大面積對公眾開放的休閑公共空間以及600個車位的地下停車場。

主要景觀


展覽和產品

年份藏品數量(件套)珍貴文物(件 套)
20191,400,000302,056

館藏精品

藏品名稱藏品介紹圖片
人面魚紋陶盆
此彩陶盆呈紅色,口沿處繪間斷黑彩帶,內壁以黑彩繪出兩組對稱人面魚紋。人面呈圓形,頭頂有似髮髻的尖狀物和魚鰭形裝飾。前額右半部塗黑,左半部為黑色半弧形。眼睛細而平直,似閉目狀。鼻樑挺直,成倒立的“T”字形。嘴巴左右兩側分置一條變形魚紋,魚頭與人嘴外廓重合,似乎是口內同時銜著兩條大魚。另外,在人面雙耳部位也有相對的兩條小魚分置左右,從而構成形象奇特的人魚合體。在兩個人面之間,有兩條大魚作相互追逐狀。整個畫面構圖自由,極富動感,圖案簡潔並充滿奇幻色彩。古代半坡人在許多陶盆上都畫有魚紋和網紋圖案,這應與當時的圖騰崇拜和經濟生活有關,半坡人在河谷階地營建聚落,過著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定居生活,兼營採集和漁獵,這種魚紋裝飾是他們生活的寫照。
仰韶文化的彩陶圖案中有大量的動物形紋飾,如魚、鹿、蛙等,以魚紋最為典型。人面魚紋彩陶盆是公認的彩陶藝術精品。類似內容的彩陶盆在遺址中出土了很多件,多作為兒童瓮棺的棺蓋來使用,很像一種特製的葬具。人面由人魚合體而成,人頭裝束奇特,像是進行某種宗教活動的化妝形象,具有巫師的身份特徵,因此這類圖畫一般被認為象徵著巫師請魚神附體,為夭折的兒童招魂祈福。也有人認為人面與魚紋共存構成人魚合體,寓意魚已經被充分神化,可能是作為圖騰來加以崇拜。
人面魚紋陶盆
人面魚紋陶盆
大盂鼎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於陝西郿縣禮村,先後為當地鄉紳郭氏、縣令周廣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蔭等所有,1951年潘氏後人潘達於女士將其捐贈予上海博物館,1959年入藏中國歷史博物館(今中國國家博物館)。而另一尊同為盂所鑄之鼎,形制略小,習稱“小盂鼎”,器上銘文涉及西周與鬼方之間的戰事,但此器在輾轉收藏的過程中已不見蹤跡,僅於著錄中保存銘文拓本。大盂鼎器壁較厚,立耳微外撇,折沿,斂口,腹部橫向寬大,壁斜外張,近足外底處曲率較小,成垂腹狀,下承三蹄足。器以雲雷紋為地,頸部飾帶狀饕餮紋,足上端飾浮雕式饕餮紋,下襯兩周凸弦紋,是西周早期大型、中型鼎的典型式樣,雄偉凝重。
器內壁鑄銘文19行291字,記述了周康王二十三年九月冊命盂之事。銘文中周康王向盂講述文王、武王的立國經驗與商內、外之臣僚因沉湎於酒以致亡國的教訓,告誡盂要效法其祖先,忠心輔佐王室,並賞賜盂鬯、命服、車馬、邦司、人鬲、庶人等。《尚書·酒誥》是周公旦所作,用以告誡被封在商故地朝歌的武王少弟康叔封,文中有一語句“惟荒腆於酒,不惟自息乃逸,厥心疾很,不克畏死。辜在商邑,越殷國滅,無罹”,大意是說商紂好酒,不思其過,最終導致國滅邦亡。與大盂鼎銘文所言相合,透露出周人對於商人嗜酒誤國這一前車之鑒的警示。
此器銘文中用字筆畫粗細不等,且如“王”、“在”、“正”、“土”等字中有許多圓形或方形團塊,象形意味仍較濃。又如銘文中“有”、“厥”、“又”等字波磔分明,體現了用筆過程中自覺的提、按意識。通篇文字布局規整,書風凝重。
大盂鼎
大盂鼎
三星塔拉玉龍
玉龍由墨綠色的岫岩玉雕琢而成,周身光潔,頭部長吻修目,鬣鬃飛揚,軀體捲曲若鉤。造型生動,雕琢精美,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
新石器時代很多遺址中都發現有類似龍形的遺存,或為蚌塑,或為彩繪,或為雕塑。關於龍的原型,研究者們提出過各種假說,如蛇、鱷魚、蜥蜴、魚、鯢、馬、牛、豬、鹿、熊、虎、蠶、蠐螬、松樹、雲、閃電等等。商代甲骨文中的“龍”字和婦好墓出土的玉龍都顯示,龍是一種巨頭、有角、大口、曲身的神獸。新石器時代最符合這些特徵的文物應屬紅山文化中的這種蜷體玉龍,安徽含山凌家灘、湖北天門肖家屋脊也都有類似的玉龍形象,它們有可能是龍的原始形態。關於龍的起源說法不一,有蜥蜴說,鱷魚說,至於龍首則有來自馬首、牛首或豬首之說。這件玉龍是中國已發現的時代較早的龍的形象之一,從其首部特徵看,吻部較長,鼻部前突,並上翹起棱,端面截平,有2個並排的鼻孔,似有豬首特徵。這件玉龍用黑綠色玉製成,琢磨精細,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
三星塔拉玉龍
三星塔拉玉龍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外表呈紅色,作直壁平底圓筒狀。陶缸外壁有彩繪一幅。畫面左側為一隻站立的白鸛,通身潔白,圓眼、長嘴、昂首挺立。鸛嘴上銜著一條大魚,也全身塗白,並用黑線條清晰描繪出魚身的輪廓。畫面右側豎立一柄石斧,斧身穿孔、柄部有編織物纏繞並刻劃符號等。白鸛的眼睛很大,目光炯炯有神,鸛身微微後仰,頭頸高揚。魚眼則畫得很小,身體僵直,魚鰭低垂,毫無掙扎反抗之勢,與白鸛在神態上形成強烈的反差。
陶缸屬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類型,作者用白色在夾砂紅陶的缸外壁繪出鸛、魚、石斧,以粗重結實的黑線勾出鸛的眼睛、魚身和石斧的結構。左繪有鸛鳥一隻,昂首挺立,六趾抓地,二目圓睜,口含一條大魚;右繪一把石斧,斧頭捆綁在豎立的木棒上端。作者為表現鶴的輕柔白羽,把鸛身整個塗抹成白色,猶如後代中國畫的“沒骨”畫法;石斧和魚的外形則採用“勾線”畫法,用簡練、流暢的粗線勾勒出輪廓;斧、魚身中填充色彩,猶如後代中國畫的“填色”畫法。由於這幅畫具備了中國畫的一些基本畫法,有的學者認為它是中國畫的雛形。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鸛魚石斧圖彩陶缸
子龍鼎
子龍鼎,因器內壁近口緣處鑄有銘文“子龍”而得名。此器厚立耳,微外撇,外側飾兩周凹弦紋,折沿寬緣,腹部橫向寬大,微下垂,下承三蹄足。器頸部以雲雷紋為地,周飾2類6組浮雕式饕餮紋,足上端飾高浮雕式饕餮紋,下襯三周凸弦紋。
據傳,子龍鼎系20世紀20年代出土於河南輝縣,后流入日本,又輾轉至香港。2006年4月,在中央財政設立的“國家重點珍貴文物徵集專項經費”的支持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子龍鼎徵集回國。
子龍鼎所鑄銘文“子龍”之“子”字較小,下“龍”字以雙線勾勒,虯勁有力,恰如一豎立且尾部向右上盤卷的龍形,瓶形角,圓目,張口,生動傳神。器頸部所飾,一為有首無身饕餮紋,瓶形角;二為首身完整饕餮紋,卷角較寬,尾部下卷,爪後有長距,以凸起的鼻樑部位為對稱軸線,軀幹向兩側同時展開,形成一首雙身,意在以平面展示立體。兩類饕餮紋相間環列,靜中求變。整個饕餮紋帶由一個單元紋樣向左右兩方反覆連續伸展構成,整齊並富有節奏。器足上端所飾饕餮紋卷角如羊,角尖部內卷並高高凸起,愈顯動感,也與鼻樑部位聳起的扉棱增加了器物的穩定。
子龍鼎造型雄偉,在商代圓鼎中體積最大,而且鑄造精細,是中國古代青銅鑄造技術的經典之作。
子龍鼎
子龍鼎
後母戊鼎
器厚立耳,折沿,腹部呈長方形,下承四柱足。器腹四轉角、上下緣中部、足上部均置扉棱。以雲雷紋為地,器耳上飾一列浮雕式魚紋,耳外側飾浮雕式雙虎食人首紋,腹部周緣飾饕餮紋,柱足上部飾浮雕式饕餮紋,下部飾兩周凸弦紋。
“後母戊”青銅方鼎(曾稱“司母戊鼎”),形制巨大,雄偉莊嚴,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國古代最重的青銅器。器腹部內壁鑄銘“後母戊”,是商王母親的廟號。
“後母戊”青銅方鼎器身與四足為整體鑄造,鼎耳則是在鼎身鑄成之後再裝范澆鑄而成。鑄造此鼎,所需金屬原料超過1000千克。製作如此大型器物,在塑造泥模、翻制陶范、合范灌注等環節中,存在一系列複雜的技術問題。“後母戊”青銅鼎的鑄造,充分說明商代後期的青銅鑄造不僅規模宏大,而且組織嚴密,分工細緻,足以代表高度發達的商代青銅文化。
此外,經光譜定性分析與化學分析的沉澱法所進行的定量分析,“後母戊”青銅鼎含銅84.77%、錫11.64%、鉛2.79%,與戰國時期成書的《考工記·築氏》所記鼎的銅錫比例基本相符,從中可見中國古代青銅文明的內在傳承。
後母戊鼎
後母戊鼎
虎紋石磬
商,打擊樂器,1950年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長84厘米、寬42厘米、厚2.5厘米。
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就有了石磬。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多件商代石磬,婦好墓中出土5件長條形石磬,製作比較精細,磬身上分別刻有文字和鴞紋,其中有3件,均為白色,泥質灰岩,形亦相近,可能是一套編磬。這件虎紋石磬可稱為商代磬中之王,正面刻有雄健虎紋,據測定此磬已有5個音階,可演奏不同樂曲。
虎紋石磬
虎紋石磬

展廳介紹

古代中國
《古代中國陳列》展出文物2026件,包括一級文物521件。陳列以王朝更替為脈絡,以珍貴文物為核心,展現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發展特點,展示各族人民共同締造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陳列分為遠古時期、夏商西周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秦漢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隋唐五代時期、遼宋夏金元時期、明清時期八個部分。各部分介紹與重要展品如下:
1、遠古時期
觀眾可以看到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等舊石器時代人類的文物與複製品。打制石器、獵物殘骸、用火痕迹、骨針、獸牙貝殼裝飾品反映當時的生產生活內容與審美情趣。從八千年前的稻穀到六千年前的母系氏族村落模型則表現了新石器時代的發展,農耕技術的提高催生了手工業、文字、文化藝術和宗教,社會開始發生分化。
2、夏商西周
鎮館之寶——後母戊鼎
鎮館之寶——後母戊鼎
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形態的形成與初步發展階段。王權政治得以強化並不斷完善。青銅鑄造達到鼎盛,鑄就了中國歷史上的“青銅時代”。青銅銘文與甲骨文表明漢字已經發展到成熟階段。西周統治者推行禮制,重在彰顯、維護等級秩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青銅爵:二里頭文化(夏代)。中國最早的青銅容器之一,為商周青銅鑄造的鼎盛奠定了基礎。
青銅鏡:齊家文化。已知時代較早的青銅鏡之一,奠定了中國古代青銅鏡的基本形制。
乳釘紋青銅方鼎:商代。商代前期青銅器,證明其出土地鄭州曾是商代都城。
婦好三聯甗、婦好鴞尊、商婦好青銅偶方彝、商後母辛青銅觥,皆出自商王武丁時期的婦好墓,造型皆前所未見,華美瑰麗。
龍虎紋青銅尊:商代。紋飾繁縟華美,集線雕、浮雕技法於一身,反映了商文化對淮夷部落的影響。
四羊方尊:商代。可能是三苗部落受商文化影響的產物,羊首造型獨樹一格,分鑄技藝複雜,蜚聲海內外。
3、春秋戰國
西周以來的禮制分崩離析,社會結構發生根本性變化,學術思想百花齊放,民族間相互融合,華夏民族主體形成,整個社會在征戰兼并中逐步走向統一。
• 王子午鼎:春秋楚國。器身上的龍形怪獸飾物是中國最早的失蠟法實例之一,在長篇銘文中使用鳥篆體也十分罕見,因此被譽為楚式鼎之冠。
• 吳王夫差鑒:春秋吳國,器主為一代名主吳王夫差,因在山西出土,是研究吳晉關係的重要資料。
• 朱繪陶獸耳方壺:春秋燕國,造型與紋飾均仿青銅器,以陶土為材質極為少見。
4、秦漢時期
中國進入大一統時代。琅琊刻石、陽陵銅虎符、秦兵馬俑等文物表明秦始皇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漢兵馬俑、綠釉陶樓、五銖錢紋銅鼓、扶風紙等則展示了西漢的強盛、東漢豪強勢力的擴張、各民族聯繫的加強、中外交流的空前發展以及科學文化的輝煌成就。
• 琅琊刻石:秦代。秦始皇曾東巡留下刻石七處,現僅存兩處,琅琊刻石為其一,是秦皇統一功績的珍貴例證,石上小篆文相傳為李斯所書。
• 楊家灣彩繪陶兵馬俑:西漢。陶俑描繪精、數量多、配套全、品種繁新、步武嚴整,為漢代出土文物所罕見。
5、三國兩晉
社會動蕩,政權更迭頻繁。陶文武官俑、陶牛車、陶駱駝表現了民族融合的進程。青瓷與黑瓷反映了中國瓷器的新成就。社會的變革、中外文化的交融則通過《職貢圖》卷、鄧縣畫像磚等文物體現出來。
• 陶院落:三國吳。如實表現了廳堂、正房、廂房、前後門、門樓、角屋等建築,有可能是孫吳宗室特有的隨葬品。
• 陶耳杯:三國魏。出土於曹植墓,墓內隨葬品多為陶器,反映了這位歷史名人的凄涼晚景。
• 青瓷羊形燭台:三國吳。瓷羊形體雍容,釉色勻凈,色澤淡雅,是早期瓷塑精品。
6、隋唐五代
嵌珍珠寶石金項鏈
嵌珍珠寶石金項鏈
中國歷史進入全面繁榮的新階段。無論是隋唐前期的鼎盛局面,還是唐朝後期至五代十國的社會變革和發展轉折,其宏大的格局、開放的氣勢、壯闊的場面,均為前代所無法比擬。當時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內地和周邊民族關係更加密切,中外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中國許多科技成就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三彩駱駝載樂俑:唐代。生動塑造了一頭駱駝與五名男子形象,巧妙誇張了人與駝的比例,釉色鮮明潤澤,代表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錢鏐鐵券:唐代。“丹書鐵券”的珍貴實物,作用相當於“免死金牌”,是中國最早也是保存最為完整的一件御賜鐵券。
彩繪浮雕武士石刻:五代。造型生動,色彩艷麗,形式罕見。原物有一對武士,各肩負一青龍和鳳鳥,早年被盜出國,后追回鳳鳥件,美國收藏家安思遠得知后將所藏青龍件捐贈國博。
7、遼宋夏金元
中國從多民族政權的並立走向統一。宋元名窯瓷器反映了手工業的重大發展,紙鈔的應用表明商品經濟愈加活躍。城市生活也變得豐富多彩,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聯繫不斷加強。
鎏金鹿紋銀雞冠壺:遼代。帶有明顯唐代金銀器特徵,又保留契丹民族的造型特色,是存世僅見的銀質雞冠壺。
《中興四將圖》卷(複製品):南宋。傳為劉松年作,所繪人物比例準確,姿態自然,是南宋肖像畫中的傑作。
綠釉鴟吻:西夏。古建築正脊兩段的構件,釉面光亮,造型威猛,是西夏皇陵出土的最大最完整的建築構件。
8、明清時期
明孝靖皇后鳳冠
明孝靖皇后鳳冠
中國古代王朝體系的最後階段,中央集權專制統治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京城規劃圖、景德鎮官窯瓷器等文物反映出超越前代的繁榮。但是,中國這一農業文明古國正與後起的工業文明大國悄然拉大差距,預示著新時代的到來。
鄭和銅鐘:明代。鄭和第七次、也是最後一次下西洋前為祈求平安鑄造的銅鐘,是鄭和一生壯舉的見證。
開荒執照:清代。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由雲南地方政府頒發給麗江府魯甸人沙立目的土地憑證,附有民國四年(1915年)雲南財政廳頒發的驗契,證明這塊由沙家開墾的土地一百多年間一直在沙家名下。
霽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清代。景德鎮御窯專為圓明園海晏堂燒制的陳設品,海晏堂即為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的安放處,1860年慘遭英法聯軍焚毀,海晏河清尊因此愈顯珍貴。
徐揚《乾隆南巡圖》卷:清代。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清高宗第一次南巡江浙的歷史畫卷,共12卷,分為紙本和絹本。絹本已散佚,紙本全12卷皆藏國博。
復興之路
《復興之路》展覽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基本陳列的最新發展。近代部分以2300多件實物、文獻、圖片、圖表、模型、繪畫、雕塑、舊址復原、模擬景觀等展品,展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100多年的歷史。當代部分則與近代部分相銜接,反映中國現代歷史的進程。
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收藏中國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近代和現代的革命歷史文物,再現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起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00多年近代中國歷史發展概貌。中國革命博物館當時是中國近、現代文物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館,基本陳列是“近代中國”和“當代中國”。
專題陳列
1、國博典藏《乾隆南巡圖》長卷數字展示
展期:專題展示(常設)
地點:南6展廳
票價:免費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
《乾隆南巡圖》是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的國寶級書畫珍品之一。全套共十二卷,縱六十八·六厘米,總長一五四一七厘米,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的情景。
乾隆十六年,為了奉年屆六旬的皇太后南下游賞,乾隆皇帝仿效聖祖康熙皇帝的南巡舊例,從北京出發,最後從紹興迴鑾。全程五千八百餘里,歷時一百一十二天。乾隆皇帝共寫了五百二十餘首御制詩,並從中選出十二首,本著“以御制詩意為圖”的原則,令宮廷畫師徐揚依前後次序分卷描繪。圖卷以中國畫的寫實手法,將詩、書、畫三者結合起來,描繪了乾隆南巡期間省方問俗、察吏安民、視察河工、檢閱師旅、祭祀禹廟和遊覽湖山名勝的情景。
2、中國國家博物館典藏——中國古代書法
展期:專題陳列(常設)
地點:南12展廳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書法家協會
文字之始,即書法之始。在人類藝術的寶庫中,中國漢字書法藝術是一門獨步世界的藝術奇葩,是中華民族最優秀的傳統文化代表。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是中國書法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離開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土壤,書法則無從談起。古人云:“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人們書寫漢字,作為記錄的手段時,具有文化交流、傳播的實用價值,而在書寫過程中對漢字進行藝術創作時,具有極其鮮明的藝術價值。
中國國家博物館一直重視對古代書法的徵集與收藏,歷經百餘年的努力和積累,至2013年,收藏古代書法門類涵蓋甲骨、金文、陶文、磚瓦文、璽印、錢幣、文書、寫經、碑拓、宋元明清書家名作,數量已達3萬餘件,這一數量在國內同類收藏中位居前列。這些書跡是中國古代書法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書法藝術史上的重要文化遺產,能夠充分反應中國書法藝術發展的基本脈絡和變化,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3、大美木藝——中國明清傢具珍品
展期:專題陳列
地點:北9展廳
傢具是社會物質生活的一部分,與人們的日常起居活動密不可分;傢具更是文化藝術的結晶,從古到今,伴隨著人類文明的進程不斷發展和演變。中國古代傢具經歷了由低型向高型的嬗變過程。漢以前人們席地而坐,傢具以矮型的席、案、床、榻等為主,明代中期以後,高型傢具進入成熟階段,除髹漆傢具外,還出現了更為精美的硬木傢具。明、清傢具反映了中華民族的審美情趣、思想觀念和文化傳統,代表了中國古代傢具的最高工藝水平。
展覽所遴選的近百件傢具珍品,均為中國明清時期的髹漆傢具和硬木傢具的精華,也是中國古代傢具發展歷程中巔峰時期的代表。除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主要藏品外,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甘肅省武威市博物館、香港研木得益、嘉木堂等著名收藏機構也奉獻了部分珍品。
交流展廳
1、永遠的思想者——羅丹雕塑回顧展
展期:2014/11/28 - 2015/3/22
地點:國家博物館北10(N10)展廳
票價:50元
2、瑪雅·美的語言
展期:2014/11/14 - 2015/3/8
地點:北11展廳
票價:30元
瑪雅的造型藝術展示了人性化的神、動物、植物以及超自然力量的生靈,但是其中心主題是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它不僅揭示了人類的孕育過程、人的概念以及美的典範,還彰顯了它在宇宙和諧中的位置。
在其眾多藝術表現形式中,一部分是精湛的現實主義藝術表現,而另一部分是強烈的象徵主義和個人的詮釋,從面部特徵、軀體體格、甚至還有畸形和疾病到體現各類活動和身份的不同類型的服裝和姿勢等,瑪雅人充分展示了構成其社會個體的多方面的細節。
3、列夫·托爾斯泰與他的時代
展期:2014/9/24 - 12/21
地點:北19展廳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俄羅斯雅斯納雅·波良納莊園博物館 莫斯科國立列夫·托爾斯泰博物館
票價:30元
“列夫·托爾斯泰與他的時代”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俄羅斯雅斯納雅·波良納莊園博物館及莫斯科國立列夫·托爾斯泰博物館共同舉辦,展品共255件(套),包括油畫、版畫、素描、雕塑、徽章、手稿、書籍、信件、照片、紡織品、金屬製品、生活用具等。這是關於列夫·托爾斯泰主題的規模最大的海外展覽,也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首個以世界文化巨人為展示對象的大型展覽。
展覽全面展現文化巨人列夫·托爾斯泰的生活、思想與藝術成就,分成5個單元:家庭、文學、探尋、中國、迴響。重點展品包括俄羅斯繪畫大師伊利亞·列賓所繪《列夫·托爾斯泰肖像》,蓋依及金茲堡創作的列夫·托爾斯泰雕塑,《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手稿、名家繪製的列夫·托爾斯泰作品的系列插圖畫及列夫·托爾斯泰的生前遺物等。
在設計風格上,展覽將追求散文化、具象化、俄羅斯化;大量使用圖片、視頻等手段,烘托展品;借鑒俄羅斯文化的元素,包括19世紀中後期俄羅斯經典繪畫與古典音樂等藝術元素。
臨時展廳
1、吉光片羽——書法家寫王蒙文句展
展期:2014年12月27日 - 2015年1月11日
地點:南1展廳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書法家協會
在中國當代文學中,王蒙是一位有著獨特經歷與風格的作家。他與新中國一同成長,一起沉浮,他不僅進行文學創作與研究,還投身於社會生活與政治生活之中。他視野廣闊,思想深邃,與時俱進,貼近群眾。他的作品,始終緊貼時代脈搏,彰顯著大格局中的大智慧,給人以豐富的精神營養。
2、塑魂鑒史——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題雕塑展
展期:2014年12月9日下午4時開幕
地點:西大廳公共空間
主辦:中國國家博物館 中國美術家協會 中國藝術研究院 中國美術館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擴建工程大型組雕是吳為山先生於2005年始接受江蘇省委、省政府之邀請創作的,於2007年12月13日落成。
整個紀念雕塑分別以《家破人亡》、《逃難》、《冤魂吶喊》、《勝利之牆》四組雕塑形成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表現了劫難中的中國人民的形象。這裡展出的是《逃難》主題的群雕。作者立足於人類歷史的高度將個人情感融入民族情感、人類情感。旨在記住歷史,不要記住仇恨,以祈求世界和平。
3、連紫華瓷藝作品展
展期:2014/11/26 - 2015/1/9
地點:南14展廳
德化窯是中國最重要的民窯之一,在世界陶瓷史上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連紫華作為新生代德化瓷雕的優秀傳人,具有很高的藝術悟性,傳統功力深厚,尤長於傳統佛教人物的塑造,形神俱佳、高貴典雅,大朴善美,深具明代白瓷雕塑之氣象。
4、月球樣品001號·見證中華飛天夢
2021年2月22日,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首次公開亮相。之後,月壤將在國博展出。

文化活動


活動建設

月壤
2021年2月27日上午,“月球樣品001號·見證中華飛天夢”展覽開幕式暨捐贈入藏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西大廳舉行。展覽向公眾開放參觀,未來還將赴各地巡展。

學術研究

館刊
2003年中國國家博物館組建之後,時代又賦予了館刊新的使命。在經歷了歷時3年半的改擴建工程之後,國家博物館以其近20萬平米的建築成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博物館,成為國家重要的文化窗口,而“歷史與藝術並重”的辦館定位,成為國家博物館時代轉型的重要標誌。這就需要有一份能夠反映“歷史與藝術並重”的館刊,以完善國家博物館的學術建設。
2011年,國家博物館對《中國歷史文物》和《近代中國與文物》進行改刊,更名為《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圖六),並突出“歷史與藝術並重”的辦刊理念。
新館刊為國際標準大16開本、10個印張、160個頁碼全彩精印月刊。其中常設古代史與文物研究、考古學研究、藝術史研究、博物館學研究、近現代史與文物研究、展覽評論等欄目,在內容策劃和布局上,充分考慮學術發展的需求,緊追學術前沿,並結合博物館主要的業務工作,配合重要展覽、館藏文物,隨時增加相應專題欄目。
截止至2013年末,《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已經出刊10期,集中刊出業內專家的論文。其中圍繞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抗倭圖卷》組織的“比較研究:《抗倭圖卷》與《倭寇圖卷》”,圍繞“20世紀中國美術名家系列展”之潘天壽、李可染、黃胄藝術展組織的“20世紀中國美術研究”,圍繞德國“啟蒙之藝術”大型展覽以及“啟蒙之對話”系列論壇組織的“啟蒙的藝術”等專題,引人注目。
科研課題
金屬展櫃與木製展櫃內空氣質量分析及比較研究
吉祥天母造像樣式研究
“後母戊”青銅鼎綜合性技術研究
海外中國文物調查與研究(以英國為例的國別研究)
近年國內博物館原創性臨時展覽研究--以國家一級博物館2008年-2009年運.…..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史研究(1912——1949年)
近現代文獻複製技術研究
國家博物館藏品影像的知識產權管理
商周青銅器鑄造工藝的研究
山西垣曲古城東關早期文化遺存與仰韶文化研究
楚簡中紀時、卜筮與祭禱制度的研究
古代的符節牌
明清民居建築木裝修地域分區與藝術流派——之“徽派民居文化圈”研究
唐代內附民族研究
館藏錫鉛器保護研究
博物館數字化資源在創意產業中的利用
吐爾基山出土金銀器保護的綜合性研究
豫南及鄰境地域青銅文化
藏傳佛教造像研究
館藏春秋戰國貨幣研究
學術機構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
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委員會主要職責:組織學術研究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的論證、科研課題的立項和驗收評審、科研成果獎勵的評審、學術成果水平的評估,為學術研究和發展相關的決策提供諮詢和建議。學術委員會辦公室設在學術研究中心,主要負責學術委員會活動組織和日常工作管理。
國博講堂
《國博講堂》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面向社會公眾開放的學術交流平台,它以“歷史與藝術並重”為舉辦宗旨,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就相關領域的前沿問題和熱點學術問題發表精彩演講。
截止至2013年末,《國博講堂》已經舉辦講座40餘場,內容涵蓋歷史、藝術、文物考古等多個領域。

管理措施


建館方向

• 國家博物館的建設:要與中國的大國地位相稱;與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的文明相稱;與蓬勃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相稱;與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相稱。

職能任務

• 中國國家博物館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理念,以"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為宗旨。把優秀歷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當代中國先進文化保護好、傳承好、展示好、發展好,賡續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同時,展示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是國家博物館的光榮使命。國家博物館是中國最高歷史文化藝術殿堂。
• 國家博物館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基本職能為文物和藝術品收藏、陳列展覽、公共教育、歷史和藝術研究、對外文化交流。

主要領導

現任領導
• 王春法:館長、黨委副書記
• 單威:黨委書記、副館長
• 李六三:常務副館長
• 馮靖英:財務總監
• 陳成軍:副館長
• 古建東: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白雲濤:副館長
• 謝小銓:副館長
歷任領導
姓名時間職位
胡玉縉1912年—1918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彥 德1918年—1920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符鼎升1920年—1925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徐協貞1925年—1927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孫樹棠1927年—1929年國立歷史博物館主任
裘善元
1929年—1936
1936年—1943年
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博物館籌備處管理主任
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郭建勛1938年—1943年北平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
羅 黼1943年—1945年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余 遜1945年—1947年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主任
韓壽萱1947年—1949年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館長
王冶秋
1950
1950年—1958年年
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徐彬如
1958年—1961
1959年—文革初期年
1983年—1990年
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中國革命博物館黨總支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名譽館長
李 昭1955年—1959年中央革命博物館籌備處黨支部書記
李兆炳
1961年—1966年
1966年—1972年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
中國革命博物館革命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總支書記)
龍 潛1962年—1966年中國歷史博物館館長
楊振亞1972年—1982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館長
沈慶林1982年—1983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副館長(負責人)
黃高謙1992年—1998年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代理)
俞偉超1987年—1998年中國歷史博物館副館長
夏燕月
1998年—2000年
2000年—2001年
2001年—2003年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委副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中國革命博物館館長
姜豐義2001年—2003年中國革命博物館黨委書記
潘震宙
2003年—2005年
2005年—2007年
2008年—
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黨委書記
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
中國國家博物館名譽館長

獲得榮譽


2017年11月17日,被評為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12月,被評選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
2020年11月6日,獲得“第五屆全國119消防先進集體”稱號。

旅遊信息


開放時間

開放時間:每天9:00-17:00(16時停止進入)
周一例行閉館(節假日除外),夜間場次暫時取消。每日限流3000人,當日16時前可預約7日內參觀。
(以上時間為2020年8月新規)

服務介紹

國博一層大廳服務台提供手機自助導遊服務(租機40元或者下載客戶端30元)和普通導覽器(30元)。各展廳有志願者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國博專職講解員在特定展廳提供定時免費講解服務,具體安排如下:
• 《古代中國》:9:15、9:45、14:00、14:30在地下一層北側《古代中國》序廳集合,每場約2小時。
• 《復興之路》:9:15、9:45、14:00、14:30在一層大廳北側《復興之路》序廳集合,每場約1.5小時。
• 專題展覽(含青銅器、佛造像、錢幣、玉器、古代繪畫):9:15、14:00、14:30在三層大廳《中國古代青銅器藝術》展廳南側入口處集合,每場約2小時。

觀眾須知

• 基於國家博物館藏品舉辦的基本陳列和專題展覽觀眾可以拍照留念,但請勿使用閃光燈和三腳架。引進的臨時性展覽,將依據辦展協議確定是否可以拍照,若不可拍照,將在展廳內設立明顯的提示標識。
• 請勿吸煙。請勿觸摸展櫃。
• 觀眾自帶液體飲料經本人試喝檢驗后可以帶入場館,觀眾自帶食品經安檢后可以帶入場館;
• 請勿將各類管制刀具、打火機、光碟、危險品及寵物帶入場館;
• 為快速完成安檢,請盡量不要攜帶箱、包入場(尤其是雙肩包和單一尺寸超過40厘米的大包),如已隨身攜帶箱、包,請先持國家博物館門票經安檢、存包后再進入場館參觀;
• 違禁的私人物品請存包或於館外自行處理;
• 參觀前請您整理好衣物,衣冠不整者謝絕入內;
• 參觀時請勿大聲喧嘩並請將手機設置為靜音以免影響他人參觀;參觀時請勿觸摸展品;
• 請您在指定區域就餐;場館內請勿吸煙;場館內請勿奔跑、追逐、攀爬、躺卧。
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眾存包須知
• 存包處是國家博物館觀眾臨時寄存行包的重要場所,其他遊客箱包物品請不要在此存放;
• 觀眾存包前請自覺接受安全檢查,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及易腐蝕性化學物品和國家明令禁止的物品;
• 存包處不予存放現金、首飾、易損易碎等貴重物品;
• 觀眾如要求存放電子產品、藝術收藏類等特殊物品,應先行登記並由本人簽字後方可存放,存放期間出現損壞等後果由物品所有人承擔;
• 觀眾應妥善保管好存包憑證,領取箱包時憑證取包。存包憑證如有丟失,應立即辦理掛失手續(需繳納存包卡工本費20元),丟失期間所存包件若被冒領,所造成的損失由物品所有人承擔;
• 辦理存取手續一律在存包處前台,禁止進入存包室內;
• 所存物品請於當日17:00前取出,閉館后不再辦理取包手續;
• 當日未取物品,每超過8小時按照箱包收費標準再計費一次;
• 留存物品出現變質、自然損壞等由物品所有人承擔。(食物類物品在存放期間發生變質等情況,工作人員有權進行銷毀處理)超過30天仍未取走將視為丟棄,工作人員將進行銷毀處理。
中國國家博物館存包收費標準
• 30公分以下的行李包件,每次存放收費2元;
• 30-60公分的行李包件,每次存放收費5元;
• 60公分以上及《物品存放登記表》登記物品箱包,每次存放收費10元。
觀眾請勿攜帶物品清單
• 槍支、軍用或警用械具類(含主要零部件)及上述物品的仿製品;
• 爆炸物品類,包括炸藥、爆破器材、煙花爆竹製品及上述物品的仿製品;
• 管制刀具類,如匕首、三棱刀(包括機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民族刀、帶有自鎖裝置的彈簧刀以及其他類似的單刃、雙刃、三棱刀等;
• 管制刀具以外的利器、鈍器,如菜刀、餐刀、大型水果刀、工藝品刀、剪刀、鋼(鐵)銼、斧子、鎚子等;
• 易燃易爆物品,如:酒精、汽油、煤油、柴油、打火機、火柴、髮膠、摩絲、指甲油、染髮劑、去光劑等;
• 帶有毒害性(汞、劇毒農藥等)、腐蝕性(鹽酸、硫酸等)的危險物質;
• 液體類物品(各類軟、硬包裝的飲料製品經本人試喝檢驗后可以帶入場館);
• 違反相關法律規定涉及政治、宗教、商業等宣傳展示活動的印刷品、宣傳品;
• 任何可能影響參觀秩序的標語、條幅、旗幟;
• 除上述物品以外,中國法律法規明令禁止的其他可能影響觀眾參觀或文物安全的物品。
2020年6月18日,國家博物館預約服務系統顯示,在觀眾預約參觀之前,需要在預約界面的對話框中選擇是否做過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觀眾只有選擇“是”,才可以進一步進行門票預約。

地址交通

地址:中國北京東城區東長安街16號
公交:天安門東站:途經公交車:1、10、120、126、2、20、203、205、210、37、52、59、728、82、90內、90外、99、專1、專2
天安門廣場東站:途經公交車:120、126、2、20、203、210、22、5、專1、專2
前門站:途徑公交車:120、127、17、20、203、22、301、48、5、59、626、646、66、67、69、690、692、71、723、729、8、快速公交1線、特11、特7、特4、專1、專2
前門西站:途徑公交車:212、301、337、44內、44外、608、67、673、9、901快、特2、特4、特7
前門東站:途徑公交車:201、209、44內、44外、673、729、8、9、特2
地鐵:1號線:天安門東站;2號線:前門站
自駕車:國博地下停車場尚未對外開放,建議觀眾乘坐公共交通前來參觀。

最新消息


2019年3月20日16:30,因施工原因,國博將閉館一段時間。
2019年4月8日,國博新官網也已上線。
2019年4月10日重裝開館。國博同時還宣布了4月11日將在國博舉辦的三場活動——“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的功能與使命”全球博物館館長論壇、“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海外藏中國古代文物精粹·英國大英博物館卷》新書首發式。
2019年9月17日,《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在國家博物館開幕。《伯遠帖》《五牛圖》《瀟湘圖》《祥龍石圖》等600餘件迴流中國文物,這也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回歸工作進行全景式展現。展廳里,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青銅虎鎣(yíng)、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皿方罍(léi)等600餘件文物分“圓明夢歸”“革故鼎新 昔往今歸”“多措並舉 殊途同歸”和“協和萬邦 四海歸心”四部分,講述25個回歸故事。
2019年10月22日,“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展覽為期兩個月。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舉辦以甲骨文為內容的文化展,也是國家博物館館藏甲骨的第一次大規模展示。展覽9個主題以甲骨為依託,還同時展示與之相關的青銅器、陶器、玉器、書籍等文物。
2021年5月24日,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展。展覽通過大量翔實的歷史照片、珍貴實物和豐富的多媒體,講述了180餘位科學家在黨的引領下自立自強、科技報國的故事。展覽還特別展出了錢學森、錢三強、王大珩等100位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讓我們在泛黃的紙頁和手書的筆觸中,感受科學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