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山鎮

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下轄鎮

青龍山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奈曼旗,地處奈曼旗南部,東與庫倫旗扣河子鎮接壤,南與遼寧省阜新縣太平鄉、北票市台吉營子鄉交界,西南與赤峰市敖漢旗北四家子鄉為鄰,西與沙日浩來鎮相接,北與新鎮毗連。區域面積472.04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青龍山鎮戶籍人口30990人。

1958年10月,設立東風公社。1959年,改稱青龍山公社。1983年5月,公社改鄉。1984年12月,鄉改為建制鎮。截至2020年6月,青龍山鎮下轄28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青龍山鎮有工業企業1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6家。

歷史沿革


民國屬奈曼旗漢一區。
日偽時期屬衙門營子村。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3月,屬衙門營子區。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9月,改稱第四區。
1956年8月,屬青龍山鄉。
1958年10月,設立東風公社。
1959年,改稱青龍山公社。
1983年5月,公社改鄉。
1984年12月,鄉改為建制鎮。
2001年8月,撤銷南灣子鄉划入青龍山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青龍山鎮下轄34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29個村民小組,159個自然屯。
序號名稱
1青龍山
2步步登高
3古廟子
4下地
5莫家灣子
6沙子梁
7鸚哥山
8草帽山
9棍都溝
10敖包后
11得力營子
12斯布格圖
13向陽所
14四一
15清水塘
16寒山舉
17三一
18平房
19大溝
20互利
21二道杖子
22小城子
23卧龍泉子
24套力波
25哈沙圖
26杏樹園子
27束龍溝
28西鐵匠溝
29平頂山
30化吉營子
31奈曼杖子
32喬家杖子
33西窪
34前店
截至2020年6月,青龍山鎮下轄28個行政村:
序號名稱
1青龍山村
2步步登高村
3古廟子村
4下地村
5莫家灣子村
6沙子梁村
7鸚哥山村
8草帽山村
9棍都溝村
10敖包后村
11得力營子村
12斯布格圖村
13向陽所村
14四一村
15清水塘村
16寒山皋村
17三一村
18平房村
19大溝村
20互利村
21二道杖子村
22小城子村
23卧龍泉子村
24套力波村
25哈沙圖村
26喬家杖子村
27西窪村
28前店村

地理位置

青龍山鎮地處奈曼旗南部,東與庫倫旗扣河子鎮接壤,南與遼寧省阜新縣太平鄉、北票市台吉營子鄉交界,西南與赤峰市敖漢旗北四家子鄉為鄰,西與沙日浩來鎮相接,北與新鎮毗連。區域面積472.04平方千米。
青龍山鎮
青龍山鎮

地形地貌

青龍山鎮地處燕山余脈,主要地形為淺山丘陵,海拔在350~770米之間。境內最高峰老道山位於青龍山,海拔794.5米。
青龍山鎮
青龍山鎮

氣候

青龍山鎮屬北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多年平均氣溫6.6℃。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無霜期年平均15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時數3000小時。

水文

青龍山鎮境內河道屬大凌河流域。主要河流為牤牛河,自北向南流經境內。

自然災害

青龍山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山洪、冰雹等。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43年,造成大田作物幾乎絕收。1949年7月11日至13日,連降兩場冰雹,莊稼受損嚴重。同年8月,暴發山洪,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1959年8月22日,青龍山地區遭受嚴重雹災。

自然資源


2011年末,青龍山鎮境內有金、銀、銅、鐵、鉛、鋅、石灰石硅石油母頁岩螢石等礦產資源,其中石灰石儲量2億噸,油母頁岩儲量2億噸。林地總面積57萬畝,生物資源豐富。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青龍山鎮轄區總人3.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100人,城鎮化率5%。另有流動人口5000人。
截至2018年末,青龍山鎮戶籍人口3099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青龍山鎮財政總收入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其中地方財政收入3000萬元,比上年增長20%,是1949年的2000倍,比1978年增加200倍。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180萬元,增值稅170萬元,企業所得稅70萬元,個人所得稅80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5%、1%、1%。
截至2018年末,青龍山鎮有工業企業17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56家。

農業

2011年,青龍山鎮有耕地面積16.9萬畝,人均4.6畝;可利用草地面積10萬畝,林地面積24.9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67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160萬元,2011年達到1.4億元,比上年增長14.2%,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65%。糧食作物以蕎麥、玉米、水稻、雜糧雜豆為主。生產糧食67710.8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為主,生豬飼養量3.7萬頭,年末存欄1.1萬頭;羊飼養量2萬隻,年末存欄1萬隻,收購山羊板皮5000張;牛飼養量8000頭,年末存欄3000頭;畜牧業總產值6300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5%,大型農業機械200台(輛);名優特農產品小米、粉條,綠色環保農產品紅干椒;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工業

2011年,青龍山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9億元,比上年增長17.6%;實現工業增加值7800萬元,占生產總值的28.7%。

商業

2011年末,青龍山鎮有商業網點450個,職工500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

社會


文化事業

2011年末,青龍山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圖書閱覽室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藏書3000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5人。村農家書屋30個,電視台開通43個頻道,有線電視用戶0.7萬戶,電視綜合覆蓋率100%,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8760小時。

教育事業

2011年末,青龍山鎮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210人,專任教師17人;小學18所,在校生2100人,專任教師24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936人,專任教師84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醫療衛生

2011年末,青龍山鎮有衛生院2所,有村衛生室34個;病床203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7張,固定資產總值12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8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5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青龍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4戶,人數379人,支出138萬元,比上年增長1.2%,月人均303.4元,比上年增長1.2%;城市醫療救助86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人次,共支出1.6萬元,比上年增長0.2%;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8人次,支出2.32萬元,比上年增長3.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39戶,人數2318人,支出412.8萬元,比上年增長11.2%,月人均148.4元,比上年增長1.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72人,支出56.8萬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醫療救助105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318人次,共支出11.5萬元,比上年增長2.5%;農村臨時救濟79人次,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5.5%。

交通


綜述

2011年末,青龍山鎮已形成由公路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省際公路大阜線、大和線過境。
青龍山鎮
青龍山鎮

獲得榮譽


2020年4月,入選第六屆內蒙古自治區文明村鎮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