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文華中學
奉天文華中學
1912年(民國元年)5月,英國長老會利用庚子賠款重建東關教會——基督教中華自立教會[今瀋陽基督教東關教會]在大東關成立,附設[傳教士譚文綸(William MacNaughtan)創設]文華中學校。1930 年遷大東邊門,更名為文華初級中學。1946 年九·三勝利后,在一經街原慎德小學舊址復校。作為文華初級中學,校長郭承權,當時與文會高中聯合上課,至1949年合併於文會高中。
目錄
1912年(民國元年)5月,英國長老會利用庚子賠款重建東關教會——基督教中華自立教會[今瀋陽基督教東關教會]在大東關成立,附設[傳教士譚文綸(William MacNaughtan)創設]文華中學校。1915 年2月,東關教會在院內成立文華小學。1928年於黃土坑改建校舍停辦。1934年開學,1936年改為文華兩級小學。文華中學初為舊制中學。其經費來源,開辦費由英國基督教會及中國熱心教育者捐助。常年辦學經費,一部分仍由英國基督教金補助.一部分來源於學生的學雜費。有學生300多人。校長高光達,教學主任郭承權,利用東關基督教會院內所有房屋,作為教室,宿舍和飯廳,院中狹窄,沒有學生運動場地,學校簡陋,甚至—室三用,白天為課室餐廳,夜間作為學生住宿用所。文華中學因系教會所辦,學生所學課程,除按當時一般學校規定所學課程外,還設有英文、自然科學、生理衛生、倫理等科目,也聘有外籍教員,其薪俸由英國開銷。1924年,由英國牧師陶萬德出資,郭承權校長募得大東邊門120畝地建校舍,1926年落成,有學生百餘人。“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帝國主義百般刁難教會學校。因此,校長由英國傳教士武師德(Westwater也作武斯德,愛爾蘭人,英國劍橋大學數學博士)擔任。1930 年,更名為文華初級中學。1936年4月14日,日本憲兵逮捕了郭承權、李鳴罔、金宗壁三名主要負責人教師。從此,該校聘請日本基督教信徒平尾榮夫婦,擔任日本語教師,負責與偽滿政府聯繫工作事務。1940年底,基督教在瀋陽所有的學校,均由偽滿政府接辦而停止。從此,文華小學被停辦,文華初級中學改為市立第九國民高等學校。1946 年九·三勝利后,在一經街原慎德小學舊址[1900年傳教士傅多瑪的妻子米愛仁創設慎德小學,1929年長老會在一經街建設新樓遷入]復校作為文華初級中學,校長郭承權,當時與文會高中聯合上課,至1949年合併於文會高中。
奉天文華中學
對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位外藉副校長,英國人他的中文名字叫武師德,他自稱:“我不是英國人,是愛爾蘭人,和你們一樣,也是受英國欺負的”。校長是中國人名叫郭玉衡
副校長和校長怎麼分工,作為學生並不清楚。但是實際如何操作,還是看得比較清楚。比如副校長並不管學校的行政事務,而是兼任數學和英語兩門課程。除了教課之外,學校的電燈壞了或者樓內水管漏水、下水道不通、暖氣不熱,都是找副校長解決。學校里沒有水暖工和電工,這些問題都是由他親自動手來處理。據他自己說,他是鉗工出身、在英國有過革新、發明,得過獎歷。我親眼看到過他處理電的問題,帶電換保險絲。他說:“110伏電壓可以帶電操作,但是你們不行”。
他教數學很有特點,他是首先鍛煉學生的運算速度和準確度。他發給每人一份列印卡片,卡片紙的兩面印著許多數學題,限制時間運算出來。一是看誰的速度快,二是看誰的錯誤少。這樣經過多次的練習,速度越來越快,錯誤越來越少。我對這種教學方法,受益匪淺,可以說是終身受用。
住校以後,星期天有時和幾個同學一起去副校長家玩。他家那個小洋樓和校園只隔著一個角門相通,而且那個角門經常是開著的。開始是好奇,想看看外國人的家什麼樣,後來就成了他家的常客了。他家是3口人,他和他的夫人和一個10來歲的小女孩。初時夫人不會中國話,小女孩只會一句半句,我們的英語水平也不高,所以交流有困難,但是看出她們母女很熱情,夫人像是看管孩子似的,讓我們看看這兒又看看那兒,領著我們到二樓,看了她們的居室,甚至連便所的坐便馬桶都看過了。那時,我還是第一次看到坐便馬桶。至於武師德先生,那就更沒說的了,是他邀請我們來的,他在課堂上說過:“我知道你們叫我大鼻子,鼻子是大了點兒,但是,我和你們一樣都是兩個眼睛一個咀、兩個耳朵,也是要吃飯、睡覺。不信到我家裡去看看,歡迎你們到我家裡去玩。”所以,我們來到他家,他向我們打個招呼說:“你們來啦”,以後就不管我們了,任憑夫人來安排。多數時間看到他在院子里整理小樓前的草坪和自己種植的花草。有一次還看到他用比重計測量養牛場送來的牛奶的質量。他說:“加了水的牛奶可以測量出來”。在三年級的時候,有一天突然聽說武校長回國了,是被日本人趕走的。至今時常懷念這位武師德先生。