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卒傷春

戍卒傷春

《戍卒傷春》作者於濆,唐代詩人。字子漪,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市)人。這首詩開頭寫的是長期戍守邊塞的士卒,在春天到來的時候,萌生思鄉的情感。後面又用了六句詩來繼續渲染邊塞士兵的凄涼心境和對溫暖、對故鄉、對和平的熱切嚮往。

作品賞析


“連年戍邊塞,過卻芳菲節。”這首詩開頭寫的是長期戍守邊塞的士卒,在春天到來的時候,萌生思鄉的情感。
“東風氣力盡,不減陰山雪。”則是渲染邊塞士兵的凄涼心境和對溫暖、對故鄉、對和平的熱切嚮往。
“蕭條柳一株,南枝葉微發。為帶故鄉情,依依藉攀折。”柳枝亦向南,是因為人從南方而來,似有同鄉的情誼,因此,柳枝亦帶有依依的感情,給予人攀折枝條以寄離情。
“晚風吹磧沙,夜淚啼鄉月。”而到了夜晚,晚風中含著無數的沙塵,看著與故鄉同樣的明月,思鄉之情再也抑制不住,於是“夜淚啼鄉月”。
“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 ”兩句對那些以無數士卒的生命換取自己的功業的將軍進行了辛辣的諷刺。有了這些鋪墊,當讀到“凌煙閣上人,未必皆忠烈”時,對作者怨憤之情就會有深切的體會。這首詩寫的是經過無數場殘酷戰爭,士兵有一身的傷痕——“赤肉痛金瘡”,而那些將領卻成了衛霍那樣的大功臣。

作者簡介


於濆,字子漪,自號逸詩,晚唐詩人,邢州堯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約唐僖宗乾符初(約876年前後)在世。咸通二年(861年)舉進士及第,仕終泗州判官。濆患當時詩人拘束聲律而入輕浮,故作古風三十篇,以矯弊俗,自號逸詩,有《於濆詩集》、《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