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岐鎮

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轄鄉

黃岐鎮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東北部沿海突出部,處於黃岐半島的中心地帶,東面與苔錄鎮相連,西面與安凱鄉相接,南面與馬祖列島隔海相望(兩岸最近處僅距離8000米,是祖國大陸離馬祖島最近的地區),北面位於羅源灣出口處的南岸。南北兩側海岸線長達21公里,鎮內公路里程31公里,鎮區離省城福州99公里。轄區有7個行政村和4個街道,是福州市商貿旺鎮和特小鎮鎮。

2017年,黃岐鎮行政區域面積1384公頃,常住人口23517人。

2020年6月,黃岐鎮被列入福建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單位名單。

經濟


該鎮是一個以漁業為主的沿海鄉鎮,盛產大黃魚石斑魚、帶魚、鮑魚鰻魚等30多種魚類,以及海帶、貽貝、扇貝、牡蠣、蟹等海產品。目前,全鎮擁有大小生產船隻700多艘,其中150馬力以上船隻329艘,全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從事漁業生產的漁民達7000多人,基本上形成了集海海洋捕撈、海水養殖、海產品加工、船舶修造、商貿、旅遊五大戶業於一體的經濟格局。

數據

2014年,全鎮生產總產值39.51億元,比增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8.13億元,比增32%,農業總產值24億元,比增6.17%,財稅收入1470萬元,比增3%,社會固定投資5.1億元,比增24.3%,限額以上商品零售額15000萬元,增長46.7%,鎮區居民人均純收入11607元,增長13%。

社會


改革開放后,兩岸停止了軍事對峙,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目前,黃岐的水、電、交通、通訊、服務等設施齊全,基礎設施不斷完善,防波堤內建有千噸級碼頭;建設了國家一級漁港,港內水域面積62萬平方米,低潮位時大部分水深3-7米,停靠1000多艘輪船;圍海造地7.5萬平方米,解決了全鎮生產、生活用地問題。
在此基礎上,投入億元資金在圍海地塊上建起了一座包括住宅和商貿區的“黃岐新城”。同時,先後為鎮區周邊的六個村鋪設了水泥路,實現了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了對台專業碼頭、加油站等專門設施。2003年10月,經國家農業部批准,在原來黃岐國家一級漁港的基礎上建設黃岐國家中心漁港,工程總投資5700多萬元,計劃在500米防波堤基礎上延伸200米,填海造地16萬平方米,建設15個碼頭泊位。目前工程正在建設中。海水養殖和捕撈業一直是黃岐鎮的支柱產業,遠洋捕撈業、近內海輕型作業、海水養殖業等產業發展良好,目前有海帶、牡蠣、貽貝、鮑魚、石斑魚等高優品種養殖。
全鎮鮑魚養殖共投入資金達到2.7億元,形成了集岸上育苗基地、工廠化養殖與海上掛養結合,規模化、產業化的發展模式。該鎮充分發揮海產品量多質優優勢,大力發展水產品加工、運輸業,進一步延伸海洋產業鏈。水產品加工、船舶修造、海運業已成為我鎮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黃岐鎮還是黃岐半島六個鄉鎮工業農業品的集散地,客流量大,因此,我鎮商業貿易比較發達,僅鎮區就有商業網點500多家。同時,隨著兩岸局勢逐步緩和,兩岸漁民接觸頻繁,進而發展民間小額易交往,馬祖列島軍民食用的副食品有80%靠黃岐“馬祖販”供應。因此,該鎮特別是發揮近馬臨台的獨特對台優勢,動員全社會力量,協調各方關係,進一步拓寬對台經貿合作領域。2008年3月份已開通黃岐對台小額貿易點對台進出口雙向貿易業務。被福州市列為全市“20個商貿旺鎮”之一。

旅遊


黃岐鎮依山面海,面對馬祖列島,素有“海上明珠”之稱,是遊客旅遊觀光、度假避暑的理想勝地。“后沙”是該鎮天然的海濱浴場,每年夏季許多遊客慕名而來,來往不絕。鎮區內還有東鼓礁、金沙礁、洋潭島、招手岩、望鄉亭、畚箕山教育基地、媽祖廟等遊覽勝地和天然景觀。同時。站在黃岐鎮區,藉助望遠鏡即可飽覽馬祖島內景物。黃岐與馬祖兩岸地緣相近、人緣相親、語言相同,自古有“里山”與“外山”相稱,歷史上,兩岸同屬於連江縣管轄,所以我們這裡的兩岸又是全國唯一的“一縣兩制”地區。與該鎮僅一水之隔的馬祖列島,主要有南竿、北竿、高登3個大島嶼及一些小島嶼組成。島上有南竿天后宮、北竿橋仔碼頭、莒光東莒燈塔、東引閩王廟等名勝古迹;遇到好天氣,憑著肉眼就能看到島上交通公路以及來往車輛;藉助高倍望遠鏡,還能看到蔣介石柳體正楷寫的“枕戈待旦”四個大字,這些景色,古迹,在兩岸統一之前,是其他海濱旅遊點、風景區所無法領略、觀賞到的,這是黃岐旅遊點三大特色之一,還有兩大特色就是上菜館吃海鮮、進市場購魚貨。客人在黃岐不僅能品嘗到本地獨特的海珍品,而且還能在集貿市場里購買到體現黃岐風味的魚丸、魚面等海產品,還能在台胞購物中心商店裡購買到台灣生產的日常用品以及金門、馬祖特釀的名酒------金門高、馬祖高。

獲得榮譽


2020年6月29日,黃岐鎮被列入福建省級鄉村治理試點示範單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